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醜聞頻傳!代言人翻車怎麼辦?品牌合作該如何自保

近期演藝圈接連爆出藝人醜聞的爭議,讓不少網友震驚,也讓許多企業開始頭痛:「這些藝人和網紅KOL一旦出事,品牌該怎麼辦?」公眾人物的醜聞時常讓合作品牌措手不及,而當代言人或網紅爆發爭議,企業該如何應對?整合行銷公司傑思·愛德威表示,當公眾人物代言翻車,企業應該有完善的風險應對計畫,才能確保品牌不被牽連。
品牌找藝人代言,最怕的就是「翻車」。一旦公眾人物出現爭議,消費者的反應往往相當激烈,輿論風暴更可能讓品牌受牽連。對企業來說,選擇明星或網紅代言,不能只看流量或知名度,還得考量他們的個人行為紀錄,甚至要預想「如果他哪天出事,該怎麼辦?」。部分品牌已經開始改變策略,例如在合約中加入「道德條款」,明確規定如果代言人捲入醜聞,品牌可以立即終止合作,甚至要求賠償,而這樣的作法,未來可能會成為挑選代言人的新標準。
網紅KOL管控少,合作需更留意
除了藝人,近年來品牌與KOL合作已成為主流,但KOL的私生活與言論管控相對較少,爭議風險甚至比傳統藝人更高。像是某知名美妝網紅,因為過去不當言論被翻出,導致合作品牌被網友抵制,最後只能取消合作;知名YouTuber因涉毒遭判刑後,也讓合作品牌陷入尷尬局面。企業在挑選KOL時,應該審慎評估其言行紀錄,確保合作對象符合品牌價值觀,並建立長期監測機制,以便在問題發生時能夠及時應對。
代言人出事,品牌應該怎麼辦?
如果真的遇到代言人或KOL爆發爭議,品牌該如何應對?傑思·愛德威提供四大應對策略,幫助企業降低風險:
1. 第一時間回應,避免沉默
事件發生時,品牌應該迅速做出回應,而不是拖延或裝作沒事,否則可能引發更大負面輿論。
2. 視情況評估切割或繼續合作
並非所有爭議都需要馬上解約,應根據事件嚴重性判斷,如果涉及違法行為,應該立刻終止合作;如果只是輕微風波,可先觀察輿論發展,再決定下一步。
3. 聲明措辭要得體,避免官腔
過去許多品牌在危機發生後發出的聲明過於制式,容易引發網友反感。企業在發表聲明時應該誠懇、有溫度,展現企業的立場與負責態度。
4. 事後品牌修復計畫不可少
危機過後,企業需要進行品牌形象修復,例如與其他正面形象的代言人合作、加強公益活動,讓消費者重新建立對品牌的信任。
品牌行銷要重視「風險管理」
台韓藝人醜聞事件,再次為品牌敲響警鐘。品牌代言與KOL行銷雖然帶來巨大曝光機會,但若沒有完善的風險評估與應變機制,品牌可能因為一場爭議而蒙受損失。未來,企業在行銷策略上,應該更加注重風險管理,並設好應變機制,才能真正做到「流量」與「品牌價值」並存,避免一場代言危機毀掉多年辛苦經營的品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