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2022全球投資4大趨勢:金融科技金額砍半,能源領域逆勢成長破400億美元

2022全球投資4大趨勢:金融科技金額砍半,能源領域逆勢成長破400億美元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按:歷經2021年的資金派對後,2022年的資本市場卻風雲變色,不僅投資金額與案件數下滑,許多原本火熱的領域也跌落神壇,不過這不代表沒有表現亮眼的領域,例如能源領域的投資就逆勢成長。

不同於過去幾年,2022年全球鉅額投資的領域分布出現了一些轉變,就件數方面,健康醫療榮獲鉅額交易件數冠軍,亞軍為金融科技,而能源/資源/環境在2022年異軍突起,排名從2021年的第五名揚升至2022年第三名。另外,NFT與Metaverse話題不斷,2022年區塊鏈鉅額投資升溫,投資件數成長6%,排名也由第11名上升至第四名;2021排名第三的電子商務在2022年則因疫情紅利稀釋,落居第五名。若比較2022年鉅額投資件數變化,僅有能源/資源/環境、區塊鏈、其他、硬體、機器人逆勢成長。

在鉅額投資金額方面,2022年整體鉅額投資金衰退44%,但能源/資源/環境、硬體、機器人逆勢成長,尤其是能源/資源/環境成長率高達54%,以402億美元奪冠,排名由2021年第四名躍升至第一,讓2021年冠、亞軍的健康醫療與金融科技各退一名。社交、媒體與娛樂雖鉅額投資件數僅42件,排名件數第九名,卻以155億美元排名投資金額的第4名,主要是拜多筆大型投資案件拉升所賜,包括美國熱門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音樂出版商Primary Wave分別獲得20億美元重金投資,以及美國電影製片公司Legendary Entertainment完成7.6億美元募資。另外,印度廣播娛樂頻道Viacom18 Digital Ventures獲得19.7億美元投資、號稱「印度版今日頭條」的印度本地新聞媒體平臺VerSe Innovation,完成J輪8.05億美元的投資。2022年鉅額投資金額第五名為資本密集的汽車科技,在中國政府全力支持新能源車的政策下,中國起車科技出現多達17筆鉅額交易,領先美國的16筆,最大一筆投資是來自中國廣州汽車集團(GAC)旗下的電動汽車公司廣汽埃安(GAC Aion),獲得高達25億美元的投資,推升汽車科技領域的鉅額投資總金額。

2022 全球鉅額投資交易概況
FINDIT

淨零碳排與ESG議題助陣,能源、資源、環境成為投資新顯學

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130多個國家以及各大企業永續發展目標,以ESG(環境、社會、治理)為發展主軸,不僅各國政府相繼推出ESG發展政策支持發展,各企業、新創也爭相投入因應氣候變遷及減少碳排放的研發,國際投資人亦已揭開投資序幕,來達成其邁向ESG企業所設定的目標。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共識下,未來勢必要減少石化燃料等威脅氣候的能源使用量,進而大幅提升潔淨能源的需求比重,這些需求涵蓋太陽能光電、低風速陸上與離岸風電、氫能、電解槽、長時儲能、智慧電網與電動車充點基礎設,期望透過潔淨能源解決方案來推動整個能源產業價值鏈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因此,ESG相關的能源/資源/環境領域,成為投資顯學。2022年能源/資源/環境領域鉅額投資交易為117件、402億美元,分別較2021年成長54%,即便遭逢資本寒冬,但仍難擋能源/資源/環境領域的吸金魅力。

2022年能源/資源/環境領域的鉅額投資呈現多點開花的格局,值得關注的趨勢與案例如下:

1. 加速能源轉型,資金押注再生能源來擴大供給量:

美國Invenergy是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業者之一,主要提供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儲存、天然氣與淨水解決方案,獲得黑石領投的30億美元。另外,美國太陽能開發商Silicon Ranch與Intersect Power分別獲得7.75億美元、7.5億美元;愛爾蘭風電、太陽能開發商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宣布獲得6.33億美元、美國Longroad Energy專注風力、太陽能及儲能開發、運營、服務,獲投5億美元。

Invenergy
美國再生能源公司Invenergy。 Invenergy

2. 全球儲能市場飆速,電池與儲能喚起熱錢湧入:

