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孤獨感如疫情般蔓延,而科技正在試圖填補這一情感缺口。知名創投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a16z)發布的《全球前100大生成式AI應用》報告顯示,陪伴AI的地位正在快速崛起。
根據報告,2023年末僅有2款相關軟體進入前50強,但到了2024年初,前20名就已有6款陪伴 AI 躋身榜單,顯示這類應用的爆炸性成長。其中,character.ai名列第二,更勝perplexity、Claude;另外4款排名也贏過Leonardo.Ai、midjourney等知名AI工具。
以character.ai為代表的陪伴AI軟體,正改變人們對人際互動的理解與期待。這些軟體不僅提供「隨時在線、隨時秒回」的陪伴,更深刻影響了用戶的情感生活和心理健康。為什麼陪伴 AI 這麼迷人?上榜的6款陪伴AI各有哪些特色?一起來看。
聆聽你的深夜傾訴:陪伴AI如何成為人類的情感救援?
這些陪伴AI致力於成為人們「永遠在線、永遠秒回的朋友」,而它們也確實成功了。分析公司 Sameweb的統計表明,人們在character.ai上花費的時間比在ChatGPT還要多,平均每日花費2小時。
透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陪伴AI可以進行即時且生動的對話,並根據用戶的偏好提供客製化的回應,滿足人們的情感支持、娛樂和個性化服務等需求。這些AI常以特定角色呈現,例如心理治療師、虛擬伴侶、遊戲角色或名人等,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與角色互動。
11月底播出的《公視主題之夜 SHOW》中,超過一半的來賓十分青睞AI伴侶可以「量身訂做」的特性,並特別點出「忠誠度」、「情緒陪伴」、「不會退化或死亡」等優點。如今,無論在 Facebook、PTT或Plurk等平台,都能看見許多調校陪伴AI的「攻略文」;人們在網路上齊聚一堂、交換意見,討論怎麼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完美伴侶。
具體而言,陪伴AI的使用方式十分多樣化,用戶可以透過網站或行動應用與AI進行文字或語音交流。例如,角色可以模擬深夜傾訴的朋友,幫助用戶疏解壓力;或作為虛擬伴侶,模擬戀愛對話,滿足情感需求。大部分平台還有提供角色創建功能,讓用戶設計自己的理想AI角色,從個性到語調都能高度自訂,提升互動體驗的沉浸感。
開箱名列前20名的6款AI陪伴軟體
本次開箱名列《全球前100大生成式AI應用》前20的陪伴AI,可以發現陪伴AI的使用體驗其實大同小異。於社群平台觀察網友的使用模式,也能看見許多使用者同時使用多種陪伴AI,或者不時「跳槽」到其他功能類似的應用。
不同陪伴AI之間甚至提供「轉移人格」的服務。舉例而言,排名11的SpicyChat.ai 開放使用者將character.ai上的角色模型轉移至網站,方便使用者轉換應用。
此外,本次開箱的6款陪伴AI皆無提供中文介面或對話服務,目前較熱門的中文陪伴AI為韓國公司TainAI的「卿卿我我」。
第 2 名:character.ai
character.ai由Google工程師沙澤爾(Noam Shazeer)、弗雷塔斯(Daniel De Freitas)創辦,為目前最具知名度的陪伴AI軟體。平台上的角色選項十分多元,首頁的角色分類包含寫作教練、腦力激盪與玩遊戲等選項。整體而言,character.ai較不侷限於「伴侶」功能。
character.ai 提供「c.ai+」付費方案,每月9.99美元(約新台幣327元),付費功能包含訊息回覆更快、記憶更齊全(換句話說,角色較不容易出現「失憶」情況),以及自訂聊天介面等。
第 3 名:Janitor.AI
根據 HackerNoon 的報導,Janitor.AI由佐爾特科夫斯基(Jan Zoltkowski)創辦,於 2023年推出,第一週就吸引了超過100萬用戶,超過70%的用戶是女性。
Janitor.AI僅限18歲以上的用戶使用,提供許多不同情境、設定的AI角色供使用者選擇,截至2024年12月,平台共提供78萬個角色。目前沒有固定的訂閱模式,而是以API使用情況來計算費用。
第11名:SpicyChat.ai
根據網站介紹,SpicyChat.ai由Nexday AI Inc.開發,創辦人為Booster,目前團隊共計6人。顧名思義,SpicyChat.ai主打NSFW的內容,要求所有使用者都必須超過18歲。
