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流傳著一句話:「沒有一個保險適合所有人,只有最適合自己的保險。」
理想情況是:把需求告訴保險業務員,讓保險業務員整理出最適合的保險。但是保險業務員面對壓力、競爭等外部因素時,未必能推薦出最合適的保單。要民眾自己研究,各家的保單卻又差距甚大,研究起來勞心勞力。
曾在保險業就職超過10年的康沛科技創辦人張家瑋認為,現有的投保通路的說明都不夠完整,決定結合自身專業推出InsKeeper保險管家服務。InsKeeper保險管家結合線上及線下的混合式服務,打造出列有各大保險公司保單內容的網站,讓民眾透過篩選條件的設定,以更直觀的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單。
InsKeeper結合AI條件篩選及服務員一對一解說,推出線上x線下混合式服務
雖然從事保險業務,但在一場大病後,才真正讓張家瑋開始正視醫療險的重要性,他一筆一筆列出所有能投保的醫療保單,並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篩選。當他看向自己列出的比較圖時,意識到這樣的呈現方式能快速簡化保險挑選的過程,讓民眾拾回保單選擇的自主權,而決心將此過程電子化。
首次使用InsKeeper網站的使用者先輸入如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再進一步點選希望查詢的醫療險類型。因不同類型的醫療險對應到不同的篩選條件,以重大疾病傷病險為例,InsKeeper系統便會根據使用者設定的保險保障範圍、期限及其餘條件進行推薦。
當系統整理出最適合的前三名保險保單後,InsKeeper網站會接續提供使用者相關案例模擬及保單細節的比較,針對未有保險知識的客戶,InsKeeper網站除了提供資訊框解釋外,也有提供線上解說的服務。
一旦客戶在官網下單並決定要簽約時,InsKeeper團隊會透過旗下的服務員與使用者聯繫,簽約前服務員會以一對一的形式解說客戶所選的保單。InsKeeper團隊結合線上線下的混合服務,一方面希望能親自解答客戶的各項問題,另一方面也能與客戶建立連結。
「人味的培養」是InsKeeper團隊與其他保險通路較為不同的地方,感慨保險孤兒成了現代人進行保險簽約時另一個需要擔心的一環,張家瑋從過去業務經驗分享,保險產業的藝術在人與人間的關係培養,他希望透過服務員角色的注入,扭轉現有保險業務員的工作本質,為業務員售後服務品質設下一個新標準。
篩選器發明專利及保經許可申請,成InsKeeper保險管家團隊重要護城河
在業界,透過條件篩選找到適合保單的方式其實並不少見,但張家瑋表示,現有的篩選網站後最終仍會將民眾的資料導回業務員,也就是說民眾透過網站留下個人資料等待業務員進行線下聯繫。
張家瑋表示現行保險產業仍是以業務服務作為依歸,大多人皆未想過保險業沒有業務員的未來會是如何,因此團隊希望能跳脫現有的保險簽訂流程,並減少因人情壓力讓民眾簽下不適合自己保單的情況,進而推出InsKeeper保險管家的服務。
但服務的推出卻未如想像中順利,2018年公司成立後,團隊利用四年的時間不斷針對網站中的理賠模擬、條件篩選頁面進行修正,只為了找到最方便民眾使用的網站設計。
除了順利申請到保險篩選器的發明專利外,為了能提供民眾一站式的保單服務,團隊也盡力申請保經許可,在2019年順利得到主管機關的核准,才著手準備日後保單簽訂的服務流程。自InsKeeper保險管家網站在2022年推出以來,至今已有超過17,000人使用InsKeeper網站,成交累積超過1,000張保單。
能夠申請到保經許可無疑是團隊的極大優勢,而團隊在服務員訓練上付出的高成本,是另一個團隊有信心能成為全新保險買賣新通路的原因。張家瑋分享,服務員的工作內容雖然與業務員相似,但他強調,團隊的服務員因本身沒有業績壓力,在進行保單介紹時業務員常見的推銷流程也會消失。
InsKeeper團隊未來預計要將服務員線下諮詢的工作轉給AI聊天機器人,在新科技的導入,讓服務員能將心力放在售後服務及用戶體驗上。
成為業務員的北極星,InsKeeper團隊將目標放在亞洲市場的技術授權
要顛覆根深在產業許久的習慣十分困難,問起張家瑋過去是否曾有想放棄的念頭,他卻直言自己從未出現想放棄的想法,「我總覺得自己快要摸到問題核心,從未想過要放棄。」
他期許InsKeeper保險管家未來能提供民眾更加完善的一站式服務,藉由服務員概念的導入,成為保險產業中的業務員的北極星,標準化產業中相對漂浮不定的服務品質,進而提升整個產業的服務標準。
當InsKeeper保險管家服務在台灣市場站穩腳步後,張家瑋表示考量到保險產業會因各國法律不同而有些微變化,再加上實際地理位置的限制,目前僅考慮針對同在亞洲的保險市場,提供相關技術授權。
創業快問快答
Q: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A: 投資人最常問我們的服務跟其他保險服務有什麼不同?服務體驗上截然不同,我們幫助想做功課的消費者大幅節省蒐集、分析資料的時間,並且提供穩定的保險售後服務,不用承受推銷的壓力,目前我們的客戶中70%都是專業人士,因為能夠同時滿足決策效率與決策精準這兩個服務需求。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A:服務曝光與推廣,我們這樣OMO的保險服務,還沒有出現在消費者的腦海裡;從客戶訪談中發現,很高比例的客戶完全沒想過可以在網路上這樣規劃自己的保險,不需要經過漫長的資料蒐集,或者充滿壓力的推銷過程。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A:
1. 確立北極星:從第一天就確立要以解決消費者保險體驗困擾為北極星,商業模式、產品設計、服務體驗都以這個目標來建立,所以從共同創辦人、天使投資人,到員工都能夠一起在創業的泥濘中持續前行,沒有迷失方向。
2. 專注使用者體驗:不斷跌代與調整服務,讓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幫助我們在許多競品中脫穎而出,取得自己的利基市場。
3. 給新人機會:因為從商業模式到服務產品都是創新的,所以我們大膽的使用相當多的「行業新手」來做員工,在鼓勵大膽嘗試與學習後,新手沒有框限的優勢顯現,工作能力都有指數型的成長,掌握很多跨領域的專業,相較直接從人力市場中尋找這樣創新領域的跨域人才,除了更低的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有更高的相互信任。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康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8年12月
產品名稱:InsKeeper 保險管家
產品名稱:官方網站

手搖飲重度患者,喜歡天空喜歡月亮,處在想被看見卻又害怕被看見的矛盾狀態。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