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滑IG,我更喜歡在這裡滑陌生人的動態。」這是一名用戶在匿名交友社群軟體XO上面的發言。
它的舊稱「Rooit」相比之下更為人所知。公司至今成立6年,目前已經有超過百萬次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約有10萬人,尤其受到大學生喜愛。XO共同創辦人許博鈞希望能提供青年族群一個安全的網路樹洞,並和有相同喜好或想法的人交流。
在今年年初,公司將軟體名稱改為XO,在各大社群媒體上也變更名稱:XO-前Rooit匿名樹洞App。為什麼XO要重塑品牌?
打掉重練!為什麼XO走向選擇重塑品牌的道路?
XO是一間台灣的web3匿名交友軟體公司,透過區塊鏈建立跨平台的身份認證以保護用戶資訊,同時防止用戶使用帳號釣魚、詐騙等,期盼維持網路交友的安全且信任度高的生態。
用戶可以文字搭配圖片,像是Instagram動態消息一樣,匿名訴說無法向他人吐露的情緒。用戶若是看到「這我」、「破防」等會引起共鳴的文章,便可以與原發文者聊天。
許博鈞也觀察,過往發現的交友平台較容易在對話初期感到尷尬。他們也因此打造「破冰機器人」,用戶就像走入虛擬酒吧一樣,機器人會適時緩解氣氛,讓聊天過程不會冷場。
然而,團隊一開始僅將目標群眾設計為台灣社會,不過他們逐漸發現期望解決的痛點,也可能出現在其他國家,因此期望將產品推向全球化。但原先的「Rooit」對外國使用者來說並不直觀,也常常出現誤唸導致無法順利推廣的問題。公司最終從名稱開始調整,從頭打造國際接受度高的品牌。
XOXO=親親抱抱,改名後更直接、更容易觸及到國際市場
公司從軟體名稱開始發想,希望讓跨國使用者皆能了解用途,並能更輕鬆地傳播軟體資訊。不過找到一個更好的品牌名字其實並不容易。
許博鈞回顧當時的情況,一度發想出丹麥語的「舒服」,最終由代表「親親抱抱」又簡單好記的XO作為全新品牌名。
XO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150萬使用者,國際的App Store搜尋量也有增加。許博鈞更分享,他們的SEO顯示改名後的流量並沒有下降,可以看出無論是在國際間對於新名稱的接受度更高,也是他們rebrand成功的證明。
看準日本常用推特、不常在社群軟體上露臉的習慣,朝日本市場前進
XO現在主力放在日本市場,不過由於語言門檻與缺乏當地新創或投資人的關聯,日本市場並不是最初的選擇,但他們與跨國投資人交流時發現,XO在日本投資市場與用戶特質之間具有潛力。
日本有大量人口使用短篇訊息為主的推特,再加上他們不喜歡在頭貼透露過多個人訊息。他們也較能接受付費使用線上社群服務。許博鈞針對日本新創經驗分析,當地的群體共識十分強烈且明確,投資人會評估該產品符合文化性質,再選擇是否要投入資源。
強調匿名和短篇即時訊息的XO不僅符合日本網路社群使用習慣,也契合投資方的需求。
他們現在正透過新創社群、加速器以及實地參訪當地新創,逐漸拼構出日本市場的脈絡,期望能XO的日本行銷藍圖能夠落實。
許博鈞對考慮做日本市場的公司分享,「它(日本市場)應該是一個很長線的決定,不太像是『去花一點小錢來測試』。但投入對了,會有很豐碩的成果。」

真相是時間的女兒。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