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是快樂的來源,卻也是健康的「敵人」:每罐高達39克糖分、零營養價值、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關聯,傳統汽水成了Z世代拒絕的「致肥藥」。
Olipop創辦人Ben Goodwin卻從這「不健康」的飲料看到了商機:「如果你想創造一個健康又具規模的產品,汽水是完美的載體。」
從小肥胖的Ben Goodwin在青少年就開始自學營養,最後把這一切變成一罐罐有益腸道的「健康汽水」。但在一個充滿品牌巨頭、行銷預算動輒上億美元的汽水市場裡,Olipop在短短5年內從一家只有2人、一間臨時實驗室的公司,成長為年營收超過4億美元(約新台幣130億元)、估值18.5億美元的汽水獨角獸。
Ben Goodwin認為Olipop成功的關鍵在於找對了命題:這不是一場產品戰,而是一場文化戰。Olipop的真正對手,不只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而是「汽水就是不健康」的集體刻板印象,Ben Goodwin想證明:「一罐好喝的汽水,也能是讓你變得更健康的選擇。」
汽水,也可以是健康的象徵?
Olipop汽水外觀看起來和你記憶中的那些汽水瓶罐沒什麼兩樣,有櫻桃香草、香蕉奶油、西瓜青檸、復古可樂等口味選擇,但內在卻是徹頭徹尾的「新物種」。
Ben Goodwin親自調配每個口味,用棉花糖根、菊苣根、菊芋等植物原料,加上低聚糖益生元與膳食纖維,研發出一罐含9克纖維、僅2~5克糖分的「新型汽水」。
但要讓Olipop大賣,不只要好喝,還要讓消費者「看見」。在一個年輕人不看電視、不相信廣告的時代,Olipop決定開啟TikTok社群戰術。
2021年,品牌果斷終止所有付費廣告,轉向全力經營TikTok與社群內容。他們不是「對消費者說話」,而是「和消費者一起說話」——邀請網紅分享Olipop搭配料理、用來做mocktail(無酒精調飲)的食譜影片,創造#OlipopPartner生活風格內容。
這種去商業化、去推銷的做法,不僅讓Z世代卸下戒心,也讓Olipop在TikTok上迅速爆紅、累積數以億計的觀看量。
品牌刻意捨棄「氣泡補品」(A Sparkling Tonic)的定位,將自己重塑為「新型汽水」(A New Kind of Soda)。這不只是詞語的轉換,而是市場策略的換軌:從原本針對小眾健康族群,轉向對抗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主流消費市場。就連包裝設計也走「復古美學」路線,主打懷舊情懷與文化共鳴,讓每一罐Olipop看起來都像能出現在IG版面上。
短短幾年內,Olipop從加州40家雜貨店擴展至全美近5萬家門市,包括Walmart、Target、Costco、Starbucks等主流零售通路。2024年,品牌市占已覆蓋美國近20%的家庭,成為美國非酒精品牌中銷售成長速度第一的冷藏飲料。
然而Olipop「講故事」的強大能力背後,其實也有過不少跌倒的辛酸。
連續創業失敗,「燒掉」7年人生,走出一罐會改變市場的汽水
「我不是個好員工,從20歲開始就知道我會創業。」這是Ben Goodwin對自己的評價。
他從小成長於經濟條件不寬裕的家庭,靠著美式高糖高脂飲食長大,健康狀況不佳。14歲那年,他決定戒糖並自學營養,結果不只減重成功,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認知清晰。讓他著迷於腸道微生物、腸腦軸與食品科學,也埋下往後20年創業旅程的種子。
他輟學創業,最早協助朋友創立康普茶品牌,卻失敗於口感與市場定位不清;第二次創業,他自己動手研發飲料,在洗衣間調配出第一杯實驗品,再租下實驗室、拼裝設備、雇用微生物學家,硬是用有限資金撐起一個小型配方開發中心。他邊做邊學,也邊接案養研發,曾做過網站設計、產品諮詢、數位行銷等工作。
就在那段期間,Ben Goodwin遇見了曾在酒精大廠Diageo擔任高階主管的David Lester。兩人在加州的一家咖啡廳初次會面,Ben Goodwin拿出香檳瓶裝著自己研發的益生菌汽水,談他的腸道研究與產品願景,這打動了David Lester。
David Lester後來回:「這是我從沒聽過的想法,但我被他的熱情和知識震撼了。」
2012年,他們推出第一個汽水品牌Obi,但未能獲得市場青睞。Ben Goodwin說,那段日子像是「燒掉7年生命」,也讓他意識到:光是有益健康還不夠,產品本身要能被愛上。
2018年,兩人再次創辦新品牌Olipop,這一次將策略大轉彎:聚焦益生元、重口味調配、用汽水形式訴求,並分配了各自擅長的工作:行銷交給David Lester、產品交給Ben Goodwin。這樣的雙軌分工,讓一個來自發酵背景的配方師,和一位企業老將,共同打造出一個新世代飲品品牌。
Ben Goodwin至今仍親自參與口味開發,他的靈感常來自記憶與嗅覺:像是假日喝的蘋果氣泡汁、糖果的酸甜味、熱帶果汁的異國香,「我們不只是做健康產品,我們想做出一罐,讓人想要每天喝、願意和朋友分享的飲料。」
從臨時拼湊的實驗室,到全美貨架上的汽水品牌,他和David Lester花了十多年,才終於釀出一罐能改變市場、也說服資本市場的汽水。
Sober Curious正流行!前百事可樂CEO背書,Olipop登上獨角獸寶座
除了產品和策略外,市場變化的時機點也很重要。
現在的Z世代消費者更願意選擇「隔天不會後悔」的飲品,並希望在社交媒體上展現健康、正面的形象。這股趨勢被稱為Sober Curious——一種對「清醒生活」感到好奇、對社交儀式感有期待,卻又不想妥協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點可以從全球「無酒精飲料」(脫酒精至濃度為0)銷量看出端倪,根據報導,「無酒精飲料」已佔酒類消費市場近4%的量體,從2015至2023年台灣非酒精飲料銷售額年增加3.8%,而從2023至2025年全球無酒精飲料銷售量年增加7%。
Olipop切中這股文化的脈搏,快速躍升為全美非酒精品牌中銷售成長最快的飲料。
背後的關鍵推手,除了產品與行銷策略,還有資本市場一路相挺,包含前百事可樂執行長Indra Nooyi、摩根大通等,總募資金額達到9,250萬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包含2025年剛完成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6億元)C輪募資。
Ben Goodwin表示這或許是公司最後一輪融資:「我們已經可以自撐營運,是否IPO或被併購,還在評估。」以不到6年時間達到18.5億美元(約新台幣601億元)估值、成為飲品界少見的新晉獨角獸,Olipop正站在一個關鍵轉折點上。
參考資料:《Asia Business Leaders》、《Food Dive》1、2、《No Good》、《Adam Mendler》

MBTI變了3次但鐵打的I人、咖啡重度患者。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