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閒置的房子才能做Airbnb,賺取額外的收入。但房價一直漲,要在寸土寸金的世代,買房子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還要租出去。出租房子、做Airbnb的機會,似乎成為有錢人專屬的錢滾錢管道。
一家美國新創Here提出了一個新想法:一個人買不起房子,那很多人總可以了吧?為什麼我們不成立一個平台,讓大家一起投資Airbnb呢?
只要不到新台幣3,000元的價格就能投資Airbnb
要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投資,價格當然要低。所以Here的投資起價低至100美元,也就是只要新台幣3,00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成為Airbnb的投資者。
作為房地產群眾募資平台的Here會購買房子,並透過內部的估值模型計算出每間房子的估值,然後向所有投資者以1美元等於1股房屋的比例公開募股。一旦所有股份都賣完,Here就會將房子上架到Airbnb、Booking.com和Homeaway等租賃平台。如果房子順利出租的話,Here會先扣除維運成本及根據收購價格收取1%至10%,類似於房地產經紀人的中介費用,最後才按照持股比例發放股利給投資者。
既然是投資者的角色,那就得負擔投資失利的風險,比如說因為災害導致房屋損害,那麼投資者就得共同負擔維修的費用。不過,清潔、管理的責任則完全由Here負責。
受到買不起房的現實啟發,決定為小資族創造投資機會
Here創辦人Corey Ashton Walters是名連續創業家,在15歲時他就曾經在高中舞會上,販售自製的絲質印刷衣服,2017年更創立房地產公司Homeworthy,以完全遠端的方式幫助美國農村的農民出售他們的房屋,無奈受到新冠狀病毒(COVID-19)影響,公司以倒閉收場。
到了2020年,Airbnb上市的消息讓Corey Ashton Walters看見房屋租賃的趨勢,於是他又開始思考在房地產領域創業的可能,一則「20%頭期款、利率飆漲導致買房不易」的新聞點醒了他:「不如就來創造讓小資族也能投資房地產的機會」,隔年Here就這麼誕生了。
創立不到2年,Here已吸引達30,000名註冊者,活躍投資者達1,000名。Corey Ashton Walters對此表示,因為一間房屋僅有400~500個投資名額,因此很難讓所有註冊用戶都有機會可以投資。
不過「與其他人一起投資房屋」並不是新穎的點子,美國的Pacaso、墨西哥的Kocomo甚至是台灣的新創地美金融科技,也都提出了類似的想法。但Pacaso和Kocomo都主打豪奢,因此房屋價格及投資門檻都較高,台灣的新創地美金融科技則與Here一樣具備進入門檻低的優勢。
完成種子輪募資,目標擴展至少70間據點
Here已獲得由Fiat Ventures領投的500萬美元種子輪募資,其他投資者包含Liquid 2 Ventures、Cooley和許惟量成立的Mucker Capital,這筆資金將用於收購更多的房子供投資者投資。雖然Here現在僅有3間房屋在美國上線,Ashton Walters仍雄心壯志的計劃2023年要在美國20個度假勝地,購買至少70間Here所屬的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Here購買房子的方式並不是全部都以現金購買,而是現金混合房屋抵押貸款的方式進行購買,也就是說萬一Here現金週轉不即時,未能如期繳交每個月的房貸,投資者投資的房屋可能就會被銀行作為抵押品,所以Here雖然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門檻,但在低價就能成為投資者的蜜糖下,有可能潛藏著血本無歸的毒藥。
資料來源:TechCrunch,INSIDER

喜歡吃甜食、閱讀、寫字的女生。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