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國發基金、就業金卡建立基礎,國發會再推3策略吸引3.27兆助攻台灣新創

國發基金、就業金卡建立基礎,國發會再推3策略吸引3.27兆助攻台灣新創
林芷圓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新政府自5月20日上任以來剛好100天。

總統賴清德喊出「行動」和「創新」作為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身為推動國家科技、數位發展的關鍵部會:國科會、國發會、金管會和數發部肩負重任。

在8月底的2024台灣創投年會上,4個部會罕見地接連出席。部會首長和長官們都說了什麼?該怎麼展現推動創新的藍圖、決心和行動力?

台灣新創成績單:新創家數超過7,800家、募資總額達27.9億美元

「根據我們的最新統計,台灣創業生態圈現在已經有了雛型。」國發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分享具體成績,從2015年以來,台灣的新創家數已經從3,157家成長至7,800多家,新創獨角獸(指成立未滿十年、但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科技新創公司)從0增加到4家、新創基地從13處躍升至93處,而成功的募資案件數也從264件成長至542件,募資總額達27.9億美元(約新台幣891億元)。

其中,「國發基金投資」是推動新創發展的重要燃料之一。

詹方冠表示,國發基金投資分成4種類型,包含直接投資、天使投資、專案投資以及創業投資。

「採直接投資的新創公司,是因為需要的金額比較大,以新台幣1億元以上為基準,比如Gogoro、KKday、WeMo等。」詹方冠指出,假設新創公司需要的募資金額不多,以不超過新台幣2,000萬元為原則,那麼政府單位會建議新創改為申請天使投資。根據國發會公布的天使投資申請要點,初次投資金額上限是新台幣2,000萬元,加計後續再參與增資,合計總投資金額可達新台幣1億元

至於創業投資,目前是由500 Global、中華開發資本、AppWorks、集富亞洲投資公司(JAFCO Asia)、Draper Associates等新創夥伴提供支持。

「過去3年,我們也可以看到新創出場的管道變多,無論是被併購(指《企業併購法》,放寬無形資產分年攤銷、非對稱併購門檻等),或者在資本市場IPO都更加順暢。」詹方冠以台灣證交所推動的創新板為例,藉由放寬申請掛牌門檻,以及鬆綁合格投資人財力條件(自然人財力證明從新台幣500萬元下修至200萬元),至今已經促成18家公司登陸創新板,軟體新創Gogolook便是代表案例之一。

就業金卡奏效!吸引人才打「國際盃」

除了資金與法規推動,人才也是新創發展的關鍵因素。

詹方冠表示,政府一方面透過推動「四證合一就業金卡」(含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及重入國許可)吸引國際人才來台,目前已經核發超過1萬張,包含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矽谷創投教父Tim Draper都是持卡人;另一方面,則協助新創團隊出海至史丹佛大學、柏克萊大學等地接受培訓。

「我們要打國際盃。」詹方冠直言,過去僅僅透過創業家各自前往海外參展,無法充分展現台灣新創生態圈的實力。基於此,政府單位在2018年打造國家新創品牌Startup Island Taiwan,透過遴選幾家指標型新創公司(NEXT BIG)擔任品牌代言人,攜手進軍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市場,也要讓更多的海外新創夥伴認識台灣市場。

國家新創品牌 Startup Island TAIWAN成果展示。
國家新創品牌 Startup Island TAIWAN成果展示。 林芷圓攝影

國發會拋3策略,發展新創生態圈

展望未來,國發會提出3大策略發展新創。

一是「擴大標的」,例如促進學研創業,結合專業業師及創新學程,培育畢業校友、碩博士生創業,並且改善法人/學研團隊商業模式。舉例來說,國發會在今年7月份宣佈聯手台大成立國內第一個「校友VC投資基金」,推動校友投資學校、校友投資校友的模式,讓學研成果有機會轉為商業應用。

「擴大標的」也包含推升主力產業,意思是將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列入投資標的,如IC設計、材料等,以協助提升國際市占率。

二是「提高勝率」:包含強化企業與新創之間合作、開設創新創業學程,以及推動橋梁計畫,後者指打造海外日本東京(2024年9月開幕)、美國矽谷(2025年1月開幕)雙據點,強化雙向新創落地及交流,同時組團參加國際重要創新展會。

三是「活絡投資」:國發會基金將加碼投資,擴大四大專案投資規模(中小企業投資、策略性服務業/製造業/文創),並且新增匡列新台幣100億元,與數發部共同投資AI產業。

此外,國發會也會引導保險業資金至創投事業,提供新創更多銀彈。詹方冠指出,保險業資金約新台幣35兆元,僅約360億元投資創投(含PE),海外資金約有22兆元,換算下來有3.27兆元可以運用。

同時期許透過《產創條例》修法進一步支持新創,「比如鬆綁天使投資抵減規定(如新創年限)、研議放寬有限合夥創投適用穿透式課稅之投資門檻,新增企業投資新創誘因等,這些都是我們正在跟經濟部討論的部分,努力在今年內推動修法。」詹方冠表示。

「期待在2028年,台灣的新創募資金額成長至新台幣1,500億元,且新創公司的家數破萬,創造至少2萬個就業機會。」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林芷圓,原文標題:目標2028新創募資破1500億!國發會拋3策略拚勝率:擬導流3.27兆資金當新創銀彈,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