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PayPal推出PayPal.Me服務,以此解決人們進行小額支付的問題。
至於使用方式,用戶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部落格或是社群平台,將「PayPal.Me / 用戶名」 的鏈接發送給對方,在鏈接中,用戶輸入支付金額即可將錢轉移到對方的Paypal 帳戶中。
其實,這有點像中國所使用的微信紅包,因為你可以對PayPal.Me 的支付鏈接進行自定義命名,比如聚會在籌款時,可以命名為PayPal.Me / PartyFund,用戶能夠用這種方式快速、高效地接受付款。
之前,PayPal競爭對手Square已經推出過直接支付平台,這次推出的PayPal.Me,很可能是PayPal對Square做出的回應。
Paypal近期對人們的理財習慣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德國個人被拖欠的小額欠款總數超過510億美元,而PayPal.Me可以對這一狀況有所緩解,因為它讓人節省了因為不好張口而浪費的時間。
並且,除了Square以外,類似的還有Google's Android Pay,以及深受美國年輕人喜愛的聚餐分帳支付、收款產品Venmo,PayPal曾以8億美元收購其母公司Braintree。
對比下來,PayPal.Me這款產品有趣的點在於它的社交轉帳方式,讓人想起了前段時間引爆朋友圈的how-old.net,它同樣提供了一種參與感。
試想一下,也許國外用戶會把50美分的借款鏈接發到社群平台,像我們樂此不疲地搶1塊錢紅包一樣開心。
而關於借錢這件事,支付寶9.0版本中,也增加了基於好友關係的「借據」功能,它的亮點是支持到期自動扣款,省去了催帳的尷尬環節。
本文由36 氪授權轉載
TAGS:
#
Pay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