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生成式AI產業如同偷竊。」點擊廣告之父如何以ProRata破解版權危機?

「生成式AI產業如同偷竊。」點擊廣告之父如何以ProRata破解版權危機?
ProRata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Bill Gross,網路時代的先驅人物,因發明「每次點擊付費」廣告模式而聲名大噪。如今,他帶著全新創業公司ProRata和「AI按次計費」理念回歸,試圖挑戰Google、OpenAI等科技巨擘,為AI產業的版權問題提供解方。

「許多網站會爬取網路資料提供答案,卻不註明出處也不分享收益。」Gross告訴《FastCompany》,「只有當你願意為內容付費,才能獲得更優質的答案。ProRata的目標,就是展示這種公平且可行的商業模式。」

最近,ProRata宣布獲得2,500萬美元(約新台幣8億元)A輪融資,並與環球音樂集團、《金融時報》、《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等知名企業達成合作。

用金錢補償創作者,是解決AI版權議題的方式,還是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點擊付費廣告創始人用ProRata提出AI版權爭議新解方

生成式AI輸出的內容往往包含多種來源,Bill Gross認為,許多AI公司未經授權就使用網路上的文本、音樂等數據訓練模型,如同盜取全世界的知識,以謀取自身的利益,而這也成為他創業的契機。

ProRata的核心技術是一種專利演算法,能分析AI輸出的文字、圖像、音樂或電影等內容,精準追溯其來源,並計算每個版權持有者應得的比例支付費用,確保所有貢獻者獲得公平報酬。

為了驗證AI按次計費模式的可行性,ProRata計劃在10月推出使用已授權數據的AI聊天式搜尋引擎。

Gross表示,ProRata的搜尋引擎與Perplexity一樣都會引用資料來源,但ProRata採取了略微不同的方法。這套演算法建立在Meta的Llama大型語言模型之上,但ProRata只會對已獲得授權的內容執行搜索,並使用專利演算法計算來源,以及每位內容提供者的貢獻比重。

延伸閱讀:AI搜尋引擎Perplexity每月活躍用戶數破千萬!不收廣告費的情況下如何盈利?

舉例來說,這套演算法會分析答案中每個句子、每個概念,找出它們最有可能來自哪篇文章或哪位作者,找出最先提出這個見解的作者。接著,ProRata會根據答案中引用了多少該作者的內容,根據多種指標計算出輸出內容比例,給予創作者應得的報酬。

與仰賴未授權資料的其他AI搜尋引擎不同,ProRata建立了超過2,500萬篇授權文章的資料庫,每月訂閱費為19美元(約新台幣600元),並將每月一半的訂閱收入回饋給內容合作夥伴。

prorata合作夥伴
ProRata目前已與環球音樂、大西洋月刊等20家媒體合作。 prorata官網

目前,ProRata已與環球音樂集團、《金融時報》、《財星》(Fortune)、《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等超過20家媒體巨頭合作,並預計會有更多合作夥伴加入。

「數據的品質比數量更重要。」Bill Gross強調,聚焦於已授權的內容能有效降低AI的「幻覺」,並提供更精準的搜尋結果,「7,000萬份好的文件優於700億份壞的文件,而這會得出更好的答案。」

「ProRata的做法是辨識原始資料,並讓使用該資料的科技公司與創作資料的出版商共享收益,如此有助於建立更健康、更公平的資訊生態系統。」《金融時報》集團執行長John Ridding說。

從「每次點擊付費」到「AI按次計費」:Bill Gross的創業路

ProRata的出現為AI產業的版權問題、內容創作者與AI公司間的合作帶來新的可能性。而早在1998年,Gross就創辦GoTo.com,並發明「每次點擊付費」(pay-per-click)的廣告模式,解決當時搜尋引擎結果充斥無用資訊的問題,而後被雅虎收購。

不同於Google創辦人專注於優化演算法,當時Gross從商業模式切入,推出付費搜尋機制。他認為,網站可以像購買黃頁廣告一樣,付費爭取關鍵字的置頂位置,不僅提升搜尋品質、提高廣告成本效益,也打破當時盛行的「按瀏覽量付費」模式,讓廣告主只在使用者點擊廣告時才需付費。

PoRata創辦人
ProRata創辦人 PoRata創辦人

儘管GoTo.com的搜尋技術不如Google,也未為「每次點擊付費」技術申請專利,但其創新的廣告模式卻獨具巧思。如今,這位創造出按點擊付費機制的先驅再次出山,並在今(2024)年8月從Mayfield Fund等創投籌集了2,5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8億元)的A輪融資,並將於年底發布AI搜尋引擎。

除了推出自家的搜尋引擎,Gross表示,在10月產品推出後也將專注於與音樂公司、影視品牌以及小型獨立創作者合作,更計畫將這項技術授權給OpenAI、Anthropic等大型AI公司,以便他們能將其應用於模型中,「我會將該系統授權給任何想使用它的人,我想讓它變得就像Visa或Mastercard的手續費一樣便宜。」

延伸閱讀:Nvidia、貝佐斯都投資!這家「AI解答引擎」新創將威脅Google霸主地位?

然而,ProRata的成功與否仍充滿挑戰。首先,ProRata的AI模型準確性還有待市場驗證,能否說服其他大型AI公司採用其技術也是一大考驗,最重要地是,付錢給創作者可能也只是權宜之計。

科技律師兼Cyber Law Firm合夥人Star Kashman告訴《觀察家報》(Observer),將創作者作品用於AI訓練還是有可能引發道德問題,且「按次付費」模式也可能導致新的法律問題,例如創作者對收益分配的疑慮,以及即使他們的內容與特定查詢更相關,但AI工具可能偏好大型、知名度更高的創作者的作品。

AI生成式搜尋引擎的興起,讓出版商越來越擔憂網站流量和廣告收入會受到衝擊。對此,《大西洋月刊》就選擇與AI公司展開合作,與OpenAI和ProRata達成合作協議。

蘋果WWDC2024 OpenAI ChatGPT
蘋果WWDC2024發布會

「我們希望看到這種對內容許可與控制、責任明確歸屬和追求公平的方法成為行業規範。」《大西洋月刊》執行長Nicholas Thompson強調,與ProRata的合作更能鼓勵建立一個獎勵版權擁有者、媒體公司的系統,而與OpenAI的合作則只是為了透過AI搜尋帶來新讀者,「我們只希望能獲得公平的價值交換。」

參考資料:《FastCompany》《WIRED》《Observer》《Slate》《AXIOS》《MusicBussiness Worldwide》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賴冠伶 創業小聚採訪編輯 賴冠伶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