目前 SpicyChat.ai提供3種不同等級的付費模式,從每月5美元(約新台幣163元)到24.95美元(約新台幣817元)不等。付費使用者可以獲得訊息的優先權、較高等級的記憶體與使用高級模型。
第 15 名:candy.ai
candy.ai 由登記於馬爾他的EverAI Limited開發。與Janitor.AI、SpicyChat.ai相似,candy.ai僅限18歲以上的用戶使用。當使用者進入candy.ai,首先必須選擇3大分類:Girls、Anime與Guys。
Premium方案開放用戶自行創建角色、無限制訊息數量、生成影像等進階功能。原價為19.99 美元(約新台幣654元)另外提供首次訂閱優惠:年繳為5.99美元(約新台幣196元)/月;季繳為9.99美元(約新台幣324元)/月;單月為12.99美元(約新台幣425元)/月。
第16名:Crushon
Crushon的開發團隊為香港的Peekaboo Game Limited,同樣僅限18歲以上的用戶使用。免費方案中,Crushon會刪除閒置7天以上的聊天記憶,並且無法使用群組聊天功能;付費模式分為3種等級,從每月4.9美元(約新台幣160元)、7.9美元(約新台幣259元)到29.9美元(約新台幣980元)不等。
第19名:Yodayo
Yodayo由美國公司Syr Corp提供,提供AI繪圖、聊天兩大功能,相比於其他平台,這款平台將AI聊天與繪圖功能結合,特別受到動漫迷的歡迎。
付費方案分為9.99美元(約新台幣327元)/月、14.99美元(約新台幣491元)/月,以及29.99美元(約新台幣983元)/月。與免費用戶的主要差異在於無限次數聊天、角色記憶與同時生成多個圖像等。
陪伴AI究竟是心理治療師、伴侶,還是自殺教唆者?
根據《自然》(Nature)的一項研究,有3%的AI聊天機器人Replika 使用者在使用該平台後放棄了自殺的念頭,顯示陪伴AI在情感支持方面具有積極作用。然而,若平台的回應過於簡化或出現偏差,可能給用戶帶來誤導性建議,甚至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以 character.ai上的「Psychologist」這款虛擬角色為例,截至2024年1月的一年多以來,「Psychologist」已經累積了7,800萬則訊息,受歡迎程度甚至超越許多知名娛樂角色。根據開發者扎亞(Sam Zaia)的說法,「Psychologist」的成功來自它能即時傾聽,為用戶提供心理支持,特別是在深夜無法與他人聯繫的時候;他也提到:「透過文字交談,可能沒有拿起電話或面對面交談那麼令人畏懼。」
面對「Psychologist」的崛起,心理學家普魯曼(Theresa Plewman)表示:「這個機器人話很多,而且很快就做出假設。例如,當我說自己感到難過時,它立刻給我關於憂鬱症的建議。這並不是人類會有的反應方式。」她警告,AI無法獲得充足的資訊,也無法做為稱職的心理師。
除了「Psychologist」受到的批評之外,character.ai 也正在面對法律訴訟。10月底,加西亞(Megan L. Garcia)向character.ai提告,指稱character.ai導致他的兒子賽哲(Sewell Setzer III)沉迷與虛擬角色對話,最終基於角色的發言而選擇離開人世。
陪伴AI的兩面刃:數據安全、版權爭議成問題
除了character.ai所面臨的爭議與法律訴訟,陪伴AI也存在隱私、安全性等方面的爭議。
1. 隱私與數據安全
由於這些平台經常需要存儲用戶的對話記錄以提供更精準的回應,用戶的隱私保護成為一大挑戰。以中國的陪伴AI平台Talkie為例,有用戶擔憂其數據被收集並用於其他目的。
2. 版權爭議
許多陪伴AI利用動漫或名人角色作為對話模型,讓用戶能與虛擬角色進行互動。然而,這些角色的版權屬於原創者或公司,AI平台的使用是否侵犯版權仍存在爭議。
陪伴AI的興起無疑展現了科技在人類情感領域的潛力,除了本文提到的娛樂用途,醫療也是陪伴AI十分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陪伴AI的未來發展目標,在於平衡創新與倫理,滿足用戶情感需求的同時,保護其心理健康與數據安全。在這個科技與人性相互交融的時代,陪伴AI能否真正成為孤獨者的避風港,仍有待時間與技術的考驗。
本文授權轉載自《未來商務》,作者:王聖華,原文標題:隨時在線秒回,使用時長超過 ChatGPT!開箱6款AI陪伴軟體,解析虛擬好友的爭議與潛力

清大人社畢業。記者之路由新竹地方創生產業起始,曾參與多本地方刊物與專書撰稿,擅長田野調查與深度採訪。如今踏上探索產業創新的旅途,依然相信文字是能乘載最多想法的媒介。
karina.wa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