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Meet Taipei] Incident創辦人貝克:我們要重新定義音樂消費與創作方式

editor 李欣宜 2014-12-09
[Meet Taipei] Incident創辦人貝克:我們要重新定義音樂消費與創作方式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Incident科技創辦人貝克(Idan Beck)出席「Meet Taipei 2014創新創業展」分享他最初創辦Incident科技的初衷,貝克說:「我們想要讓音樂自由,回歸音樂最原始的樣貌,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音樂,無論是創作、學習、分享和聆聽,一切都應該回歸到做音樂的初衷:分享。」就好像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他要打造音樂聯網(Music of Internet)。

 

Incident科技最為人所知的產品是2010年在Kickestarter上推出的智慧電吉他gTar, gTar的外型與一般電吉他無異,但只要把裝有gTar App的iPhone放入gTar的凹槽內,吉他弦下方就會開始發光,接著使用者在iPhone上選擇想要彈奏的歌曲,撥弦位置便會隨著樂曲節拍和曲調發光,提示使用者按壓到正確位置,若彈錯也沒關係,gTar會自動消音避免打擊初學者信心,這把電吉他號稱15分鐘就能讓門外漢變身吉他手。

gTar於2012年在Kickstarter上募資,募資目標原本訂是10萬美元,最後金額卻衝破35萬美元,現已是Incident的主力商品。歌手Nick Thayer、Dirty South和St. Lucia都是gTar的愛用者。

gTar只是貝克打造線上音樂平台的第一步而已,貝克表示他想要重新定義音樂被消費與創作的方式,在兩千年之後,數位音樂浪潮打得傳統音樂產業潰不成軍,1980年代的六大唱片公司倒了一半只剩三家,但音樂數位化後讓音樂變成一種共通語言,就像是HTML成為網路世界的共同語言一樣,音樂變成了一連串的密碼,用電腦就可以創作。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Incident創辦人貝克今蒞臨Meet Taipei 2014創新創業展,分享他創業的初衷。照片來源:賀大新攝。)

而Incident科技打造了一個雲端音樂分享創作平台,這個平台的核心精神就是開放和分享,創作者可以上傳用gTar或其他任何樂器創作的音樂,也可以在平台上聽到其他創作者的作品,創作者可以隨心所欲改編和協作其他人的音樂,可以自己制定自己的授權和發布規則,更重要的是,其他第三方使用者若在這個平台上取用音樂,平台可以追蹤音樂的後續使用狀況,保障原創者的權益。

貝克說:「以前我們要發行音樂我們要跟那些大唱片公司打交道,成本很高,但是我們認為現在創造和分享音樂的方式應該要很open,你自己創作的歌你賣給朋友,這跟你去買唱片有什麼差別?你就是傳給你的朋友一個網址,然後他給你錢,交易就完成了,就可以分享給朋友了,我們開放API,你可以訂定自己的授權規則,整個平台就只是個瀏覽器而已,你甚至可以把連結貼給朋友,大家一起協力創作。」

貝克並分享他最初創業的心得,2010年貝克在加州Santa Clara自宅的車庫裡創立Incident 科技,車庫非常狹窄而且充滿二手家具,但貝克不以為苦,他甚至認為那是他至今依然深深懷念的辦公室。「我就是走進去,把電腦放下來,開始工作,那裡的景觀也許不是很好,但我覺得那是最棒的辦公室。」

貝克也透露明年一月,Incident將會推出一款鍵盤式的樂器,這款產品將能夠與gTar互通,無論你最初是用貝斯或吉他作曲,只要嵌入這款樂器,它就能夠自動將曲調轉化成電子琴的曲子。

TAGS: # Meet Taipei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