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注新創產業或新興技術,調研機構CB Insights發表的各種報告與數據是重要的參考資料。但CB Insights累積的客戶也不僅是新創或創投,還包含《財富》世界500強多家企業,微軟策略創新長Moran Haviv更表示:「CB Insights可以即時了解每個新興技術市場,已經成為我每個項目的起點。」
在創辦CB Insights之前,創辦人Anand Sanwal曾任職美國運通副總,位居高職的他,心裡一直有創業夢,決定於2008年1月1日離職,起身追夢。
「回想起來,那是一個再糟糕不過的時機,金融海嘯一觸即發——但那時的我卻不知道。」Anand Sanwal說。就在金融海嘯即將到來的時刻,他成立了CB Insights,或許就連他自己也沒想過CB Insights會有今天的成就。
放棄美國運通副總創業,未料開局遇金融海嘯
當時Anand Sanwal的創業草圖,是運用他的經驗,包含一本給企業投資建議的著述,提供投資組合的諮詢服務。「我們那時接洽到許多有興趣的客戶,甚至已經進行到簽訂合約的環節。」無奈的是金融海嘯撲面而來,讓Anand Sanwal投入的100萬美元,轉瞬成空,「那時完全沒有收入,甚至必須用我的積蓄支付團隊早期的費用。」
眼看市場暴跌、景氣蕭條,Anand Sanwal決定和團隊成員,一起做一些「不用錢」的事。
「我們3個團隊成員,都是前美國運通的員工,加起來也認識了絕大部分的信用卡公司,不如來問看看這些業者當時對於信用卡領域一些關鍵指標的看法。」Anand Sanwal表示,當時他們每月打電話給信用卡業者,主要詢問他們關於刷卡額、損失率、欠款、ETC(Exchange Traded Commodities,交易所交易商品)的看法。
慢慢地,Anand Sanwal將這些業者看法,整理成一份報告,並免費分享給其他信用卡公司業者,「大家都很喜歡這份報告,因為這份報告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市場。」
CB Insights是怎麼在風暴中活下來的?
時代背景所趨,當時人人都對抵押貸款和信用風險感到恐懼。Anand Sanwal開始和金融資訊服務公司GLG、Coleman等進行諮詢電話,並提供他們的調查結果,和這些避險基金相關人士,討論金融業正在發生的事情,從而收取一些費用。
從諮詢電話開始小試水溫,Anand Sanwal發現這些調查數據極具市場潛力,因此進一步和相關專家討論該如何銷售這些數據,「我本來覺得賣個2,500美元就已經很好了,沒想到和專家聊過之後,他竟然告訴我們要把服務做得更獨特,甚至收取更高的費用。」Anand Sanwal表示,專家建議他們將服務分為3個等級,並分別收取1.2萬、5萬、10萬美元不等的費用。
最後在這次嘗試中,Anand Sanwal並未達成10萬美元的交易,「我知道這項產品的保質期很短,因為它的需求只在市場混亂時才會高漲,一旦事情穩定下來,市場信心波動較小,這項調查就失去了資訊優勢。」Anand Sanwal仍樂觀看待這次金融海嘯中的新嘗試,認為光是能成交1.2萬美元的報告,就能應證市場數據的潛力和價值,後來也以此做為CB Insights產品的起點。
「我們第一個產品的構思是打造新創屆的Yelp(一個針對餐館、商家等場所進行評價的網站)。」Anand Sanwal分享,起初他們甚至將公司命名為ChubbyBrain,但這個略顯搞笑的名字,讓他們沒辦法正經地拉攏投資人,所以後來保留了其中的大寫字母CB並改名為CB Insights,致敬當初年輕、荒唐的時光。
金融危機倖存者,CB Insight穩定成長4大核心
除了2008年特殊創業經驗帶來的啟發,Anand Sanwal還認為CB Insight的成功,是因為具備了4項市場價值:
資料導向
讀者更容易相信有實證數據支持的內容。Anand Sanwal表示,過去他所在行業製作的內容來源大多是專家的觀點文章,消息根據是專家的聲譽而不是任何真實數據,具備量化分析和有實證佐證的內容,更有公信力。趨勢判斷
判斷行業的潛在趨勢應該是所有內容行銷策略的起點。「無論發布什麼類型的內容,都需要搞清楚什麼是市場趨勢,並應用相關數據來創造一些有趣的內容。」Anand Sanwal表示,好的趨勢判斷,可以讓創業家們創造出在VC世界中脫穎而出的好內容。與其他行業領袖合作
最好的內容往往吸收了不同專家的觀點和專業知識。CB Insights非常重視與各行業領導者的接觸,這讓CB Insights可以不斷獲得新的觀點。另外,Anand Sanwal分享,和大家所想像的相反,其實許多行業領導者很喜歡分享觀點,並樂於被CB Insights引用。關注轉化率而不是社群指標
內容行銷為CB Insights在社交媒體上創造了大量曝光率,但提高社交媒體指標並不是CB Insights的首要任務。相反地,CB Insights更注重如何將的訪問者轉化為訂閱者,新訂戶的數量才是CB Insights衡量內容的價值的方法。截至目前為止,CB Insights共累積84萬名訂閱戶。
關注數據和趨勢的CB Insights,Anand Sanwal也針對近期AI新浪潮做出回應,表示非常看好生成式AI未來發展,並認為生成式AI未來有可能超越網路與iPhone截至目前為止的成就。

摩羯座,喜歡看海、喜歡沒有雲的天空,偶爾烘焙、偶爾寫字。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