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逆風而行準備上市,Notion人資長親揭50到500人的招募策略

逆風而行準備上市,Notion人資長親揭50到500人的招募策略
Notion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裁員20%、植物肉品牌Impossible Foods也宣布裁員20%⋯⋯在美國科技業的衰退浪潮中,有一間公司反而將邁入100億美元估值,更被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提及,今(2023)年有望IPO,那就是——Notion。

不到半年之內,Notion接連找到新任財務長及營收長,分別是曾在金融公司Credit Karma和雜貨運送平台Instacart擔任副財務長的Rama Katkar,以及過去在微軟底下開源代碼平台Github的營運長Erica Anderson,讓外界臆測Notion這些動作都是為了準備IPO。

不僅僅是招募高階人才,Notion全體員工數量,也在2020年至2023年之間,從50名員工飛速成長至500名,Notion人資長Maryanne Brown Caughey便在Notion官網分享招募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符合企業文化」,以及「創辦人的親自參與」。

notion.png
Notion從2020年至2023年,員工數量增加超過400位以上。 Notion

Notion招募心法:創辦人趙伊親自參與每場面試!

在人才的招募標準上,Notion認為最重要的是尋求具備相同價值觀的人才加入,因此整理出4項Notion最在意的企業文化:

  1. 把使命放在首位
    Notion將自己比喻為一座花園,希望每位用戶皆能根據自身需求創造屬於他們的Notion筆記,要是用戶碰到任何疑難雜症,員工就必須作為園丁的角色,協助根除雜草、解決問題,Notion創辦人趙伊對此表示:「如果我們做得不好,我們就不應該存在。」

  2. 保持先行
    「我們總是問自己:我們如何才能更快地行動?」趙伊說,在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必須養成快速執行的工作習慣,保持敏捷性。

  3. 遵從第一原理
    隨著公司日漸壯大,組織複雜度越趨增加,更應該不忘用戶聲音,並運用「第一性原理」,意思是回到初學者的狀態,從原點重新開始思索一件問題的所有可行性方案。

  4. 保持友善、直接
    文字難以被看出背後情緒及意涵,Notion則期望每位員工具備積極個性,並強調在溝通時保持「直接」,將Slack、Notion裡所有訊息默認為正面意圖,希望員工與彼此相處時,能安心地將想法完整表達出來。

有了選才的標準與目標後,下一步則是如何執行,也就是如何在面試時找到真正需要的人。Maryanne Brown Caughey點出3個具體措施:

  1. 在洽談薪水前,完整掌握求職者資訊
    在聘用求職者之前,再三確認是否已完全掌握求職者的所有背景資訊,如果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務必繼續追問下去,確保求職者符合企業需求。

  2. 展開雙向對話,而非單方面拋出疑問
    相較於單方面丟出問題給求職者,進行一問一答的面試流程,Notion則希望與求職者展開雙向對話,拉近彼此距離,一方面企業能確保自己對求職者感到興趣,另一方面也讓求職者確定Notion為自身理想工作場域。同時,Notion還有在官網公開一份「面試指南」給予申請者先行參考。

  3. 創辦人親自參與各職位招聘流程
    Notion創辦人暨執行長趙伊參與了每個職位的招募,親自接觸各個求職者,查看公司內部的招募流程是否公平公正,以及求職者是否認同企業文化。

科技業裁員浪潮下,為新創公司創造高階人才招募機會

根據數據統計平台Statista統計指出,2022年第一季裁員數為9,829人,至第四季,足足暴增6萬多人,來到71,473人,一直到今年1月,持續有Spotify、Yahoo、Deliveroo等科技龍頭與新創傳出裁員消息。

2022科技業裁員統計.png
2022年第一季裁員數為9829人,第四季增長至71473人。 Statista

新創資料庫Crunchbase就指出,此裁員浪潮正是新創公司聘用高階人才的關鍵時機,雖然乍看之下,進入新創就像是一場賭注,需要經歷公司營運尚不穩定的階段,相反的,也有較高機會獲得公司股權,或對企業產品、文化產生較大影響力。

創投公司Pack Ventures創辦人Ken Horenstein則猜測在未來,裁員浪潮將促使眾多員工自行創業,「我預計很快會看到許多『前FAANG』(Facebook, Amazon, Apple, Netflix, Google)創辦人。」

盤點過往成功案例,Uber、Airbnb皆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誕生,於市場中展露頭角,回過頭來,面對2023年持續低迷的科技業,反而站穩腳步、人才迅速擴展的Notion或許將成為下一個科技巨頭,「我認為在創建一個優秀的人資團隊時,必須確保自己能精準觀察公司內部文化,賦能團隊,助公司快速地向上成長。」Maryanne Brown Caughey說道。

參考資料:inklNotionCrunchbase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黃弈軒 創業小聚實習生 黃弈軒

21歲,吃飽心情就會變好,希望未來可以養一隻柴犬每天逗我笑。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