位於台中的美可特是擁有二十多年的專業品牌企劃設計公司,成功將諸多傳統品牌改頭換面,創造出許多讓人眼睛一亮的作品。而由一位不到三十歲年輕人所創辦的茶籽堂,正是他們近期圓滿合作的客戶之一。《Shopping Design》邀來兩位當事人對談,請他們聊聊在這次合作中所碰撞出來的美麗火花。
趙文豪(以下簡稱趙):2009年初,那時我剛退伍,正在思考該把茶籽堂的產品做成什麼樣的風格。有一天,我在敦南誠品書店看到了美可特的作品集《擔露》,一看就覺得這是我想要的風格!於是我主動聯繫了他們。
我們做生意的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我們是出錢的人,所以設計公司理當會非常客氣招呼,但我打電話過去,說想找美可特合作,他們的反應是「請先提供相關資料,我們內部討論過後,若是你的案子適合,我們會再跟你聯繫。」這種感覺好像面試,幸好最後我通過了。
趙文豪,茶籽堂創辦人。1982年出生,2003年接手父親研發的茶籽相關產品,並創立茶籽堂,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敢與衝勁,做出茶籽堂的品牌高度。
王盈發(以下簡稱王):我希望美可特接下的每個案子,都能好好發揮。我們做設計有個很重要的初衷,設計不是自己做高興、弄得美美的就好;我們希望找到理念相符,自己也有興趣,最後做出的成品不僅要對客戶有幫助,也能夠對消費者有交代。我們不想做些品質不好、不良善的東西。因此在客戶挑選上,會經由一關關的審視,讓我們更能夠睜亮眼,作出準確的評估。我們最喜歡的合作品牌,是經營者擁有理想性,對自家品牌或產品有使命感,希望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美可特多年來都是這樣運作,但不要說是面試或審核啦,其實只是互相瞭解。
王盈發,美可特品牌企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帶領美可特成功改造許多傳統品牌,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茶籽堂是他們近期最亮眼的作品之一。美可特的歷年精采作品,可在他們自行設計編排的《擔露》系列書籍中一見。
趙:我一直覺得美可特審核的是人。他們是一間很想要把事情做好的設計公司,不希望業主只是丟錢出來,把產品弄得漂亮後拿去賣,這不是美可特要的。美可特希望的是一種夥伴關係,雙方長期支持,因此會先評估業主,例如這個人是不是有衝勁,目前具不具備做品牌的條件⋯⋯等等。
王:其實茶籽堂來接觸我們的時候,我們並沒有馬上接受。我們雖然感興趣,但聊過後發現時機還沒有到。雖然當時文豪帶領的茶籽堂有衝勁、有理想,但思維還不是很成熟,例如對品牌的認知,或是茶籽堂未來的走向,都比較不清楚。文豪的出發點是正確的、好的,他找到台灣傳統的物產與文化記憶,並且想要把它發揚光大,這點我們很欣賞。所以我們對茶籽堂一直有期待,如果有一天,文豪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包括在思維和資金上的準備,我們很樂意試試看。
但一開始,文豪的期待比較是想要茶籽堂像某個品牌的樣子,我們卻認為所有品牌都該做出自己的風格、走自己的路。我們可以盡可能瞭解別人的優點與成功之處,但只是作為參考之用,別人的路也不見得適合你。而且有時同質性太高,反而會變成一個沉重的包袱。
茶籽堂產品包裝。
趙:老實說,我以前真的沒想那麼多。因為我們是傳統產業,包裝對我們來說,曾經等於3000元可以解決的事。現在忽然要我決定設計風格,老實講我很沒自信,所以一定會參考別人。現在回頭看,那時我真的不是太成熟,衝勁滿滿,但對品牌的認識與架構真的不了解。
王:所以從第一次接觸後,中間大概經過3年時間,我們才終於正式合作。