鋰電池矽陽極材料商Sila Nanotechnologies完成F輪5.9億美元募資;前身是中國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的蜂巢能源科技公司(Svolt Energy Technology)獲得15.8億美元投資,押注的產品及技術路線為無鈷正極材料技術,目前已研發出大陸國內首批20Ah級硫系全固態原型電芯,該系列電芯能量密度達350-400Wh/kg,顯著高於市場現有主流電芯產品。另外,新型存能系統-鐵空氣電池研發商Form Energy繼2021年完成D輪2.4億美元募資後,2022年再接再厲又獲得E輪4.5億美元的投資。「鐵空氣電池」係藉由「鐵的可逆氧化」發揮機能性。Form Energy的「鐵空氣電池」最長可供應100小時的電力,而成本不到鋰離子電池的10分之1。Form Energy在2022年12月宣布將在西維吉尼亞州建造其首家鐵空氣電池工廠,有望在2024年規模商業化。

3. 碳捕捉、利用與封存(簡稱CUSS)為當前有效的減碳作法,異軍突起成為投資新寵兒:

CCUS雖很早就開始研發,但過去新創較少涉入該領域,因此,鉅額投資件數相當少。但隨著淨零碳排的目標共識確立後,碳捕捉為當前最直接有效的減碳作法之一,從2021~2022年起鉅額投資件數明顯增加,顯示投資持續加溫。2022年值得關注的鉅額投資,包括瑞士碳捕捉公司Climeworks完成了6.5億美元募資,在冰島經營全球最大碳捕捉工廠;美國Summit Carbon Solutions獲得3億美元PE輪資金、印度Carbon Clean Solutions完成1.49億美元C輪募資。另外,美國合成生物學碳捕捉與轉化公司LanzaTech,利用「氣體發酵技術」實現碳捕捉回收再利用公司,LanzaTech獲得Brookfield Renewable提供的5億美元資金。

4. 綠色氫能在政策支持下,躍上投資舞台:

因應2050全球淨零趨勢,「綠氫」(green hydrogen)以不使用石化燃料能源的生產,被視為邁進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的不可或缺環節,估計2050年對綠色氫能及其衍生物的需求預計將成長十倍,引起政府、企業與投資人爭相投資。其中德國綠色氫能投資平臺Hy2gen專注於電解生産綠色氫及其衍生物,目前規劃建購項目有880MW、開發項目達12GW。2022年2月完成了一輪2億歐元(約合2.27億美元)的投資,此為目前以綠色氫能為重點的私募早期資金中最大的一筆募資。此外,美國Electric Hydrogen獲得1.98億美元投資,則是利用電解槽技術進行大規模電解水製氫。

5. 新一代核能發展出現重大突破,人類朝向零碳排的能源「聖杯」之路又邁進一步:

現階段的太陽能、風能都有「看天吃飯」的侷限性,而勉強被歐盟認列為綠能的核能與天然氣,也都有明顯的缺陷。若核融合技術可以成為再生能源的主力,對於潔淨電力的進展絕對是大大加分。2022年12月13日美國能源部部長宣布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核融合反應實驗首次出現「淨能量增益」重大突破,可望減緩全球暖化危機。雖然距離發電商轉恐要數十年,但也代表人類往零碳排的能源「聖杯」之路又邁進一步。致力於新一代核能的新創中,2022年中最值得關注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創立的第四代的小型模組化核能開發公司泰拉能源(TerraPower),採用一種行波反應爐(TWR)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在2022年8月獲投7.4億美元。另外,英國核能發電技術新創Newcleo,甫成立於2021年,在當年8月底就完成1.18億美元種子輪投資,在2022年6月再獲得2.58億英鎊的A輪投資。

比爾蓋茲_限編輯用_Bill Gates_JStone_Shutterstock.jpg
蓋茲在 2008 年成立泰拉能源(TerraPower )。 shutterstock

疫情紅利稀釋,健康醫療投資跌跌不休,鉅額投資重回疫前水準

受到疫情紅利稀釋的影響,2022年健康醫療鉅額交易從2021年的投資峰頂中下滑,全年健康醫療鉅額投資交易為163件、316億美元,分別較2021年同期減少52%、53%,也低於2020年鉅額投資水準,重回疫情發生前的投資水準。雖然2022年健康醫療所有次領域的鉅額投資交易均呈現大幅萎縮,其中「數位醫療」次領域因疫後生活與就醫習慣逐漸恢復正常,加上新創企業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使得2022年數位醫療鉅額投資熱度明顯大幅降溫,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大減66%與69%。「診斷/工具」次領域鉅額投資件數與金額也縮水57%、50%、「醫療器材」次領域則分別萎縮41%與56%。至於「生物醫藥」次領域仍是2022年健康醫療鉅額投資的主賽道,雖件數與金額也較2021年減少43%、29%,但跌幅優於健康醫療整體平均跌幅(52%、-53%)水準,使得2022年件數與金額占比超過五成以上,且大幅上升。

