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群募總額下滑、但千萬等級集資數增加了!2023年霸榜產品有誰?透露什麼趨勢?

群募總額下滑、但千萬等級集資數增加了!2023年霸榜產品有誰?透露什麼趨勢?
貝殼放大提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群眾集資顧問貝殼放大發表「2023年台灣群眾集資年度報告」,集結WaBay、嘖嘖zeczec、flyingV等平台的公開數據,得出總體集資金額約新台幣35.6億元、贊助人次約有92萬人,表現略低於2022年的37.7億元、103萬人。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觀察集資金額與贊助人次下滑的2大原因:

  1. 與群募管道越來越多元有關,包含設計購物網站Pinkoi、線上課程平台hahow、電商龍頭momo購物網都陸續進軍集資產業,而上述的數據資訊都沒有對外公開,無法一併計算;

  2. 經驗豐富的提案者獲得足夠的資源後,大多會選擇返回到自己的平台上繼續發展業務。

人物 - 貝殼放大執行長 林大涵
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 貝殼放大提供

「所以,並不是指群募這件事情降溫,而是提案募資的途徑變多了,以及許多提案者順利畢業,國外的Kickstarter、Indiegogo早就出現類似趨勢。」林大涵強調。

好消息是2023年有超過2,100件集資計畫成功達標,破千萬的集資計畫達81件,創下市場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林大涵認為:「千萬等級的案件數量增加,主要還是跟產品品項有很大的關係,科技產品(尤其是大型清潔用品)的代理業者,只要他們願意撥出更多的行銷預算在群募平台上,那麼千萬級案件量變多是很正常的現象。」

2023不分類集資金額Top20.jpg
2023不分類集資金額Top20。 貝殼放大提供
2023不分類贊助人次Top20.jpg
2023不分類贊助人次Top20。 貝殼放大提供

回顧2023年,分眾領域的指標性案例有哪些?2024又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2023年群募案件排行榜

今年的「群眾集資年度報告」首次列出子分類Top 10排行榜。

科技產品類:清潔家電、生成式AI相關產品霸榜

以科技產品來說,由於平均單價高,本年度進榜Top 10專案集資金額門檻為新台幣2,000萬元以上。除了清潔家電類,「生成式AI」技術應用的相關產品也出現榜內,包含「PLAUD NOTE AI智慧錄音卡」與「Pubook Pro 10.3 吋彩色閱讀器」都是標榜連動ChatGPT功能的科技產品。

科技產品集資金額Top10.jpg
科技產品集資金額Top10。 貝殼放大提供

設計產品類:重視旅遊、紓壓

設計產品部分,除了環保杯風潮,可以看見「旅行」與「按摩」成為其中關鍵商機。因應新冠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旅遊潮,行李箱產品成為首次在群眾集資榜上有名的品類,比如「AZPAC Trucker 2.0旅行箱」獲得超過新台幣2,600萬元的成績;而具有實用機能的身體舒緩按摩用品,則在現代人壓抑的日常生活中帶來療癒小確幸,透過群眾集資突破競品紅海獲得消費者支持。

設計產品集資金額Top10.jpg
設計產品集資金額Top10。 貝殼放大提供

動漫遊戲娛樂類:桌遊正夯

「動漫遊戲娛樂」類專案藉由知名IP的跨領域延伸,獲得粉絲的死忠支持,其中前10名排行榜當中就有4件是桌遊。

另外也包含有多次集資提案經驗的「海裡魚」團隊以「迪士尼百年慶典木質拼圖」獲得分類榜第一名,以及第二名「浠Mizuki 3D化募資計劃」成為台灣虛擬實況主(Vtuber)的代表性專案,帶動同領域創作者參與集資。

動漫遊戲娛樂募資金額Top10.jpg
動漫遊戲娛樂募資金額Top10。 貝殼放大提供

影視音樂劇場類:《赤心巔峰》奪榜首

今年的「影視音樂劇場」類進榜專案同樣精彩,主題涵蓋體育運動、移工、宗教等。

其中《赤心巔峰》紀錄片拿下本次分類榜榜首,這部以「中央山脈大縱走」為主題的紀錄片,創下2023年台灣紀錄片開片最佳成績,整體獲得突破千萬的票房。而《撼山河 撼向世界》則紀錄台灣音樂大師陳明章的創作歷程,並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影視娛樂集資金額Top10.jpg
影視娛樂集資金額Top10。 貝殼放大提供

實體出版品類:「日曆」旋風不減

以「實體出版品」來看,延續前幾年「日曆」在群眾集資掀起的旋風,本次前10名榜單當中就有8個是日曆專案,並由 YouTuber「HOOK」的《2024每天都想史》以強大的個人魅力成為榜首。

實體出版品集資金額Top10.jpg
實體出版品集資金額Top10。 貝殼放大提供

社會議題類:急難救助、動保、空間保存專案都有

社會議題在今年進榜專案包含急難救助、動保、身障等常見類型,同步也出現路權、空間保存等主題專案。其中「暖廚家味」由資深媒體人蔣雅淇發起,邀集江振誠、陳耀訓等名廚發起線上課程,捐助「1919食物銀行計畫」,串聯線上線下力量達成驚人議題宣傳效益與集資成績。

「中華鯨豚協會」專案則成功讓原本偏向小眾的海洋動保議題拓展關注度,達到3,600人次參與的成績。

社會議題集資金額Top10.jpg
社會議題集資金額Top10。 貝殼放大提供

2024群募產業趨勢

展望2024年的市場趨勢,貝殼放大執行長林大涵認為:「這是老品牌創新,新領域扎根的一年。」

「老品牌創新」的現象在出版領域尤其明顯,歷經數位浪潮衝擊,實體刊物經營困難的案例層出不窮,各大出版社紛紛拓展多元商機,「群眾集資」便成為一種新型態的行銷管道。舉例來說,一度面臨永久停刊的《科學人》在挖貝推出訂閱集資,《遠流》則結合閱讀器產品為新上線的電子書庫App聚集首批使用者。

貝殼放大團隊表示,面對數位轉型的市場挑戰,預期未來將有更多出版團隊,藉由群眾集資募集會員、推行品牌全新服務。

「舊有空間活化」也值得關注。比如齊柏林空間、湯德章故居、猴硐礦工文史館等專案,都是以群眾集資方式活化空間場域,由民間單位力量募集實體空間的建造或整修經費,以延續歷史記憶與藝術文化願景。

至於「新領域札根」,像是生成式AI產品與服務、虛擬網紅VTuber等領域,預估在今年都有機會透過群眾集資成為焦點。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林芷圓,原文標題:2023群眾集資排行榜大公開:AI錄音卡、日曆為何霸榜?最夯產品一次看!,責任編輯:林美欣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