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破產、火災都沒打倒他:紅磨坊創辦人50歲開始重啟人生,打造一億營收傳奇

破產、火災都沒打倒他:紅磨坊創辦人50歲開始重啟人生,打造一億營收傳奇
鮑伯紅磨坊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作者:Crystal,原文標題:拒絕併購,把股份分給員工!「鮑伯紅磨坊」的創辦人Bob Moore傳奇的一生

創新點:回歸傳統工法,以石磨製作全麥麵粉。本文三大重點:1. 人生上半場:從卡車司機之子到加油站老闆。2.退而不休:神學課、希伯來文與意外撿到的磨坊。3. 從火災到一億營收,與員工共享。

「鮑伯紅磨坊」的穀類產品標榜以傳統工法製作,是一家營收一億美元的國際公司。這麽大的事業,卻是創辦人Bob Moore退休、「退學」後的成果。

人生上半場:從卡車司機之子到加油站老闆

Bob Moore出生於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成長於洛杉磯郊區。父親是知名麵包品牌「Wonder Bread」的司機。因為家境不富裕,Bob從小就培養出勤奮心與責任感。他曾與父親聊到一起創業的夢想,所以很早就進入職場。

16歲那年,他在百貨公司倉儲工作,某天被老闆叫去辦公室。他戰戰兢兢地以為自己要被開除,結果竟被問:「你願不願意當部門主管?」16歲就當上主管,還有一小時一美元的薪資(當時算是高薪),讓他高興得幾乎飛出辦公室。

服完兵役後,Bob回到加州結婚、生子,並在一家電機公司上班。直到父親49歲那年因心臟病猝逝,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他開車經過洛杉磯Crenshaw 大道時,看見一個「即將開幕」的加油站廣告,立刻打電話詢問價格。他把房子賣掉、湊齊6,000美元買下加油站,完成了與父親一起創業的遺願。

但他不喜歡空污嚴重的洛杉磯,決定搬到加州東部山區的滑雪小鎮Mammoth Lakes,開了另一間加油站。可惜鎮上早有老字號加油站,他的新站經營一年便告失敗,一家五口只好帶著剩下的17,000美元,搬到加州首府Sacramento重新開始。

剛到Sacramento時無處可去,只好住進教會牧師管理的一棟老公寓。房間裡沒有淋浴設備,他和太太睡在廚房的地板上,孩子們擠在睡袋與折疊床中。「那是我們人生最困頓的時候,」Bob 說,「窮得像個嬰兒,沒有一點力氣反擊。」

退而不休:神學課、希伯來文與意外撿到的磨坊

在Sacramento,Bob在大型百貨公司JC Penney 擔任汽車服務部經理,生活慢慢穩定下來。他與太太育有三個孩子,但內心始終渴望過更有意義的人生。

有一天,他在圖書館發現一本名為《John Goff的磨坊》書,描述一位考古學家繼承家族磨坊後,親自復修、重新磨製全麥麵粉的過程。「我記得書裡寫著:『當他開始磨全麥麵粉後,人們蜂擁而至』,我在書上畫了重點,拿給老婆看,說:『我們也可以做到。』」

於是他寄信給製粉機器公司,尋找傳統石磨設備。一位來自印第安納州的老製粉師傅 Dewey Sheets 協助他找來一批來自19世紀的石磨設備。Bob買下這些設備,放在自家車庫。

1974年,他在加州Reding找到一棟舊倉庫,改造成一間小型製粉坊,命名為「Moore’s Flour Mill」。他用三座石磨手工製作燕麥粉、玉米粉與 10種穀物早餐麥片。他還在店內設窗,讓顧客能看到整個磨粉過程。「我們不是賣麵粉,是賣透明與信任。」

但兩年後,他卻決定退休,把磨坊交給兒子Ken Moore管理,搬到搬到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攻讀神學。他與太太一同學習希伯來文,夢想以原文研讀聖經,走向屬靈人生。

但神對他另有安排。

某天散步時,他在神學院附近竟發現一座百年磨坊貼出「出售」告示,準備被拆除。這段緣分喚醒了他們對天然飲食的熱情。其實在創業之前,Charlee就在自家廚房烘焙全麥麵包多年,從未使用精製糖或白麵粉。Bob說:「我們買下吧!」Charlee說:「我以為我們是來讀聖經的?」

