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創業擴張前,先搞清楚你是哪一種人

謝銘元 2025-07-15
創業擴張前,先搞清楚你是哪一種人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很多人問我:「我要不要投入資金擴張?」「要不要跟朋友合資開新點?」

但我想說,這不是資金夠不夠的問題,而是你有沒有搞清楚三件事:


你打算怎麼經營這件事?是自己扛,還是一起扛?


你能承擔的風險在哪裡?是資金壓力?人力管理?還是現金流?


你有沒有想清楚「錢從哪裡來、什麼時候會回來、回得夠不夠」?


下面是我在顧問過程中,最常帶企業主釐清的「三種擴張決策模型」,你可以先對照一下你屬於哪一種:


模式一:合作經營,雙方共同出資

這種模式好處是可以分攤風險、資源互補,也可以當作長期合作的前哨戰。

但我也會提醒你:如果沒有明確的協議與退場機制,感情變數會比財務還可怕。


適合誰?

你有好朋友/客戶/同業夥伴,對方出錢你出人,互補型合作可考慮。


模式二:獨資經營,自負盈虧

這類型我會建議:你要非常清楚你有足夠控場的能力與風險承擔力,不能只靠熱情。


適合誰?

你有清楚營收模式、強控風險能力,並且不想分權分利的創業者。


模式三:各出一半,先做再說

這種我常說是「風險分擔、保留選擇權」的折衷選項。

但前提是:要先談好退出條款、盈虧分攤方式,否則未來很難收拾。


適合誰?

不想一開始就押太大,也不想全部依賴別人,但還沒把握能獨立撐起整個點的人。


資金從哪裡來?利率與規劃建議

三種主流資金管道:


銀行設備貸款:2.5%~4%,適合用來買固定資產


專案融資:4%~8%,可依營收與分潤設計利息


股東合資:無利息,但要讓出股份或部分控制權


我的建議是:

第一階段先小規模測試,用設備貸款加少量自有資金入場;

第二階段視成效引進合資或策略投資人,再搭配銀行融資放大。


不要一開始就押全部,不要一開始就談夢想,要先做出數據。


顧問觀點:擴張前要先算清楚,不是衝了就對

我常對創業者說:「亂擴張是陷阱,精算擴張才有機會。」

你要的不是熱血,是一套讓你走得長久的財務與合作架構。


如果你正在思考擴點、加設備、找資金或設計股東架構,這就是我能幫上你的地方。


👉 預約免費諮詢:https://link.xmy.tw/fpXo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