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OpenAI創辦人投資超過100億!美國新創將「核融合」商業化,讓電力便宜又安全

OpenAI創辦人投資超過100億!美國新創將「核融合」商業化,讓電力便宜又安全
Contrary Researc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作者:戴羽,原文標題:你知道什麼是「小型核電廠」嗎?這家美國新創要仿效太陽,開發出便宜又安全的核能!

創新點:使用「核融合」,我們可以像太陽一樣產生用不完的能量

本文3大重點:
1. 創辦一年就獲獎,更成功加入矽谷最著名的創業加速器。
2. 核融合能夠產生安全又乾淨的能源。
3. 幾乎每年推出新原型,生產出最便宜的能源。

最近因為有政治人物提議「每縣市設小型核電廠」,很多人又開始了「核能」的討論。什麼是「小型核電廠」?它安全嗎?美國的新創公司Helion Energy就是專注在這方面的新創公司,它們認為「核融合」將成為未來能源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創辦一年就獲獎,更成功加入矽谷最著名的創業加速器

Helion Energy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新創公司。它的聯合創辦人David Kirtley、Chris Pihl、George Votroubek和John Slough在創辦Helion Energy前都在MSNW上班。MSNW也位於華盛頓州,成立於2004年,專注於開發和研究「磁局限融合」(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和高能量物理(High-Energy Physics)領域的相關技術。

Chris-Pihl-CTO-left-and-Dr.-David-Kirtley-CEO-righ
Helion Energy聯合創辦人與技術長 Chris Pihl(左)和聯合創辦人與執行長 David Kirtley(右) Contrary Research

在創辦Helion Energy之前,四位聯合創始人彼此積累了30年的核能經驗,以及航空、航天工程和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各種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2010年左右,他們四位就注意到用核融合將能提供人類更為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於是就決定要專注於它的研究。一直到了2013年,他們覺得時機成熟了,就正式成立了Helion Energy。

公司成立後,馬上得到了科學界的關注,讓它們在成立當年就能入圍2013年美國清潔能源發電 (National CleanTech Open Energy Generation)競賽。在2014年,Helion Energy更成功加入矽谷知名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而當時執行長Sam Altman正開始專注「硬科技」(Hard Tech),特別是核能發電的新創。

補充:Sam Altman也是ChatGPT母公司OpenAI的創辦人。

從Y Combinator「畢業」後,Helion Energy獲得了15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它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在三年內用核融合中產生「能量」,而當時一般科學家都認為這需要數十年才能達成的目標。

Helion Energy和其他研究核融合的研究室最大的分別是,它們使用的「反應堆」(Nuclear Reactor)要小得多(所以是「小型核電廠」)。因此成本相比動輒超過500億美元的發電站,Helion Energy希望只花幾千萬美元,就能產生50兆瓦的電力,足以為約40,000個美國家庭供電。

核融合能夠產生安全又乾淨的能源

但是,核融合是什麼?它和一般我們認知的核電廠有什麼分別?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電影《鋼鐵人》,在鋼鐵人盔甲中那顆圓形的「發電裝置」就是設定採用核融合技術在運行的。它小小的一顆,卻能夠產生足夠的電力來維持鋼鐵人盔甲的運作,可以說是最理想的「小型核電廠」。

現實中,太陽就是最大的核融合發電廠。它源源不絕的為我們提供了光和熱,而看來又沒有一直需要新的「燃料」正是啟發了科學家們研究核融合最大的動力。

Helion-sun
太陽啟發了核融合研究。 flickr

而且,核融合和目前的核電廠相比有很多的優勢。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由於核融合的產物主要是氦,不會產生放射性核廢料,所以比起核分裂對環境更好。另外,在核融合過程中,反應堆不會因失控而導致爆炸,所以它更加安全。

另外,最吸引投資人的是核融合所需要的燃料都非常豐富,不易耗盡。例如,Helion Energy 使用的原料為「重水」(Heavy Water:水分子中氫原子的同位元素被氘所取代)可以輕易的從海水中提煉。透過核融合,一加侖的海水就能產生出300加侖汽油所提供的能量。

Helion Energy用來發電的另一種原料為Helion(所以才叫Helion Energy)雖然在地球上不常見,但是在月球表面上有110萬公噸的Helion。而只要25公噸的Helion在核融合後就能產生出足夠美國用一整年的電力。因此,在地球的資源用盡後,還有到月球去開採這個選項。

當然,核融合是一個很好的發電選項,最重要的是因為它比化石能源能產生更多的能量,所以能提供更多的電力。

幾乎每年推出新原型,生產出最便宜的能源

因為Helion Energy非常清楚核融合的可能性,所以它們一開始就卯足全力進行研發。從2014年開始,它們幾乎每年都會發佈一個改良的原型反應堆。在2022年,代號Trenta的第6代原型總算能被加熱到華氏1億度這個在地球上產生核融合的要求溫度,是第一個達到此目標的私人反應堆。

Helion-reactor
Helion Energy的反應堆 Contrary Research

太陽中心的溫度為攝氏1500萬度(約華氏2732萬度),引力則是地球表面的28倍。強大的引力加上高溫,才能導致原子加速碰撞,造成核融合。由於在地球上無法複製太陽中心的引力,因此需要更高的溫度(華氏1億度)才能引發核融合。

為了要持續這樣的研究,Helion Energy需要非常多的資金。因此,除了2014年獲得的150萬美元,它們又分別進行了5輪募資。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它們在2021年進行的E輪募資,因為這次的主要投資者是OpenAI的創辦人,也是在2014年提供種子資金的Y Combinator當時的執行長Sam Altman。

Sam這次投資了3.75億美元在Helion Energy,而整個E輪總共募得的資金是5億美元。在完成E輪募資前,Helion Energy的估值為25億美元,E輪獲得的資金將用來建造第8代原型反應堆。

當Helion Energy正式開始生產電能時,它們首要的客戶將是大量用電的數據中心或工廠。Helion Energy覺得在這些場所附近建立小型核電廠將讓客戶們獲得穩定的供電,這會是極大的誘因。

另外,Helion Energy也打算和目前的電力供應商合作,直接為大眾電網提供電力。因為Helion Energy相信它能夠以每兆瓦時(mWh)10美元的價格供電,比現今最便宜的再生能源再便宜50%。所以,對電力供應商來說是最好的選項。

Helion-Team
Helion Energy的團隊 Contrary Research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如果Helion Energy真的能夠將「核融合」商業化,那我們就可以使用便宜、乾淨、安全又源源不絕的能源。難怪創投家們都願意在這個行業投入巨大的賭注!

提供您第一手最豐富的創業資訊!
邀請您加入「《創業小聚》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創新拿鐵》戴羽 《創新拿鐵》戴羽

《創新拿鐵》 (Start Up Latte) 由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發起。分析全球的企業創新和新創公司,把他們的做法歸納成個人可應用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職場能力」、「人生能力」。啟發讀者「四」項全能,打造拿鐵般濃郁、香醇的人生。
更多創新案例:https://startuplatte.com/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