Bob立刻聯絡屋主、看屋、談價格,並在三個月內正式開張。他將這間磨坊命名為「Bob’s Red Mill」,一邊磨粉,一邊重啟人生下半場。

鮑伯紅磨坊
鮑伯紅磨坊 鮑伯紅磨坊

從火災到一億營收,與員工共享

1978年開業後,Bob每週在報紙登廣告吸引顧客。「我還會站在門口大聲吆喝,讓大家知道我們賣的是現磨麵粉。」開業兩週後,當地新聞台來採訪,他的笑容與紅色吊帶褲很快成為品牌標誌。

不久後,「Fred Meyer」連鎖超市超市找上門,一口氣邀請Bob供應旗下44 家分店的天然穀物產品。然後大型連鎖超市「Safeway」、「Albertsons」陸續上門。「Bob’s Red Mill」的生意,立刻起飛。

除了客戶增加,產品也增加。Bob會把一種穀物變成七種產品,例如玉米可做成粗玉米粉、細粉、早餐糊,或混合成多穀配方。他說:「我們不是在賣產品,是在推廣一種健康飲食哲學。」

然而神決定給他考驗。 1988 年,他的磨坊遭到縱火,半夜接到電話後趕往現場,只見熊熊大火衝上夜空。他對消防隊長說:「最重要的石磨在那邊,能不能先搶救那裡?」結果三座磨石奇蹟般被保住。

當晚,一位老員工David的太太哭著對Bob太太說:「我們剛簽完買房合約,眼看David就要沒工作了,怎麼辦?」Bob心想:「我們不能就這樣收攤。」

他在對街的倉庫重新開始,兒子從加州老磨坊寄來磨好的麵粉,供應基本需求;接著他加入全國天然食品協會,前往加州Anaheim的食品展擺攤,帶著幾百項產品參展,吸引大量批發商與通路商。從此,Bob’s Red Mill 正式走向全國。

生意起飛,Bob並未獨佔利潤。開業三年內,Bob就推行「利潤分享制」,一開始不定期,後來堅持了29年,每月分紅。

2007年,公司營收突破五千萬美元,2010年突破一億。許多大公司想要併購這個品牌,Bob一概拒絕。選擇成立「員工持股計畫」,將公司股權全部分配給全體員工,不再屬於Bob家族。在一次接受《People》雜誌訪問時,Bob明確表示:「我的孩子們都另有發展,他們不想接班,而我也不希望公司變成家族企業。」他認為最公平、最符合價值觀的方式,就是將公司留給一起打拼的員工。

鮑伯紅磨坊
鮑伯紅磨坊 鮑伯紅磨坊

他到90歲仍每天六點起床,親自到公司吃熱麥片。他喜歡來一碗鋼切燕麥,加上一匙亞麻仁粉。他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一天開始方式了。」

他還把第一批磨出來的紅小麥粉保存在玻璃瓶中,放在辦公室,提醒自己:一切源於信念與行動。他說:「聖經第一章寫著:『我賜給你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蔬菜與果實,做你們的食物。』這句話我用14種版本讀過,在原文希伯來文中也一樣——清楚、簡單、而且讓人安心。」

Bob的成功,不來自創投、不靠花招,而是一場把信仰磨進每一袋穀粉裡的生活實驗。他的紅色磨坊,不只磨出麵粉,也磨出了美好的人生答案。

去年,Bob過世,高齡94歲,但他白帽紅衣白鬍的形象,不僅永遠印在產品的包裝上,也印在顧客的心中。

參考資料:
1. How I Built This Podcast with Guy Raz: Bob’s Red Mill: Bob Moore

  1. Bob’s Red Mill founder is still working in his 90s and loving it

  2. Lessons From The King Of Whole Grain: Bob’s Red Mill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創新拿鐵》Crystal 《創新拿鐵》Crystal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發起。分析全球的企業創新和新創公司,把他們的做法歸納成個人可應用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職場能力」、「人生能力」。啟發讀者「四」項全能,打造拿鐵般濃郁、香醇的人生。
更多創新案例:https://startuplatte.com/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