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遠距辦公導致高流動率、企業文化流失?50%企業計劃明年「全員回公司上班」

遠距辦公導致高流動率、企業文化流失?50%企業計劃明年「全員回公司上班」
Raj Rana on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根據財星雜誌(Fortune)報導,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表示,已要求員工每周5天都需回辦公室上班。

今年高盛曾因紐約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肆虐,而關閉辦公室達1個月,並在2月1日重啟辦公室,然而總部的約1萬名員工,最後只有半數出現。即使許多同業如花旗、瑞銀都提供員工居家辦公的選項,但蘇德巍從不掩飾他對遠距辦公的排斥,他認為遠距辦公是「偏離正軌」,且需要「愈快導正愈好」的一件事。

遠距辦公
pixabay

根據科技顧問公司Gartner的研究,雖然有高達 90% 的企業主計畫今年讓員工以混合辦公型態上班;但研究也預期,許多知名企業或許將改變想法,開始要求員工到辦公室上班,因為遠距辦公導致的高流動率和組織文化的流失,都讓企業主感到憂心。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彼得・卡佩利(Peter Cappelli)認為,許多公司都會觀察其他企業的作法,再決定推動他們的重返辦公室計畫,因為大家都不想當第一個 —— 而現在有了知名企業率先開了第一槍,之後或許將看到許多企業跟進。

50%企業計畫明年「全員回公司上班」

自疫情爆發以來,包含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內的許多大型企業都一度喊出永久遠距辦公,或是「無限期推遲」回到辦公室的時程,根據《華爾街日報》2021年6月的報導,Meta執行長馬克・佐克伯(Mark Zuckerberg)當時在一份備忘錄向員工細數遠距工作的種種好處,包括有更多空間思考長期計畫、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使他在工作時更快樂、更有效率。

如今實際實施遠距辦公將近一年後,許多大型企業的作法卻逐漸轉彎。根據微軟在今年1月至2月期間對全球3萬1102名工作者進行的調查指出,50%的企業主計畫明年讓員工全面重返工作崗位。

Meta從3月28日全面開放辦公室,並允許個別員工依需求申請3到5個月的緩衝期。微軟和亞馬遜也同樣採取較有彈性的作法,微軟自3月28日起依個人和團隊情況決定辦公模式;亞馬遜(Amazon)亦由各部門自行決定繼續遠距辦公或改採混合辦公,然而前提是,無論在哪工作,大多數人必須隨傳隨到。

其他科技巨頭如Google、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則有較明確的「進辦公室上班天數」的規定。Google員工從4月4日起,每周須至少到辦公室上班3天;蘋果則要求員工4月11日起,每周須至少到辦公室1天,並逐步加碼,5月23日起至少到辦公室3天。

員工一周去公司3天或5天...防疫效果其實沒差

諮詢顧問公司光輝國際(Korn Ferry)勞動力轉型主管艾爾莎・弗利曼(Elise Freedman)指出,許多企業領導人透露,他們不相信混合辦公對於企業文化有任何幫助。 只是,在員工已經習慣在家工作後,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從混合辦公改成讓員工一周5天都到辦公室上班,會不會造成員工安全與健康的疑慮?紐約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臨床教授羅比・葛襄(Robyn Gershon)認為情況沒有那麼糟糕。

她表示,混合辦公並沒有比較安全,因為員工一周到辦公室上班3天或是5天,就病毒傳染機率而言並沒有什麼差別,而疫苗注射比率也已經夠高,即使員工回到辦公室上班,他們將比2年前安全得多。不過她建議在人群聚集的場所,員工仍須戴好口罩並勤洗手。

shutterstock_504066034_公事包_上班族.jpg
nuu_jeed via shutterstock

但也有些企業依舊支持遠距辦公,像是推特(Twitter)早在去年便宣布員工可以永久在家工作,Airbnb則在4月28日宣布宣布永久遠距工作,並期待以高度靈活性的企業文化吸引到好人才。

根據Airbnb的全遠端的新政策,員工除了可自行決定是否進行遠端工作,甚至可以在所在國家內自由搬遷,也不會影響薪酬。其執行長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表示,「我們希望招募、留住世界上最好的人才,而不只是在辦公室通勤範圍內找人。」

資料來源:CNBC, CNBC 2, Fast Company, WSJ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Kevin Liu,原文標題:50% 企業計畫明年「全員回公司」!老闆們嘴上支持遠距,其實言不由衷?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Kevin Liu 編譯‧整理 《經理人》Kevin Liu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