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從YouTuber變成創業家、闖入InnoVEX決賽圈:翻轉助聽產業的「聽力行動」

從YouTuber變成創業家、闖入InnoVEX決賽圈:翻轉助聽產業的「聽力行動」
侯俊偉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如果近視了,可以去眼鏡行配一副度數相符合的眼鏡;但如果聽力受損了,助聽器的選購就沒有這麼簡單。

其實助聽器並不是「戴上就能聽得清楚」,還需要根據個人聽力狀況、生活習慣進行調整和設定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而這有賴於聽力師前期詳盡的詢問與檢測。然而,在老年人口增長、缺乏完善公衛政策宣導與當前聽力師人力不足等原因的狀況下,患者既無法獲得全面服務,更影響配戴助聽器的意願。

「為什麼助聽科技沒有人用?明明是一個對大家好的東西,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想要翻轉大眾的想法。」聽力行動的創辦人趙藙婷(首圖左)分享她觀察到的現象,也道出了為什麼她決定創業來改善傳統助聽器市場的現況。

趙藙婷以YouTuber「聽力公主」的形象起家,最初是希望以輕鬆而不失專業的角度,普及生活中的聽力知識,卻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傳統聽力產業的痛點,決定用數位科技來打造更完善的聽力服務。

不是取代聽力師,而是當第三方顧問:聽力行動如何解決醫療斷層?

究竟選配合適的助聽科技複雜在哪?

首先,患者需要先到醫院進行聽力檢查,再由醫師轉介給聽力師進行更詳細的評估和助聽器選配。但選配助聽器的過程也充滿學問,不僅要檢查聽力損失的程度,更要由聽力師依照個人作息、習慣的聲音大小等細節綜合評估,才能幫患者找到最適合的助聽器。

然而,醫院的聽力保健環境存在斷層,不只聽力師數量有限,沒有充分時間進行聽力諮詢,同時現階段聽力保健資訊宣導不足,導致不少人購買後才發現產品不符合自身需求。

「市面上助聽器有1,000多種,每個品牌、款式的聲學效果都不一樣。」趙藙婷是位擁有10多年經驗的聽力師,她發現傳統的聽力保健環境有許多問題:資訊不透明、服務缺乏客製化,而這也導致很多人花費大筆金錢後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助聽產品。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藙婷才決定用科技的力量打造更完善的聽力服務。

聽力行動是一套SaaS工具,讓聽力師與病患可以透過平台快速對焦需求,提供後續的聽力服務。平台上不只有虛擬聽能分析、輔聽器選購小幫手、助聽器選購顧問,更有聽力師線上諮詢與聽力訓練課程等功能,讓每個人都能自主選擇最適合的產品。

首先,針對預算有限,但想改善聽力狀況的民眾,聽力行動推出「輔聽器選購小幫手」,針對此一較新穎、目前較缺乏專家檢測和客製化協助的輔聽器,團隊透過分析個人聽力報告,讓民眾能看到每款輔聽器的適合分數,使用價格較親民的輔聽器;若目前的聽力狀況不適合配戴輔聽器,則是能藉由「第三方選購顧問」選擇適合的助聽器。

第三方選購顧問服務數位化了每個人的聽力需求與配戴狀況,提供更快速且更客製化的選購建議,瞄準了傳統選購過程中無所適從、購買後遇到問題,原本的廠商卻解決不了的最大痛點。

聽力師除了會透過一對一諮商了解個人的聽力結果與產品偏好外,更會提前與合作廠商溝通配戴狀況與建議,省去溝通門檻。同時,為了讓使用者在購買後能有良好的體驗,平台上還提供不同品牌的試聽服務與差異資訊,提供中立的選購建議。此外,聽力師更會在購買產品的1年內定期追蹤配戴狀況、廠商提供的配戴數據,幫使用者在前往門市試聽前後把關產品的適合度。

第三方顧問
聽力師除了會透過一對一諮商了解個人的聽力結果與產品偏好外,更會提前與合作廠商溝通配戴狀況與建議,省去溝通門檻。 聽力行動官網

「聽力是一個需要復健、調整和進步的過程。」趙藙婷強調,聽力行動不是取代聽力師,而是要跟聽力師合作,而之所以推出這項服務,就是希望透過將詢問過程數位化,透過第三方顧問的角度,一起協助廠商、患者討論選擇最適合的產品,讓每個人都能在綜合考量下找到足以應付生活需求的產品。

目前平台上有3個會員方案。免費會員能上5堂跟聽力保健有關課程,同時也能付費使用線上聽力師諮詢服務;若想購買助聽器材,則能用一年899元的費用,透過由線上輔聽器適配評估系統「輔聽器選購小幫手」選擇適合產品,而若想買到最適合的助聽科技,則能以一年3,280元的費用,享有第三方助聽器選購顧問服務。

聽力行動
除了助聽科技的課程與服務以外,目前,團隊也希望研發AI輔助的聽力檢測工具,透過數位化每個人的聽力需求,提供客製化建議,讓更多人獲得專業的聽力服務改善生活品質。 聽力行動官網

