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台灣人喜歡前往日本旅遊,根據日本政府観光局(JNTO)與觀光廳年度統計報告,2023年度台灣訪日旅客達420萬人次,消費總額更是以7,786億日圓(約新台幣1,598億元)超越韓國、中國,穩居龍頭位置還創下歷史新高。
日本旅遊新創WAmazing認為「旅日潮」是個龐大商機,同時也是讓國際遊客更認識日本文化的好機會,因此與日本政府、日本地鐵公司JR與Panosonic等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瞄準台灣、中國、香港等地區的市場提供旅遊預訂服務,提供外國旅客入住在地溫泉旅館、滑雪場等深度旅遊的機會,甚至線上完成免稅購物並直接到機場領取的一站式服務。在WAmazing共計55萬名會員中,台灣會員就超過30萬人。
市面上已經有許多OTA(Online Travel Agency),WAmazing跟這些平台有什麼差異?
提供「深度旅遊」體驗做出差異化,主打溫泉旅館、滑雪場等多樣化行程
WAmazing成立於2016年,核心團隊成員有來自Recruit、Yahoo、Orix等企業,創辦人加藤史子參與過日本國內旅遊的各項研究調查,除了理解遊客的旅遊需求,也熟悉當地旅遊業者的狀況。
由於主打日本文化、在地旅行,WAmazing與其他OTA服務最大的差異就是深度與多元性:其他旅遊平台提供日本熱門觀光景點、知名住宿的預訂服務, 但WAmazing能提供較小眾但深度體驗日本文化的地方預訂行程,滿足想要在日本「深度旅遊」的外國旅客。
「在我們的平台上找不到市中心的高級飯店,只有在地的溫泉旅館。」WAmazing財務總監大內昭典(首圖右)說。WAmazing與許多日本在地的溫泉旅館合作,並額外搭配晚餐方案、接駁車服務給外國旅客,讓外國旅客能夠輕鬆探索在地文化。
除了深入當地的住宿體驗之外,WAmazing官網上也有提供滑雪場課程、一日遊等多樣化的行程供旅客選擇。為了推廣這些可能較不為人所知的在地體驗,WAmazing會邀請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以他們的母語撰寫旅遊建議給該國家的遊客參考,推廣日本在地文化的體驗與服務。
超過1萬種「免稅商品」!線上免稅購物、機場直取減少負擔
WAmazing的另一個特色服務,是「免稅購物、機場直取」的電商平台。
「2019年外國觀光客在日本的消費額高達4.8兆日圓(約新台幣9,890億元),最大的消費部分為購物支出,佔總消費額的35%。」大內昭典說,WAmazing看見外國旅客龐大的消費能力,而且對於「退稅流程」非常困擾,從中找到另一個機會。
WAmazing與日本在地店家、車站、機場合作,獨家推出線上免稅購物的服務,包含零食、藥妝、酒類等不同種類的商品,目前網站上已經提供超過1萬種的商品,許多熱門伴手禮與知名品牌都能夠直接在網站上以免稅的價格預訂。
旅客直接在旅行前或旅行期間線上訂購免稅商品後,就可以在抵達日本時或離開日本前於機場或周邊車站取貨,減少行李負擔與購物時間。
WAmazing在疫情後與Panasonic合作推出自助取貨櫃,目前已經在日本11個機場與車站內設置取貨地點。
日本政府、企業合作關係為護城河,會員數達55萬
大內昭典說,其實WAmazing的商業模式與其他OTA無異,而疫情期間不少旅遊業者受到衝擊,WAmazing撐過旅遊寒冬的辦法就是另創商業模式。
WAmazing除了提供線上旅遊平台的服務之外,也與日本政府共同協助旅遊業商家進行數位轉型、線上曝光。WAmazing與地方政府合作,協助他們從研究、策略規劃到產品開發,再將產品直接上架於WAmazing的平台取得客源,完成一站式的行銷服務。
大型企業的行銷業務推廣也是WAmazing的主要業務,團隊利用旅遊平台上累積的大量會員數據,像是購物紀錄、消費習慣等等,協助企業進行產品的開發與促銷。
WAmazing與日本政府、企業之間已經建立起的合作關係讓WAmazing擁有先行者優勢,成為團隊的護城河。
目前,WAmazing已經完成C輪募資,募資總額達39億日圓(約新台幣8億元),投資者包括東急、JR East Start-up、JR West Innovations、Pola Orbis Holdings、Sony Group等知名企業。旅遊平台的會員數也突破55萬人,會員數量以台灣、香港以及中國的旅客為大宗,其中台灣旅客更是佔了整體會員數的60%(約30萬人)。今年6月透過Garage+ Startup Global Program來台拓展更多生意機會。
「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將服務拓展至澳洲、泰國等更多國家。」大內昭典說。WAmazing希望能夠將他們的服務拓展至更多國家,讓更多外國遊客體驗深度旅遊,同時推動日本地方觀光產業的持續發展。

有點矛盾的ISFJ,喜歡用巧克力牛奶開啟新的一天。沒事喜歡聽聽歌,颳風下雨都還是要打排球。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