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牧場到資本市場!大武山如何善用數位工具升級,靠冷藏蛋改寫台灣傳統產業

簡永昌
簡永昌 2025-07-16
從牧場到資本市場!大武山如何善用數位工具升級,靠冷藏蛋改寫台灣傳統產業
簡永昌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順著屏東潮州火車站再往前約10分鐘車程,有座牧場不僅顛覆外界對傳統養雞業的刻板印象,更憑藉對科技的擁抱與數據的信仰,從默默無聞的飼養場,一步步躍升為台灣農業界首家上市櫃的蛋雞企業。它就是大武山牧場。而這趟看似不可能的旅程,正是由營運長魏毓恆帶領團隊,在無數挑戰中摸索出的轉型升級之路。

從虧損泥淖到品牌曙光:轉型初期的陣痛與堅持

從科技業回到大武山牧場,魏毓恆一開始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那是2013年。過去集團以土雞養殖起家,但他判斷土雞市場波動大、獲利難以穩定,決定轉向需求較穩定、且仍有高度現代化空間的蛋雞產業,瞄準藍海市場。「當時全台灣真正做現代化蛋雞養殖的,沒幾家。」他說。

帶著打造產業標竿的野心,魏毓恆鎖定「全程冷藏雞蛋」作為差異化策略。初期投入毫不手軟,團隊從荷蘭引進先進洗選機,雞舍設備則全數向德國採購。他笑說,那時對哪些設備最關鍵並不確定,但寧可多買也不想錯過機會,連二氧化碳偵測器、氧氣感測器等當時少見的智慧裝置,也都率先導入。然而,先進設備並不保證營運順利。

大武山牧場
引進高規格洗選設備,每顆蛋皆歷經14道洗選流程層層把關品質,確保消費者享受到高品質的洗選雞蛋。 擷取自大武山牧場官網

「當我看到那些昂貴設備,心裡不是覺得驕傲,而是想:怎麼會搞成這樣?」魏毓恆坦言。除了百萬規模的養雞計畫引發周邊住戶疑慮、廠房興建期延宕,更讓他挫折的是市場對高品質雞蛋的冷淡反應。「當時市售雞蛋一顆約兩塊多,而我們一盒卻要賣到80元。通路不買單,消費者也很難接受,覺得蛋就是蛋,為什麼要賣那麼貴?」

雖然大武山砸重金打造先進設施,但市場反應卻不如預期,公司一度連續虧損數千萬元。面對困境,魏毓恆決定親自下場跑通路。他說:「冷藏雞蛋一定能賣得比別人貴,因為它真的比較好。」即便屢屢碰壁,他仍不斷嘗試說服通路,也開始打造「大武山牧場」品牌的差異化。

同時,他也提出「配貨」策略,將熱賣的M、L蛋搭配較冷門的S、XL銷售蛋銷售,以確保各規格都能順利出貨。更關鍵的是,他堅信冷藏能延長保鮮、提升品質。即便初期仍在虧損,大武山仍投入行銷,力圖說服台糖、大潤發等通路提供冷藏貨架。魏毓恆回憶:「那時全台整個大潤發裡,只有兩間冷藏蛋廠商,其中一家就是我們。」眼看局勢逐漸好轉,2015年卻爆發禽流感,大武山全場數十萬隻雞遭撲殺,所有努力瞬間歸零。然而,這場衝擊,也成為他後來投入數位轉型的重要伏筆。

禽流感重創下的數位覺醒,從數據無用到有用

2015年初,大武山成為全台首個全場撲殺的牧場,所有雞隻被清空、產能歸零,損失超過億元。魏毓恆坦言,那段時間雖痛苦,卻也意外獲得媒體關注,讓「大武山」三個字首次被更多人記住。危機也成了牧場內部徹底反思的轉機。

牧場雖在十個月內無雞可養,但依舊決定不裁員,而是帶領團隊利用這段空窗,徹底檢視流程與數據運用。他發現,即使牧場早已安裝各種先進監測設備,但現場飼養員平常只看溫度和濕度,「其他數據根本沒有人在看。」於是他要求各部門建立表格、學會樞紐分析,把原本看不懂的數字轉化為決策依據。每天除了記錄雞隻平均重量,也開始追蹤蛋殼厚度、採食量與微量元素攝取,並依據數據精準調整飼料配方。

大武山布丁形象照_手工現煮焦糖.jpg
大武山牧場除了垂直深耕技術,也從併購策略水平發展,以多元的服務與產品強化企業生態系。 擷取自大武山牧場官網

「自動化只是機械代工,但資訊化是讓現場管理有數字可以靠。」魏毓恆說。大武山從嘗試中學習,曾與學校合作AI模型,效果有限。後來轉與AWS經銷商依雲谷合作,將農場、洗選廠、食安部門的數據上雲,實現即時視覺化報表,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近年更攜手MoBagel導入AI預測產蛋率,準確率達96%。魏毓恆笑說:「傳統經驗也抓得到差不多的結果。」但他肯定數位工具能加快反應、優化決策流程。

然而,大武山牧場的野心並不止於穩定生產或單純賣蛋。魏毓恆清楚,若想真正改變產業,就必須從雞舍一路看到更廣的產業鏈。他們投入研發,率先引進台灣少見封蠟機,利用食用級白油封住蛋殼毛孔,成功將雞蛋保鮮期從30天延長到40天,甚至外銷至香港、澳門可超過兩個月。這不僅降低產品損耗,也讓大武山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擁有更大彈性。

從蛋到生態圈:水平與垂直整合的產業雄心

更進一步,魏毓恆以併購為槓桿,將大武山牧場累積的管理體系與數據能力,複製到新收編的牧場,迅速擴大產能。最具象徵性的,是大武山為了垂直整合,合併了全台最大的蛋品加工廠福記食品,讓大武山跨足糖心蛋、滷蛋等市場,也為未來開發更多元產品鋪路。魏毓恆甚至不排除,未來涉足鮮食等非蛋類產品,成為綜合性食品廠。

「我們不只是想養好雞,更想改變整個產業的價值感。」魏毓恆說。他坦言,過去農業常被視為落後、需要補助的產業,但大武山要證明,農業也可以進入資本市場、可以創造品牌溢價、可以併購整合,甚至走向國際舞台。

如今,大武山牧場已是全家便利商店冷藏雞蛋市佔率超過八成的供應商,也是茶葉蛋的重要來源。他們從屏東新埤鄉出發,用一顆顆冷藏雞蛋翻轉台灣農業的形象。魏毓恆最常對同事說,養雞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把蛋賣出去。走過虧損、禽流感、再到數位轉型,他依舊相信,只要敢打破框架、勇於嘗試,即使在傳統產業裡也能用數位力與商業智慧,闖出屬於台灣的產業新局。

想知道更多轉型成功案例、可落地的創新技術應用嗎?
快來「南台灣最具指標性新創展會」!

Meet Greater South 亞灣新創大南方
8.22-8.23 ⛵️ 高雄展覽館
免費參觀,立即報名索票 👉 https://meetgreatersouth.tw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簡永昌 簡永昌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