YouTube開始的創業路:聽力行動以「守護聽力困難者」集結創業夥伴

回首一路上的創業路,趙藙婷說,最難的還是市場教育,目前大眾對於助聽科技仍存在太多迷思,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向大眾宣傳聽力保健的重要性。

趙藙婷一開始就是以YouTuber「聽力公主」的形象起家,希望能站在醫病之外的第三方角色,分享聽力保健的正確知識,卻在過程中發現了傳統聽力產業的痛點,決定創立「聽力行動」。

談起當初加入的原因,團隊成員的聽力師李晉(首圖中)則笑說自己是趙藙婷的小粉絲。「所有廠商都是說自己產品多好用,只有她會用客觀的角度,很一針見血地說這個產品不適合哪種族群。」而也是認同這種翻轉聽力保健市場的決心,讓他決定加入團隊。

「大家不知道原來聲音是要慢慢刺激的,所以戴上助聽器後會覺得太吵,印象非常差,導致最後花了10萬元卻直接收到抽屜。」李晉說,自己在實習後才看到病患的多樣性,因此從馬偕醫院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畢業後,才希望能為所有人找到一個既能負擔又符合需求的替代方案,「在這樣傳統的模式下,有太多人沒有被好好照顧了。」從YouTube粉絲到創業夥伴,這一段段奇特的緣分,也讓創業故事更增添了一份溫暖。

工程師吳佩錚,同樣也是因為趙藙婷的熱情而加入,「她一開始沒有真的說服我,只是不斷跟我分享她的理念,我才漸漸覺得這是重要的,非常有意義。」也正因為集結同樣目標的夥伴,團隊才能一路走到現在。

聽力行動的核心團隊成員有5位,前前後後還有10位以上的兼職聽力師與夥伴。成員彼此來自不同的背景,除了專業的聽力師外,更有本身就是聽力困難者的成員。正是因為這份對於聽力保健的熱情,也帶出了團隊秉持「守護聽力困難者」,選擇以社會企業方式進行的初衷。

「聽力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用社會企業的模式來解決。」趙藙婷強調,從聽力教育到聽力保健市場,創辦聽力行動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希望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建立聽力復健的重要觀念,扭轉大眾對助聽器的刻板印象。

目前,平台上線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有300多個會員註冊,更入圍今(2024)年InnoVEX新創競賽(InnoVEX Pitch Contest)決賽。未來,聽力行動希望將平台打造成一個完整的聽力服務生態系,連結專業聽力師、助聽器廠商、醫療機構等相關資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為什麼你們是社會企業?社會企業值得投資嗎? 聽力行動社會企業成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全球聽力健康問題,我們相信社會企業不僅能創造社會價值,還能成為行業中的獨角獸。

我們的旗艦產品「智慧聽能管家」結合AI技術,提供虛擬聽覺顧問和設備選購小幫手,實現自動化和客製化的聽覺護理服務,不僅能夠降低成本,還提高了服務的可及性和效率。 我們相信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就是社會企業。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為了達成下一階段的目標,我們需要志同道合的策略性投資人和帶投資的加速器。他們將成為我們緊密的顧問團隊,讓我們可以定期與之匯報公司狀況並進行策略討論。憑藉他們在商業和新創領域的成功經驗,從宏觀角度為我們提供指導,確保我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這些策略性投資人和加速器將幫助我們更快速地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Product Market Fit),確立產品開發的順序,並穩固現金流。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A:我其實沒想過創業會讓我學到這麼多東西,除了各種能力的精進,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其實是個人心靈上的成長。

從最開始決定創業的過程,花了充足的時間思考自己人生的目的,了解自己是誰,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到整個創業的路上,我想困難和挑戰大概沒有停止的一天(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更聰明的方法來面對這些挑戰,甚至是苦中作樂和做白日夢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才能在困境中保持樂觀,堅持下去。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1. Youtube聚集精準受眾:透過Youtube平台,我們成功吸引並聚集了一批對聽力保健有興趣的精準受眾。這不僅提高了我們品牌的知名度,還幫助我們直接與目標客戶群體建立了良好的互動和信任,也讓我們串連起許多產業的資源,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和生態系。
2. 堅持為聽力困難者努力的初衷,凝聚一群同樣信念的團隊和顧問:我們匯聚了一批與我們有相同信念的團隊成員和顧問。這些人不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貢獻巨大,並且我們也真誠的懷抱著對他們未來提供實質回饋的感念,形成了強大的正向循環和能量。
3. 耐心尋找適合的投資者:我們很早就確認我們是要高速成長的國際新創,在股權規劃和募資進程上,花了很多心力。在早期0到1資金非常缺乏的階段,我們努力用最少的資源博取最大的成效,在沒有接受任何投資下,先將最小可行性商品和成績做出來,以及未來估值的實踐計畫,尋找適合的投資者和合夥人,不急於求成或草率做決定,為1到100奠定良好的基礎。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邦易聽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21年
產品名稱:智慧聽能管家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賴冠伶 創業小聚採訪編輯 賴冠伶

遊走在人文與科技之間,雖然是個J人,但卻熱愛各種跳出框架、叛逆的人事物。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lauren.lai@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