在2022年健康醫療領域單筆投資金額逾五億美元的七件鉅額投資中,最大的一筆為新銳Altos Labs,在2022年1月宣布獲得由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與ARCH Venture Partners投資的30億美元,其目標是開發誘導多能幹細胞的專用細胞療法,延緩或逆轉人類衰老過程的延壽療法。第二是Alphabet旗下醫療健康子公司Verily於公司輪中獲10億美元新投資,將用於擴展其精準醫療計畫,包括真實世界數據生成及醫療數據平臺、研究和護理及相應的基礎技術等。第三為專注於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最新的CDMO廠Resilience,在2022年6月宣布完成6.25億美元D輪募資,累計自2020年成立以來,Resilience已籌集了超過20億美元的股權投資。

Altos Labs
集結全球頂尖科學家的Altos Labs於去(2022)年獲得貝佐斯與ARCH Venture Partners投資的30億美元,目標開發誘導多能更細胞的專用細胞療法。 Altos Labs

第四大投資案是投向平價基因定序新創Ultima Genomics的6億美元,該公司利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開發能大規模的變種基因體辨識系統,希望能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個人疾病診斷與風險預測。第五大是法國線上醫生預約平臺Doctolib在2022年3月宣布完成5億歐元(約合5.48億美元)F輪募資,投後估值為58億歐元,成為法國最有價值的獨角獸企業。第六大投資案是Eikon Therapeutics,是一間位於加州的藥物研發公司,利用獲得諾貝爾獎的「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結合生物學、化學、工程和自動化領域的最新成果來開發新療法。Eikon追蹤和測量活細胞中單個蛋白質的即時運動,從而增加對疾病生物學的理解,以發現新治療方法。Eikon在2022年1月完成5.178億美元的B輪募資,目前已累計籌集了超過6.68億美元。第七大投資案為Physician Partners,為基層保健醫師團體,在各地區提供基礎醫療保健的服務,2022年2月獲得5億美元的投資。

金融科技鉅額投資乏力,支付與借貸仍為投資熱門次領域

受到諸多不利的外在總體環境因素影響,2022年金融科技(不含區塊鏈)鉅額投資件數(128件)與金額(277億美元)雙雙較去年下滑49%與56%,分居件數第二、金額第三大領域。2022年金融科技鉅額投資降幅超過整體平均值,顯示一向受投資人青睞的金融科技,在缺乏話題性炒作下,也難逃投資景氣下滑的命運。鉅額投資仍以支付與借貸為主流熱門領域,保險與財富管理次之。在新議題方面,雖在年初連續出現先買後付(BNPL)模式的新創頻頻獲得鉅額投資的消息,但在美國監管機關CFPB啟動對Affirm、Klarna、Afterpay、PayPal以及Zip等BNPL業者的調查後,讓剛燃起的話題火苗一下子就熄火了。

延伸閱讀:燒錢擴張、違約率飆升,先買後付始祖Klarna大虧176億!哪些風險導致赤字危機?

在2022年中有九件超過五億美元的鉅額投資,其中最大一筆是全球財富管理平臺FNZ在2月宣布完成14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由Motive Partners和加拿大退休基金計畫投資委員會領投,投後FNZ的估值超過200億美元。第二大筆的投資是投向全球知名做市商(Market Maker)Citadel Securities,在1月宣布完成11.5億美元投資,由紅杉資本和加密貨幣投資公司Paradigm領投。Citadel Securities成立於2001年,是美國最大的做市商之一,為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提供股票、固定收益產品交易的做市服務。第三大為英國倫敦線上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Checkout.com在1月完成10億美元D輪募資,該公司表示,新資金將用於三個關鍵領域:在美國市場擴大成長、推出新的市場解決方案以及加強Web3領域的領導地位。

第四大為瑞典先買後付巨頭Klarna,獲投8億美元。第五大為智能驅動的保險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Acrisure,完成7.25億美元B輪投資。第六大為總部位於倫敦的支付公司SumUp宣布以85億美元估值完成6.24億美元募資;第七大為美國橫跨支付、借貸和加密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公司Cross River Bank,完成6.2億美元募資,估值突破30億美元。第八大為法國巴黎數位行動銀行,為中小企業和自由業者提供商務帳戶、帳戶開銷管理等服務的新型數位銀行服務,獲得5.52億美元的D輪投資。第九大是英國人壽保險公司Resolution Life獲得黑石集團5億美元,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將在全球壽險和年金領域開展新的封閉式業務交易(closed book transactions),包括再保險。

