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快速發展,AI是否會取代人類也時不時會成為輿論焦點。當AI科技成全球企業爭相投入的領域,找到市場趨勢成企業及個人是否能維持競爭力的關鍵,這時看似無用的職務說明書,卻成市場及特定職務分析時可用的第一手消息。
學習創業公司的核心,職務技能分析
在微觀趨勢分析中,最容易入手且最實際的資訊來源,無非就是職務說明書。職務說明書是指記述屢行職務相關的職務概要、工作內容、資格條件等文件。通常可在企業招募公告中找到職務說明書,重點在於透過這份文件掌握特定職務所需的核心技術和必要能力,這些技術和能力將成為企業或個人需要提前準備的未來力量氣壓計。
更重要的是,透過聯合國和世界經濟論壇分析宏觀趨勢,以及完成分析全球創投公司和產業動向的微觀趨勢後,繼續分析職務說明書才有意義。完成新創公司的趨勢分析,表示我們已經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產業,唯有確定想從事的產業群,才能真實掌握該產業的新創公司需要的職位和專業能力。
我們可以利用健康保健領域的新創公司Lunit,和生成式AI公司Anthropic的職務說明書,了解分析職務的方法。
Lunit曾被CB Insight選定為「2017 世界百大AI企業」,並且是2020 年世界經濟論壇選定為「技術革新企業」中唯一一家韓國企業63。開發出醫療用AI軟體的Lunit,利用AI發展出診斷癌症及其他多種疾病的解決方案,在軟銀(Softbank)集團總裁孫正義旗下的軟銀創投等各大創投資金挹注下,Lunit利用以資訊為基礎的影像判讀技術,透過CT或MRI 判讀病患疾病或輔助醫師進行診療。
這類型的企業會招募什麼類型的人才?想在醫療保健相關的AI產業工作,又需要具備什麼技術能力呢?現在,就讓我們具體查看招募公告欄中「核心產品Lunit SCOPE——研究員(research scientist)」的職務說明書內容。
Lunit解決方案中運用的核心技術是,利用AI學習眾多患者的影像數據。學習特定疾病患者影像數據並認識其共同點後,AI會用新進患者的影像照片和學習資料加以比對,藉此確認新進患者是否患有相同的疾病。
因此,從他們的職務說明書中可以得知,為了執行該工作內容,即使是同樣的AI領域,仍特別指出需要有相關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和機器學習經驗的人才。
2021年以後,曾經獲得超過一兆韓元投資的公司共有16家,其中AI新創企業Anthropic曾從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企業Google獲得高達5,000億韓元的投資,一度引發話題。
現在,讓我們觀察這家公司的職務說明書。Anthropic成立於2021年,創辦人達里奧(DarioAmodei)和丹尼耶菈(Daniela Amodei)兄妹, 皆為OpenAI的創始成員。2023年3月,Anthropic公開了與ChatGPT 平起平坐的生成式AI產品「Claude」服務。由於OpenAI 先與微軟建立合作關係,Google為了與之抗衡,遂選擇與Anthropic展開戰略合作。
至於Anthropic在招募什麼樣的人才?在Anthropic的招募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研究經理」(researchmanager)的職缺介紹。
基本上需要機器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的知識,但從該職務的需求條件來看,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團隊合作的能力以及對社會影響力的思維。除此之外,為了大規模的資訊學習需要,該職務說明書上明確指出求職者需要熟悉資訊傳送和儲存的相關技術。如果是應徵「提示工程師」職務,除了編寫AI提示語外,還需要有為使用者撰寫說明文件的能力,以便幫助使用者輕易了解內容。
Anthropic的職務說明書中,明示的職務要求條件相當於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工作2023》——提升未來競爭力所需的十大技能中「技術素養」和「領導力與社會影響力」。而這份職務說明書提及大部分的核心能力,恰好與世界經濟論壇分享的十大能力高度一致,其實並不意外。
簡單來說,過去企業往往透過可量化的成績或資格證明,評價和掌握個人能力,但如今會將無法用實際數值評估的團隊溝通,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納入人才檢視範疇。為此,許多跨國企業已經具備驗證這類能力的系統和程序。
本文摘自:《AI生成時代的工作革命》
作者:尹惠植
出版日期:2024/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