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數據,全球有超過2,000萬名癌症病患,更預估未來15年後數字將逼近3,000萬大關。
然而,多數人都是出現明顯症狀才走進大醫院檢查,如果已經進入癌症中後期,後續的治療也會相對辛苦。
不少新創都希望能在癌症早期時就及早篩檢出來,日本生技新創Craif也是其一。
不過Craif採用的不是用常見的腫瘤標記、內視鏡、血液或是影像學檢查,而是透過尿液檢體,擷取其中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並結合AI分析的技術。
承載癌症訊號的分子:miRNA獲2024年諾貝爾生醫獎
「很多人認為癌症檢查就該抽血,但我當時在想,哪管你是尿還是血,只要能準確找到癌症,不就夠了嗎?」Craif創辦人小瀨隆一表示。
無論是尿液還是血液,小瀨隆一依賴的判斷核心正是2024年獲得諾貝爾生醫獎的「人體分子微小核糖核酸miRNA」。
miRNA是一種極其微小、長度僅約21~25個核苷酸的RNA分子,雖然不參與蛋白質合成,卻能精確操控人體超過一半的基因表現。
「我們發現,癌細胞會在極早期釋放特定的miRNA,甚至在病人出現任何症狀前就能偵測出來,這對早期診斷來說意義重大。」小瀨隆一回憶,自己剛接觸這項技術時,不少醫界告訴他,常識就是用血液來做癌症偵測,勸他別走冷僻的路徑。
不過小瀨隆一認為,尿液不但沒有抽血的心理壓力,還能在家完成,更適合那些健康上看似沒問題的族群,「因為這樣的人可能一年都不會去醫院一次,但現在他們只要寄出尿液,就能快速檢測。」
2018年,創辦人小瀨隆一成立了生技新創Craif,只需要一管尿液,即能透過AI解析有無癌症風險,背後的運作原理就是將這些分子當作「癌細胞釋放的訊號」,從尿液中提取並分析,以辨別是否有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透過Craif自研的NANO IP™(NANO 智慧平台),能將奈米技術、自動化處理流程與臨床資料庫模型訓練共同結合,從尿液樣本中捕捉特定miRNA,再運用AI與臨床資料模型進行比對。目前,Craif推出的產品MySignal已能夠可檢測7種癌症,包括胰臟癌、肺癌、大腸癌、胃癌、乳癌、卵巢癌與食道癌。
小瀨隆一說明,其中胰臟癌是一種6年存活率僅3%、且幾乎沒有早期現象的癌症,但Craif的AI系統已能準確辨識出Stage 0或Stage 1的潛在患者,能在無症狀階段就發出警報。
自2022年起,MySignal導入日本各地醫療機構與藥局後,截至2025年Craif已有超過900家醫療單位,以及超過600家合作藥局,小瀨隆一預計今年營收有望到1,500萬美元。另外,Craif也同步推出不同產品線,包含精準預測的MySignal Scan、簡單評估的MySignal Lite等產品類型。
家人相繼罹癌,創辦人將其作為創業題目
有趣的是,小瀨隆一沒有醫生身份、科學背景,創業時更只是一位剛從三菱商事離職的年輕業務員,又是如何一頭栽進癌症早期偵測技術的領域?
小瀨隆一準備離職前夕,他的祖母被診斷為大腸癌第四期,更在短短一個月內離世,而行動不便的祖父也接連被確診為肺癌,在短短數週之內,在小瀨隆一接收兩起親人的罹癌消息後,他開始思考,是否有辦法在家屬高齡、不便的情況下,第二意見諮詢(Second opinion)能透過線上取得等問題。
第二意見:病人在得知罹患重大疾病時,再去別家醫院、聽聽其他醫師專家的建議,以做出最完整與全面的判斷和後續治療規劃。
所以,小瀨隆一初期只是想打造第二意見遠距平台,但當他帶著想法走進創投ANRI時,負責人鮫島昌弘卻給出另外的靈感,「如果真的想解決根本問題,為什麼不從癌症的早期發現著手?」這個建議,更成了小瀨隆一創業的轉捩點。
小瀨隆一分享,鮫島昌弘將他介紹給名古屋大學的副教授安井孝夫,因爲安井孝夫當時正在尋覓創業家,希望將自己手頭上多年研究的「尿液中miRNA檢測癌症技術」商業化。
儘管雙方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當我表達意見時,教授都會理解、並支持我。」小瀨隆一解釋,安井孝夫在如何將自己的研究商業化這塊花費很多時間鑽研,讓他深深被安井孝夫的熱情感動,一來一往的討論中,也萌生可以成為創業夥伴的念頭。
儘管沒有生技背景,小瀨隆一仍刻苦讀論文、參訪醫療機構、和潛在客戶及研究學者密集交流等。他發現,雖然自己不是專家,但也因如此,更能以用戶視角評估這項技術是否能真正落地,才與安井孝夫共同創辦Craif。
Craif獲2,200萬美元C輪融資,在美國的計劃是?
2025年初,Craif完成了C輪募資,成功籌得2,200萬美元(約新台幣7.15億元),估值接近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並將總募資金額推進至5,7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5億元)。此輪由日本創投X&KSK領投,美國投資機構Unreasonable Group、大和房屋工業(Daiwa House Industry)、TAUNS Laboratories及青空銀行集團(Aozora Bank Group)共同跟投。
X&KSK的創辦人本田圭佑公開表示,Craif採用尿液與miRNA作為切入點,能讓癌症在更早期的條件下被偵測出來,是他在日本少見具備全球規模潛力的公司之一。
「我們所追求的,是在疾病發生之前,人們就能知道自己體內正在發生什麼。這才是我認為真正有意義的預防醫療。」小瀨隆一強調。
未來幾年,Craif會計畫把MySignal辨識癌症的類別提升到10種,並拓展至癌症以外的疾病偵測,包括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他補充,現在Craif已在加州設立研發中心,並準備開設聖地牙哥辦公室,也與美國15個州、30家醫療機構展開胰臟癌檢測樣本合作,計畫在2029年前完成美國臨床試驗並申請FDA認證。
參考資料:《坂本達夫のスタートアップ酒場!!》、《【公式】Craif Inc.》、《PR times》、《TechCrunch》、《Craif》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