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整理資料時,同時進行創意發想嗎?或許可以試試這款畫布式AI工具Kuse.ai。
Kuse.ai是一個以畫布(Canvas)作為使用界面的AI工具,允許用戶以視覺化的方式整理與研究資料。與Google旗下,同樣主打資料研究的NotebookLM相比,Kuse.ai在操作介面上更為靈活。用戶可以在一個空間中自由添加並拖曳組合各種內容。
Kuse.ai特色:自由度很高的AI助手
Kuse.ai讓用戶能夠在畫布上同時查看多個內容,並在它們之間建立聯繫。
每一個添加到畫布上的內容,都能用Kuse.ai內建的AI聊天機器人進行提問,讓AI進行深入分析和解釋。
此外,Kuse.ai的另一個特色是在使用流程上的靈活性。用戶不需輸入文件或資料,也能直接向AI提問。若在對話過程中,有新的資料想補充,只需將其匯入Kuse.ai,AI便會自動整合這些資料來提供更準確的回答。這樣的設計特別適合需要進行創意發想、短期項目規劃或快速了解新知識的用戶。
Kuse.ai跟NotebookLM的差別在哪裡?
同樣都是匯入資料,與AI進行問答,那麼Kuse.ai跟NotebookLM之間有什麼差異呢?
其實從前面的介紹中就可以看出來,NotebookLM主要是以上傳的文件跟AI互動,AI會根據已上傳的資料來回答,比較不會出現AI幻覺的問題,適合針對指定的長篇內容進行深度研究。相較之下,Kuse.ai即使在沒有資料來源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向AI提問,若後續想補充資料再上傳請AI整理,給予AI發揮的自由度更高。
特點 | Kuse.ai | Notebook LM |
---|---|---|
主要功能 | 透過畫布與AI互動、多種內容整合 | 文件/影片摘要與分析、Podcast生成 |
適用場景 | 創意發想、新領域學習 | 長文件分析、學術研究 |
Kuse.ai有免費版本嗎?
Kuse.ai提供免費版與付費版,免費版支援3個可編輯專案。Kuse.ai以點數作為使用計算,每使用一次AI功能或上傳一次內容,即消耗一個點數,等到初始點數用完後,每天提供最多10點數。
Kuse.ai使用方式
Kuse.ai帳號創建
進入Kuse.ai的網站頁面後,使用者可選擇以E-mail帳號或是Google帳號登入。
Kuse.ai介面介紹
使用者可點選「New Project」建立新的專案,若想要對多個專案進行管理,可在「Space」區域開啟新的文件夾,並將專案移到對應的文件夾即可。
在左側側邊欄還有一個「Library」的區域,這塊區域主要提供使用者在專案中編輯時,有特別想要單獨收藏的內容,可將其添加到這一區塊中。
如何跟Kuse.ai互動?
打開畫布後,使用者可透過左邊的工具列,為畫布添加如PDF文件、純文字、圖片、Youtube影片等的內容;也可直接透過底部聊天機器人詢問AI問題,或是請AI直接生成內容;如果想要貼上網址連結讓AI協助分析,只需將網址直接貼在畫布的空白處即可。
針對已添加的內容,請AI協助分析
在畫布上新增內容後,只需點擊內容區塊,此時若詢問AI問題,AI便會針對被選中的內容進行分析並回答。
產出分析後,若想更深入分析內容,僅需點擊聊天框內的對話按鈕,AI便會提供一些建議的問題選項,使用者也可點擊「@」按鈕選擇特定的AI模型回答。需要注意的是,目前Kuse.ai僅提供DeepSeek模型作為選項。
選擇多個內容分析
當用戶想要分析多個上傳的內容時,可以使用Kuse.ai的「螢光筆」功能。只需點擊聊天室底部的「螢光筆」圖示,可選擇選取整個內容區塊或只選特定的文字。
延伸閱讀:Napkin AI是什麼?5步驟完成設計感圖表,還能匯出到PPT!圖解免費文字轉圖工具
NotebookLM教學|NotebookLM是什麼?如何快速消化大量文本、生成摘要?
責任編輯:黃若彤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黃若彤,原文標題:Kuse.ai教學|釋放創意的AI筆記工具!跟NotebookLM有什麼不同?免費版教學一次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