金融科技之鉅額投資已進入成熟的後期階段,在2022年僅有三筆鉅額投資為A輪的早期投資,分別英國基於收入的企業貸款業務Bloom Group SA,在5月獲得了3億英鎊(約合3.77億美元)的A輪資金;另一家為印度金融借貸平臺Oxyzo,為中小企業提供客製化的信貸解決方案,以幫助其擴大運營、收入和利潤率,其在3月完成2億美元A輪募資。第三家是美國財富管理與諮詢Opto Investments,在9月獲得1.45億美元A輪投資。

區塊鏈鉅額投資大起大落,投資人椎心泣血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經過2018年投資熱潮後的區塊鏈領域,疫情讓各行各業做生意的方法,朝遠距、線上轉變,金錢流動也轉向數位化,區塊鏈上的金融應用,因為去中心化(不受國家、政府控制)、透明公開等特性,讓全球開始更認真看待區塊鏈金融的未來。2022年NFT(非同質化代幣)、Web3、元宇宙成為全球科技焦點,與之相關的加密貨幣也再度讓市場相當關注。如a16z在2022年5月宣布推出規模達45億美元的第四支加密貨幣基金,資金將用作種子投資與Web3新創公司投資,迄今a16z在加密貨幣/Web 3領域所籌集的資金已達76億美元。在多家瞄準區鏈鏈與Web 3的創投資金的支持下,區塊鏈在2022年上半年迎來第二波投資高潮,鉅額交易件數呈現倍增外,鉅額投資金額亦成長91%,可謂當紅炸子雞。但好景不常,受到Luna與穩定幣UST崩盤風暴,以及年底震驚全球的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事件後,加密貨幣產業接連出現倒閉或限制用戶的贖回金額等動盪,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驟降,破產倒閉家數持續增加,BlockFi、FTX、AAX、Genesis Global Holdco(GGH)的破產更讓投資人血本無歸。2022年下半年區塊鏈鉅額交易也瞬間降溫,雖全年鉅額交易件數仍成長6%,但投資金額已轉降28%。

延伸閱讀:FTX從一開始就是場騙局!昔日創業巨星SBF遭逮捕,最重吃115年牢飯

2022年區塊鏈的鉅額投資中,吸引投資人關注的趨勢與案例包括:

1. 去中心化應用呼應新興議題(Web3、NFT、Metaverse等):

如知名以太坊錢包MetaMask開發商ConsenSys獲得4.5億美元D輪投資,公司估值突破70億美元大關。Solana區塊鏈的NFT交易平臺Magic Eden完成1.3億美元B輪募資;Improbable獲1.5億美元以建立M²(MSquared);NFT無聊猿發行者Yuga Labs獲4.5億美元投資,估值上看40億美元;開發NFT項目DigiDaigak聞名的Limit Break,獲2億美元投資,以及打造運動員主導的體育元宇宙LootMogul,獲2億美元投資。

Consensys
以太坊錢包MetaMask開發商ConsenSys。 截自Consensys

2. 基礎設施解決交易速度極限(擴容、底層技術等):

以太坊擴展與基礎設施開發平臺Polygon Technology獲得4億美元投資,解決目前以太坊的吞吐量低、用戶體驗差,高昂費用與延遲交易等三大問題。區塊鏈擴容技術開發StarkWare獲1億美元D輪投資;公鏈黑馬Aptos Labs估值倍增,專精Layer 1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2022年3月與7月分別獲得2億美元與1.5億美元;由前Meta開發人員創立Mysten Labs,開發layer 1區塊鏈Sui,完成B輪3億美元募資;基礎設施提供商Prime Trust在B輪募資中籌集1.07億美元;跨鏈協議Near Protocol獲投3.5億美元。

3. 交易與加密貨幣仍是市場大熱門(交易所、託管服務等):

數位資產平臺FalconX宣布完成1.5億美元D輪募資,估值倍增至80億美元;印度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DCX獲1.35億美元D輪投資,投後估值倍增達21.5億美元;機構級加密貨幣交易所Unizen獲得2億美元。

本文授權摘要轉載自《FINDIT》,作者:林秀英,全文內容請參閱原文:【股權募資亮點觀測】資本狂歡派對結束!2022年鉅額投資大退潮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FINDIT》林秀英 《FINDIT》林秀英

FINDIT 臺灣新創資訊平台》,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精心打造的早期資金資訊平台,內容涵蓋資料庫、焦點報導、領域研究、募資資源與活動快訊。FINDIT是新創企業與早期投資者的好夥伴,帶您發現趨勢、看見未來

Findit FacebookFindit平台Findit E-mail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