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業家、業務員或是企業主,該如何成為「決策催化劑」,並且引導顧客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答案?本文分享兩種好用的句型以及技巧,助你悄悄設下選擇陷阱。
就我來看,你有3種選擇
任何人都討厭被擺布,總是希望最後能由自己下決策。當某人希望有人幫忙做決定時,你可以用這個小節的標題當開頭,凝聚他的目光、精簡他手上的選項,讓他容易選擇。
「就我看來,你有3種選擇」這句話,能幫助對方早點下決定,也讓他眼中的你顯得公正客觀。
雖然你只是把選項展示在他的眼前,但現在你有機會,讓你偏好的選項更占優勢。通常,提供3個選項比較容易讓人聽進去,而且你可以把你偏好的選項放在最後,如此一來,你就能輕易建立起這個選項的價值;再加上另外兩個湊數的選項,就能襯托出你偏好的選項好處多。
透過這個字眼,我們能想出好多和生活有關的例子,但其中有一個例子能促進你的思考。
想像一下,你正在招募某個人加入你的事業或組織,而他還在猶豫。你可以一開始就替這個真實情境設定背景。這種陳述可能會是:
「看起來你很討厭現在的工作,沒有樂在其中、工時又長,接手這項工作以後你與家人疏遠,不僅如此,薪水也離你的期望有一大段差距。而現在我已經秀出一個事業機會給你看,你也很喜歡,但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我看來,你有三種選擇:一是,你可以準備另謀高就,準備好履歷表、寄出應徵信、通過面試,結果發現新雇主給你的待遇也沒比現在這一份好,而且工作內容和目標也變化不大;二來,你可以什麼都不做、待在原點,默認現況已經算是最好的了,硬是說服自己;三是,你可以試試這次機會,同時先不要辭掉你現在的工作,試試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這3個選擇當中,哪一種讓你比較輕鬆?」最後用這個問句作結尾,對方會想,一定要選一個。
「哪一種對你比較輕鬆?」等於消去了「費力另謀新工作」的選項1;而維持現狀的選項,對方本來就不予考慮。所以剩下來的選項是最輕鬆的,也是你希望他選的那個;你將這個選項在最後提起,它變得最有利,因為它遭遇的抵抗心態會是最小的。所以你要以「你有3種選擇」開頭,再用「哪一種對你來說,比較輕鬆?」收尾,這樣一來,本來遲遲下不了決定的對方將會輕易給出選擇。
世上有兩種人
身為創業家、業務員與企業主,我們經常得幫人下決定。
對我來說,不管是哪一種業務員,首要工作就是成為顧客與潛在顧客的「決策催化劑」。不過,這項工作講得白話些,就是:「專門逼人做決定」(professional mind-maker-upper)。
許多人善於挑起對方對某一件事物的興趣,但唯有在最後一刻協助對方做決定,才能驅使他行動、達成你要的成果。偏偏這個環節最為困難。
如果你要幫對方做選擇,就得消除選項,讓他好抉擇。選項越是極端,決策就越容易完成。紅酒還是白酒?去海灘還是去滑雪?看浪漫喜劇還是動作片?這樣問,就會比選項太多時更好下決定。你的目標,是要建構一種陳述形式,提供對方選項讓人自己選。
如果你用「世上有兩種人」這種神奇字眼請對方選擇,那對方通常當下會有個決定。當對方聽到「世上有兩種人」,腦中就出現小聲音「我會是哪一種?」接著他會等著聽你揭示有哪些選項。
而現在,你必須給予他們兩種選擇,請記得,要讓其中一個選項顯得比較討喜。例句如下:
- 世上有兩種人:有人將個人的財富管理交由雇主定奪;也有人負起完全責任,打造自己的未來。
- 世上有兩種人:有人試都沒試就下評斷;也有人隨時準備好嘗試,體驗後再找其他人分享看法。
- 世上有兩種人:有人沉溺於往日情懷,拒絕改變;也有人與時俱進,開展未來。
我想你應該看得出套路,你心目中理想的選項,一定要放在後頭才說出來。
現在身為讀者的你可以思考一下,世上有兩種人:有人讀過這本書卻完全不以行動驗證;也有人實踐自己從書中吸收的要訣,立即回收成果。
本文摘自:《讓人無法拒絕的神奇字眼》
作者:菲爾‧瓊斯
出版日期:2023/06/28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