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頭皮危機,你中了幾項?

天氣一冷問題就來了,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才隔一天沒洗頭,整個人就像油鍋爆香過,頭頂油得一塌糊塗、頭皮癢到想抓破,甚至還有點不太好聞的味道。
加上帽子天天戴、冷氣房裡又乾又熱,結果頭皮變得比夏天還難搞。這不是你不乾淨,而是你的頭皮,在冬天真的很辛苦。
斷髮與掉髮:一字之差,對策卻天差地遠
斷髮是什麼?是頭髮從髮絲中段斷掉,不是從根部脫落。常見在染燙後、長期用高溫造型、吹風機太靠近,甚至是太用力梳頭時發生。你會發現髮尾越來越毛躁,長短參差不齊,怎麼梳都打結。
掉髮則是連髮根一起脫落,掉髮原因通常與壓力、荷爾蒙、作息、營養有關。早上起床看到枕頭上有十幾二十根完整髮絲,那種心涼感,只有掉髮過的人才懂。
判斷方式很簡單:如果掉落的髮絲帶有髮根,就是掉髮;如果是短短一截,末端平滑,很可能就是斷髮。
頭皮屑與頭皮癢:不是沒洗乾淨,是洗錯方式
你有沒有試過,一換季就開始狂抓頭皮?一抓下來,全是雪花飄落。
很多人以為頭皮屑是因為「太髒」,於是天天洗頭,還特別選那種超涼的控油洗髮精。但其實,冬天頭皮屑最常見的原因是——太乾了。
氣候乾冷 + 熱水洗頭 + 清潔力太強的洗髮產品,會讓頭皮保護層受損,角質層代謝不穩定,自然屑屑就來了。如果再加上戴帽子悶住頭皮,癢感、異味、屑屑,三連發直接出現。
正確做法反而是:減少洗頭次數、換用溫和配方,給頭皮一點喘息空間。
為什麼冬天頭髮超油?不是你懶,是皮脂亂了
我以前冬天也覺得奇怪,明明天氣冷,為什麼頭那麼油?有次連續兩天不洗頭,結果帽子一脫,朋友說:「你是不是吃麻辣鍋沒洗頭?」
冬天的油不是汗,而是皮脂腺過度補償造成的。當氣溫驟降、頭皮表層過乾,皮脂腺會加速分泌油脂來保護頭皮,結果就是你看到的「冬天頭髮油」現象。
再加上暖氣房+長時間戴帽子悶住頭皮、細菌滋生,頭皮味道也就悄悄出現了。
護色洗髮精真的有差嗎?關鍵在毛鱗片還沒關起來
染髮之後,如果你還在用跟以前一樣的洗髮精,那你真的等著掉色+斷髮雙重打擊。
染後的頭髮毛鱗片會處於開啟狀態一段時間,這時如果用清潔力過強的洗髮產品,不僅顏色留不住,連髮絲結構也會一起被破壞。
護色洗髮精的好處不只是「不掉色」,而是配方更溫和,能在清潔同時幫助鞏固髮絲結構,讓毛鱗片慢慢閉合,維持健康髮況。尤其若你有斷髮困擾,這一步是絕對不能省的。
頭髮毛躁:不只天氣,是你每天的生活在傷它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說「我的頭髮變超毛」,但頭髮毛躁不是天氣害的,而是你每天的習慣在悄悄傷害它。
熱風吹太近、沒用護髮油、洗完頭直接拿毛巾猛搓……這些你以為沒差的小習慣,會讓毛鱗片張開不回去,久了髮絲自然毛躁又乾裂。
補救方式除了改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補水。用潤絲、髮膜、護髮油建立保護膜,才能真正改變髮質。別等髮尾開始分岔,才來搶救。
掉髮原因不只壓力大,這些日常習慣你中幾個?
掉髮不是單一原因造成,而是很多生活小失誤累積出來的結果。
像是
- 熬夜滑手機
- 壓力大卻不疏壓
- 三餐外食吃太鹹
- 鐵質攝取不足
- 維生素 B 群缺乏
這些行為都會讓毛囊營養不足,導致生長週期提早進入休止期,讓頭髮稀疏起來。女性還可能因為賀爾蒙變化、減重飲食、缺鐵性貧血,導致一段時間內髮量快速減少。
掉髮不代表你沒救,但代表你的身體在發出求救訊號。與其買貴貴的生髮水,不如先調整作息與營養,這才是根本解法。
你不是唯一頭皮受損的人,但你可以做出改變
冬天頭皮真的很難搞,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
但你可以開始改變:別再亂用洗髮精、別讓洗髮變成皮膚破壞行為;你可以開始觀察掉落的頭髮是「有根」還是「斷裂」;你也可以讓頭皮休息一下,而不是天天猛刷猛搓。
不需要一次就做到完美,也不必急著全面改變。你可以從每週調整一個小習慣開始,比如換一瓶適合的洗髮精、少用一次高溫吹整、提早半小時上床睡覺。
別小看這些微調,它們正是改變的起點。當冬天結束、天氣回暖,你會發現,自己的頭皮不再又油又癢,髮絲也更柔順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