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Gogolook創辦人進軍日本的3個體悟:用對溝通方式,日本的創意會讓你吃不消

Gogolook創辦人進軍日本的3個體悟:用對溝通方式,日本的創意會讓你吃不消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六月底,一群台灣創業家來到了東京,近40度的高溫蒸發不了大夥們高亢的心情。白天報告時我們透過口譯互相了解彼此的新創事業與國家新創政策發展,中午交流餐會試著用彼此可以理解的英文抓住共通話題來拉近距離,晚上酒精下肚後幽默成了直達心裏的共通語言。儘管行程緊湊又豐富,然而我心底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問:跨文化又跨語言的我們有這麼容易就能信任彼此嗎?

日本絕對是台灣新創、尤其是軟體業最想進入的市場之一,因為文化認同度高、經濟環境成熟、規模更是台灣的好幾倍大。但日本人獨特的民族性與市場封閉特性,又讓外國人做生意這件事變得難如登天。

Gogolook在兩年前就進軍日本,礙於疫情一直都是遠距協同,直到我真正踏上日本土地與日本夥伴們面對面接觸,才驚覺原來我對這塊土地存在著太多偏見。也因此,這趟原該以事業發展為重點的旅程,反而成了自省與偏見破除之旅。以下是幾點心得分享:

加拉巴哥症候群:日本的封閉與創新

市場高度封閉性在企管領域裡引用了一個生態學的名詞:加拉巴哥症候群(日語:ガラパゴス化、英語:Galapagosization),以進化論裡面提到的加拉巴哥群島生態系作為警語。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指在孤立的環境下,生物會獨自進行「最適化」,因最終喪失和區域外的互換性。面對來自外部適應性和生存能力高的品種時,最終會陷入被淘汰的危險。原本只是形容日本的手機產業,如今其他產業也出現類似情況。

不過綜觀歷史,日本的封閉一向會被迫切的危機打開 ,就像明治維新一樣。今年日本政界的一大突破是將設立「新創大臣」。日本政府在記者會中表示,將開始協調新設「支援新創事業」的專責閣員。採用省廳一體化(類似台灣「跨部會」機制)的形式籌劃支援政策,協助推動企業創業及其後的事業擴張。這意味著日本正積極想要解決官僚政治中水平整合所遇到的困難。尤其是新經濟中的軟硬整合、軟體與商業模式創新,早已非傳統監管架構所可以規範的。

japan
unplash

有趣的是,我這個老外對日本政府的改革鼓掌叫好,反倒是日本人自己不太相信政府真的能執行到底。我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與記者們聊到這個話題,他們臉上懷疑多過於肯定,甚至下一個話題就轉到台灣。

台灣唐鳳成日本借鏡:封閉下的自省

不只一家日本媒體問我:「台灣有天才IT大臣唐鳳,創業家精神也很活躍,你覺得日本也能做到嗎?」這讓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在日本人眼中,台灣的創新能量與政府的活力是超過他們的,甚至拿唐鳳與我們的創業精神來對照與反省。

另一個日台之間的明顯對照是年輕人對政治與社會的關心。最近有個日本調查指出日本年輕人對「主動改變社會」缺乏熱忱,日本2019年第一版《兒童和青年白皮書》中分析,儘管只有不到四成日本年輕人對當下社會感到滿意,但被問及「是否想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時,就只有一成受訪者表示願意。如何讓年輕的一代願意走出沈默,是蔓延在日本所有想要改革者心中的萬年議題。

然而沈默不代表冷漠,今年震驚全球的日本事件: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過世。當下人在日本的我卻無法從空氣中閱讀出任何情緒,周遭的日本朋友靜默如常,彷彿沒發生過任何事。

一個日本年輕朋友這樣跟我說:「我們從不在公開場合談論政治」。但接下來他開始聊到:「這是他有生以來最震驚的新聞,自己也開始擔心日本會變成一個越來越不安全的國家。」我們幾杯啤酒下肚後,他跟我聊起能做些什麼事情來創造改變。而這打擊了我的偏見,因為他並不像是媒體描述的“沈默的一代”。

