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電路板(PCB)承載各種電子零組件的基座,被稱為「電子工業之母」,無論是崛起中的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發展人工智慧所需的晶片,都要靠PCB撐起科技發展。
然而,PCB的生產過程需大量用水,且會產生污泥、剝錫液等有害事業廢棄物,還會浪費掉許多銅箔,如何做好污染防治甚至走向永續生產,是PCB產業的當務之急——更是身為PCB大國的台灣的當務之急。
擁有解決方案的日本新創Elephantech為此來到台灣,獨家的Pure Additive解決方案減少了70%的銅浪費、75%的碳排,以及95%的水資源浪費,更在11月與光寶科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他們的Pure Additive妙方到底是什麼?
加法勝於減法!Elephantech用最直觀的方式印刷出PCB
先試想一個情境:今天要重新粉刷家裡的牆壁,而且要在上面塗一朵花的圖案。
可以先在牆上塗一層白色底漆,接著在牆上黏貼膠布,只留下花狀的洞孔後開始噴漆,最後再將膠布撕下,大功告成。
是不是覺得多此一舉?何不直接用塗漆的方式畫上花朵就好?這就是Elephantech試圖改變的狀況——簡單來說,傳統製程是減法,而Elephantech則是加法。
「PCB的製程100年來都沒有改變。」Elephantech共同創辦人杉本雅明(首圖左)說,PCB的傳統減法製程需要依序鋪滿軟型膜、銅和抗蝕劑後,再根據PCB板的設計模型刨除多餘的材料,不僅多達6道手續,後續的刨除作業也會產生大量的錫箔與水資源浪費。Elephantech的Pure Additive解決方法,就像是「直接用塗漆的方式畫上花朵」。
Pure Additive將金屬圖案線路與抗蝕劑以噴墨印刷的方式,只在想要形成的地方將各種材料積層,進而減少原材料、製程工序,不僅將手續減少到只剩下2道,同時降低了成本與環境污染。
苦蹲6年研究創新技術,「外行人思維」竟成創新突破關鍵
儘管概念上容易理解,甚至十分直覺,但是要實際做到並不容易。
「晶片製程大小是奈米等級的,這增加了印刷的難度,如何穩定射出材料也是考驗。」杉本雅明表示,這也是為什麼PCB產業百年來製成都選擇較複雜的方式製作的原因。
Elephantech的先進技術,來自另一位共同創辦人清水伸也的理工背景。清水伸也從小就是理工迷,一路到東京大學都在研究CPU、AI等領域,後來跟著教授研究關於PCB清潔與製程相關的研究,才發現這個問題。
「不過我們一開始只做到穩定地噴出銅,但僅鍍上一層銅的導電效果不夠好,如果多鍍幾層,又不符合成本考量。」杉本雅明用3D列印比喻,儘管3D印表機擁有列印萬物的技術,卻難以量產,這也是Elephantech遇到的難關。「不過,幸好我們是外行人。」杉本雅明笑著說,專業人士根本不會在PCB製程上導入液態的化學藥劑,但是Elephantech卻設計出一種可以優化鍍銅效率的化學藥劑,大大提升量產的效率。
從2014年開始創業,Elephantech足足花了6年才達到量產的里程碑,也終於開啟與企業客戶的合作。
與光寶科技合作打入筆電生產線,期待與更多台灣企業合作
今年9月,Elephantech獲得三菱電機創新基金領投的39億日圓(約新台幣8.5億元)投資,將繼續用於產品開發與量產的投入,而Elephantech的客戶並不只有日本的廠商。
例如今年11月,Elephantech透過LITEON+新創平台計畫,成功與光寶科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導入創新的低碳PCB生產;也透過Garage+來台與多家企業聯繫,拓展更多商機與可能性。
「台灣的電子代工與生產製造市場很大,台北也有許多企業的總部與中心,而且距離生產基地也都很近,這裡可以驗證、找到市場,真的是我們的天堂。」杉本雅明笑著說,光寶科技的合作對Elephantech非常重要,既然現在市場的大門已經打開,Elephantech的下一個挑戰就是維持穩定的產能與品質。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