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富比世》看好的下一個獨角獸:Equip如何改寫「飲食失調」治療規則?

《富比世》看好的下一個獨角獸:Equip如何改寫「飲食失調」治療規則?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暴食症、厭食症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名詞,根據美國國家飲食失調協會數據顯示,有高達10%的美國人患有飲食失調症,相當於3,000萬人的生活被暴食症、厭食症等疾病所籠罩。

然而,傳統的治療模式效率不彰。舉例來說,治療中心不僅一位難求、費用更是高昂,種種難題讓患者在求醫路上迷失方向。

為了改善傳統治療模式的不足,來自加州的醫療新創Equip建立線上治療平台,突破傳統治療地域限制的壁壘,更將「家庭治療」(Family Based Therapy) 納入核心,近期更被《富比世》預測為下個獨角獸。

厭食暴食
10%的美國人口會患上飲食失調症,其中較為常見的病症為暴食症、厭食症,其面臨的阻礙有許多面向,讓患者無法獲得妥善的治療。而《富比世》欽點的新創Equip,他們如何解決問題? unsplash

美國的飲食失調問題有多嚴重?Equip又如何為患者打造全新的治療體驗?或者更值得問的是,Equip要怎麼「線上」解決這些難題?

舊有飲食治療中心的不足:Equip著手三大面向的挑戰

飲食失調症,是環境壓力和心理因素交織產生的疾病,例如社交壓力、高壓學習環境等。這種疾病容易影響6到24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更容易因環境適應不良而罹患飲食失調。

患者會因為害怕進食帶來的負面影響,而造成暴食、拒絕飲食、對食物失去興趣,甚至無法感知身體的飢餓訊號。

equip
Equip提供針對飲食失調的治療,其細分為厭食症、迴避型限制性食物攝取障礙(ARFID)、其他特定餵食和飲食失調(OSFED)、暴食症 (BED)等。 equip

傳統的厭食症治療模式著重於個人,例如:簽訂飲食契約、制定用餐計畫、藥物治療等,協助患者了解並改善厭食狀況。然而,這種方式缺乏對患者周遭環境的考量,導致治療效果難以持久。

有鑑於此,Equip借助家庭的力量,讓監護人或父母與6到24歲的患者建立連結,並透過家庭治療法,以不會破壞原有生活的規律作為平台亮點,試圖解決傳統飲食失調治療模式的三大痛點:醫療資源供不應求、費用高昂和缺乏情感支持的治療體驗。

Equip使用介面
Equip的線上平台讓患者能線上問診,獲得即時治療,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Equip

一、線上治療平台突破地域限制:Equip讓線上治療更彈性

傳統的厭食症治療中心多集中在特定區域,加上全美治療中心據點不到250個,光是安排看診患者平均需等待就長達三週,醫療資源供不應求。而Equip的線上平台讓患者能線上問診,獲得即時治療。

二、攜手保險公司:Equip如何減輕患者負擔?

美國傳統厭食症治療費用高昂,平均療程為期10週,而住院治療單日費用更高達2,000美元(約新台幣6萬元),並非所有患者都能負擔。為此,Equip創辦人Kristina Saffran與25家保險公司簽約,讓更多患者能夠負擔治療費用。

Equip的收費模式相對彈性,患者可先透過電話初步諮詢,並根據自身情況和保險類型討論治療費用。Equip的費用為前四個月共計4,000美元(約新台幣19萬元),之後每月2,500美元(約新台幣8萬元),且患者也可選擇Equip的保險減輕負擔。目前,有高達94%的患者選擇使用保險支付治療費用。

Equip合作簽約保險頁面
Equip與美國知名健康保險公司Anthem、Humana等25間保險公司簽約,擴大服務範圍,讓患者能更容易負擔治療費用。 Equip

三、家庭治療法為核心:Equip著重心理治療的療程

有別於傳統治療中心僅提供醫生、治療師和營養師組成的團隊,並以個人為導向制定治療計劃,Equip更強調「家庭治療法」,將治療範圍擴展至整個家庭。

Equip鼓勵父母或監護人積極參與治療計畫,與醫療團隊共同制定並執行治療方案。例如,透過少量多餐的方式逐步增加患者食量,而研究顯示,家庭治療法的應用能有效提升治療成功率。

在開始Equip的「家庭治療法」療程之前,患者會先進行線上諮詢,確認厭食程度,並由醫療專業人員評估患者的家庭系統是否適合此療法,因為家暴、虐待等經歷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除了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況,Equip也非常重視患者和家人的心理健康。團隊引入「同儕導師」和「家長導師」,他們分別是成功克服飲食失調的康復者,以及擁有陪伴孩子戰勝厭食症經驗的家長,透過互助團體,為患者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Equip是我的救命稻草。」一位陪伴女兒對抗厭食症的母親Sue Chambers表示,女兒Eleanor在13歲時確診,而出於對傳統治療模式的擔憂他們選擇了Equip,而家庭治療法更讓Eleanor在康復之路上取得顯著進步。

與厭食的抗戰:Equip創辦人親身經歷成創業起源

Equip之所以如此重視「家庭治療法」,源自於創辦人Kristina Saffran小時候對抗厭食症的親身經歷。

Saffran十歲時確診厭食症,多年奔波於各大治療中心卻不見起色,直到接觸到家庭治療法才重獲健康,因此畢業於哈佛大學後,她加入非營利組織Project HEAL。

Equip創辦人
兩人都看好家庭治療法對飲食失調的治療程度,決定創辦Equip,專注醫治厭食症。 equip

Saffran在一次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堅信家庭治療法的Erin Parks。曾有飲食失調治療中心工作經驗的Parks,同樣親眼見證這種療法帶來的改變,於是兩人決議在2019年共同創立了Equip,期望將家庭治療法與科技結合,造福更多患者。

延伸閱讀:每個人專屬的AI營養師!估值80億的健康新創ZOE,如何解鎖你的飲食密碼?

Equip將成為下個獨角獸?有望達到10億美元估值

近期,Equip宣布獲得C輪融資,更獲得專注在健康保健的創投Optum Ventures和致力關注數位健康的創投General Catalyst矚目,此次募資金額也達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2億元)。

成立5年至今,Equip共籌得1.1億美元(約新台幣35.2億元)的募資,更被《富比世》評選為2024年最有可能達到10億美元估值的公司之一。

「所有的人都可能會飲食失調,我們希望任何身型、性別的患者,在Equip都能感到安全地接受治療。」Erin Parks表示。Equip也正規劃擴大治療範圍,除了針對兒童和青少年治療外,也將目標拓展至24歲以上的患者,以及透過增加簽約保險公司,讓低收入戶患者也能接受良好的治療。

參考資料:《Techcrunch》《Fastcompany》《Forbes》《Equip》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顏珮綺 創業小聚特約編輯 顏珮綺

喜歡陽光、腳踏車還有奶油美式。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