接觸是偏見的最大敵人

馬克吐溫曾說:「旅遊對偏見、偏執想法和心胸狹窄都可造成致命打擊。」川普當選後,我們明顯的可以發現自己太常活在自己的泡泡裡,有趣的數據指出離美墨邊境越遠的人,就越支持那個主打興建巨牆的候選人。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來出爐的文獻與調查也都指出,當你離前線越遠,仇恨就越強,前線對峙的弟兄們甚至會在聖誕節停戰慶祝。

如果不是這趟與日本人面對面深入交流,我很可能與其他外國人一樣,對日本存在著不少偏見。這趟旅程中的每場對話與飯局把我硬是拉到了前線,而我感受到的並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排外、從眾與沈默 。反而是一個有文化底蘊、堅持原則與尊重彼此的文化。而你如果懂得什麼是恰當的溝通形式,日本人的熱情與創意會讓你吃不消。

 Gogolook 日本
郭建甫 Facebook

接觸能產生更多信任、更多團結和更多互相善意,它能幫助你透過他人的眼光看世界。所以一個人如果有多元的朋友圈,就比較能包容陌生人。當我們習慣把世界切割成自己人跟別人,強硬措辭、劃清疆界、玩自己的遊戲規則,其實是一條比較簡單的路,叫做假裝沒看見。相較之下擁抱開放才是真正「不容易」走的一條道路。

Gogolook的展望

透過這段時間日本團隊與總部的努力,我們逐漸了解日本市場的脈絡,並做出新的調整。過去我們只主攻2C,今年我們必須與2B雙軌並進,布局長期發展。一方面我們要透過建立Whoscall防詐專家形象並穩健獲取訂閱用戶(2C),另一邊與電信通路與系統整合商簽訂合作模式來擴大市場獲取(2B)。然而這僅是個開端,未來的發展還有待我們進行更多的接觸與探索,才能有機會服務這個迷人又獨特的巨大市場。
󠀠
雖然這篇分享是透過日本觀察出發,然而也是一個內省的過程。因為我們都知道,你就是他人,你就是世界的縮影。所以我在談論的也是自己經營事業時的排外與偏見,這些你與我身上共通的特質。然而這些人性的便利形式背後,也潛藏的利他與合作、熱情與創造力,這些才是真正是人性中所共有且值得發揚光大的一面。

接觸可以輕易打破這些飾面形式,而產生真正的交流與創造 ; 所以重點在於你想便利的活在自己編織的相信當中,還是選擇不容易的一條路:走出家門面對真實的世界。前南非總統曼德拉說:「如果你用某人可以理解的語言跟他說話,他會聽進腦袋裡。如果你用他自己的語言跟他說話,他會聽進心裡。」正在進行國際擴張的我們,就像是在學著講世界的語言一樣,期許我們能創造不只是腦袋的交流而已,而是心的交流。

最後分享稻盛和夫的話給各位:「現在的我們,是不是把念頭的重要度,遺忘在某個角落了?我不得不去想,我們變得只會重視腦袋所產生的『思考』,而輕忽了一切的源頭的『心』,以及隨心而出的『念頭』。人類採取一切行動的原動力,就是念頭,倘若不曾產生念頭,現實中的一切就不會發生。擁有強烈的念頭,並讓這念頭不斷發酵膨脹,即便當下覺得是不可能得想法,但總有一天也會實現。」

願Gogolook懷抱的信任願景,能透過我們強大的念頭「心想事成」。

本文授權轉載自Gogolook創辦人郭建甫Facebook

TAGS: # 日本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Gogolook創辦人/郭建甫 Gogolook創辦人/郭建甫

致力於信任科技的發展,與Gogolookers一起為全世界打造「零詐騙」的環境。平時透過閱讀、重訓找到生活的平衡與靈感。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