趙:從我9年前接下家裡的事業之後,茶籽堂的產品包裝總共換了3次,從第一次隨便找個身邊認識的設計師朋友,到第3次找了也很不錯的設計公司,花了上百萬做出全新的視覺形象,包括網站、DM、瓶罐開模等。帶著第3次的成果,茶籽堂去參加了當年四月的禮品展,沒想到有好幾個參觀者不約而同地走進來說:「哇!你們出新品囉?」原來對方根本把我們認成別的品牌。
從那時候起,我的心裡就開始有很多疙瘩。同年6月,我去參觀美可特客戶在食品展的攤位,看完後,我一直問自己:「其實我們已經具備了很多條件,為什麼我們不能做成這樣?」我真正想要的,原來是品牌設計風格鮮明,擁有自己獨特的樣子。從前我一直想要模仿別人,這時候我才發現我的個性其實喜歡獨特。
茶籽堂產品形象。
王:文豪是一個很認真的經營者,這幾年我們也持續在觀察他,有好幾次我們聊天的時候,都會談到有沒有可能合作,我都覺得還可以再蘊釀一下。其實茶籽堂在美可特接手設計前,並沒有做得不好,成績很不錯,只是文豪作為一個經營者,期待自己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三年來,雙方一直在互相溝通、瞭解、探索一些可能,文豪很有心,總是到處去看展、吸收資訊,還跟我們分享心得。後來他終於跟我說:「我決定了,我一定要來個徹底的改變,我要打造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茶籽堂。」聽到這句話,我才覺得時機也許差不多成熟了。而且重點是,文豪已經把茶籽堂的核心價值、核心產品都想出來了,未來延伸的產品與公司發展也有了較清楚的樣貌。
茶籽堂的產品核心概念我覺得很好,茶籽可以搾油、滋潤,留下來的粕又有清潔作用,從個人的使用出發,擴展到一個家庭,滋潤與清潔都是他們的產品範圍。這樣的設定,馬上讓品牌變得更開闊。
趙:去年當我決定要跟美可特合作時,我爸媽覺得我瘋了,因為他們不知道我看的是更長遠、3、5年後的事情。他們一直問我為什麼要這樣,還找了公司內部的資深員工來勸我。當時他們已經知道擋不住了,我已經跟美可特簽約,把前幾年的盈餘都投進去。但是今年4月來看展之後,他們就明白了。茶籽堂形象和精緻度跟以前截然不同了。
王:不過這就是為人父母的職責吧。在你衝很快的時候,他們會一直在旁邊耳提面命拉住你。
趙:我後來發現有個方法很好用,在這邊推薦給所有的第二代。當父母在你耳邊碎碎念的時候,只要一直表達感謝,讓他們覺得受到尊重。試想如果我們今天在一家公司工作,要提一個企劃案,得經過重重關卡說服你的上司,但我們常常因為對方是我們的父母,就認為他們應該無條件挺我們。其實他們會有疑慮是很正常的。
王:感激很必要,但要讓父母完全懂你在做什麼,其實真的很困難,所以也不需要竭盡所能的一直說服,這是我接觸很多客戶的心得。
在美可特服務的品牌中,茶籽堂算是滿典型的案例,品牌形象全面改觀,並打造出更大格局。茶籽堂也還滿符合美可特一貫挑選案主的方向:必須要有文化底蘊,產品必須有核心優勢,經營者必須有信任的態度,對未來也有計劃。以茶籽堂來說,最特別的是我蠻少看到這樣年輕的經營者可以如此有魄力。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對經營者的判斷,確實會影響到美可特要不要接一個案子。茶籽堂曾是最典型的台灣傳統產業,但文豪卻是最不典型的年輕人。另外,雖然美可特已經提倡二十多年的設計夥伴關係,但真正能夠成為我們夥伴的,並不是很多,文豪是其中之一。最後,在過去許多經驗中,我都必須代替第二代跟上一輩溝通,可是這部分文豪自己全搞定了,相當難得。
趙:我真的很樂意分享我的經驗,像我身邊也有很多第2代、第3代的朋友,後來被父母氣到放棄。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台灣上一代辛苦地打拚,把事業從無做到有,我們這一代為什麼還要從零開始?身邊有資源,就該好好運用!
攝影=陳勇嘉、圖片提供=美可特‧茶籽堂
本文轉載自Shopping Design網站,全文請參閱《Shopping Design》61期「美好生活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