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巨頭Stripe宣布推出開放式發行平台(Open Issuance), 可以讓企業用數行程式碼,在數天內發行並管理自家的穩定幣。
搭配與OpenAI合作推出的代理式商務協議(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Stripe正全力將穩定幣與人工智慧從實驗階段推向主流商業應用。
Stripe 技術與業務總裁Will Gaybrick表示:「隨著穩定幣和AI的出現,我們正處於新線上經濟的黎明。」
Open Issuance是什麼?客製化、掌控權成核心賣點
Stripe的Open Issuance技術,主要是由Stripe去年收購的穩定幣基礎設施公司Bridge提供支持, 目的是解決企業採用第三方穩定幣時面臨的收益無法保留、贖回手續費高昂,以及自行發行時需應對儲備管理、法規遵循與流動性建立等營運障礙。
透過Open Issuance, 企業不僅能自由鑄造與銷毀代幣,還能客製化其儲備金中現金與國庫券的比例 ,儲備資產將由貝萊德(BlackRock)、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及Superstate等資產管理巨頭負責管理。
首個透過該平台發行的穩定幣,將是Solana加密錢包Phantom推出的$CASH,而Metamask的$mUSD與Hyperliquid的$USDH也將陸續加入。
Bridge執行長Zach Abrams強調:「企業應建立在自己客製化和控制的穩定幣之上,讓這項重要技術的利益直接流向使用者。」
結合AI與區塊鏈:Stripe的支付基礎設施藍圖
除了讓企業發行穩定幣變得更簡單之外,Stripe與OpenAI合作發布的代理式商務協議,將為商家和AI代理之間建立共通語言,讓消費者未來能直接在AI工具內完成交易。
而支撐這一切的底層基礎設施,則是Stripe與加密創投Paradigm合作開發的區塊鏈Tempo。
Tempo鏈是專為企業穩定幣支付設計的高效能區塊鏈, Stripe執行長Patrick Collison形容它是Tempo鏈是去中心化、網際網路規模的SWIFT,目標是成為下一代全球支付骨幹。
首波合作夥伴名單星光熠熠,包含Visa、德意志銀行、渣打銀行與OpenAI等十多家國際企業。
穩定幣規模激增,但受監管區塊鏈帶來隱憂
在美國通過並簽署穩定幣監管法案《GENIUS Act》後,穩定幣市場規模已激增至3,00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更預估至2028年將成長至2兆美元。
另有報導指出,Stripe正在尋求聯邦銀行特許執照,以滿足美國的穩定幣監管要求。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看好這種「企業區塊鏈」的發展。Facebook前Libra計畫首席經濟學家Christian Catalini認為,像Tempo這類為配合監管而設計的區塊鏈,恐將重蹈Libra的覆轍,為了合規而犧牲去中心化的核心價值。
Catalini批評, 這類平台只是新瓶裝舊酒,最終可能形成由不同企業主導的金融封閉島嶼,而非一個開放的全球網路。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密城市》,作者:Ariel,原文標題:Stripe推出新平台!發行穩定幣只需幾行程式碼,穩定幣Pump.fun時刻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