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新創獨角獸Cameo與Snap合作不到一週宣布大裁員,疫情下的營收成長是場騙局?

新創獨角獸Cameo與Snap合作不到一週宣布大裁員,疫情下的營收成長是場騙局?
Cameo Linkedin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主打明星為粉絲錄製客製化影片的Cameo,疫情期間收入暴漲,剛在去年晉升為獨角獸,更宣布在5月與Snap進行商業合作、開啟另一條營收大門,看似風光無限。

然而,才剛與Snap宣布合作不到一個禮拜,Cameo就在5月5日宣布裁員87人,約公司25%的員工,這當中還包含技術長、行銷長等高層;不只Cameo,Ondeck、Thrasio、Robinhood等新創也在近期爆發裁員風波。

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曾在疫情期間收入暴漲的新創,碰上財務危機?

Cameo是什麼?偶像為自己錄製客製化影片

Steven Galanis、Martin Blencowe及Devon Townsend在2017年共同創辦Cameo,主打讓粉絲付費請明星錄製一段客製化自拍影片,拉近粉絲與明星的距離,演員Brian Baumgartner、NFL球星Brett Favre,歌手Snoop Dogg等明星都是在Cameo裡的明星。

只要用戶進入App,就可以選擇喜歡的明星,錄製慶生、求婚、邀請等特定主題,即可獲得客製化影片,就像是明星在對著自己說話一樣。對明星來說,也在疫情期間多了一個線上的曝光和收入管道。

cameo
粉絲選擇明星,錄製客製化影片,像是生日祝福、祝賀、感謝等影片內容。 Cameo

僅成立兩年,Cameo就累積超過10萬支影片,2021年Cameo的總收入就來到了約1億美金,估值更是破10億美元,晉身獨角獸地位。

延伸閱讀:讓名人祝我生日快樂!看新晉獨角獸新創Cameo怎麼玩網紅經濟

提供品牌接觸明星的快速通道,為Snap引入更多明星廣告

由於短影音的發酵,越來越多明星拍攝短影音後在Instagram、TikTok發布,身為短影音的前輩之一Snap也在今年5月3日宣布與Cameo for Business合作,引流更多明星廣告,推出Snap X Cameo Advertiser Program。

Cameo-x-NewFronts-2022.jpg
Snap X Cameo Advertiser Program旨在藉由Cameo上的明星錄製廣告,引入Snap平台。 Snap

Cameo for Business於2020年推出,旨在為品牌提供接觸明星的管道。此計畫用數據匹配適合的明星,與品牌共同制訂合作內容、KPI,應用範圍包括行銷廣告、品牌活動及員工福利。包括溫蒂漢堡、Subway、麥當勞、微軟等公司都使用Cameo for Business找到明星打廣告。

Snap透過Cameo約45,000位的名人庫,與明星合作拍攝廣告,放置在Snap平台上擴大名人影響力和曝光率,增加廣告收入,此合作案也暗示著Cameo商業模式的改變,收入主力將由消費者改為品牌合作。

Cameo宣布裁員全公司四分之一員工,延伸「粉絲經濟」商機

不過不到一週時間,Cameo在5月5日就宣布裁員全公司25%的員工,將近90人。裁員員工包括領導階層的高級主管像是技術長Rob Post、行銷長Emily Boschwitz、產品長Nundu Janakiram以及人資長Melanie Steinbach,其他崗位則是國際、銷售、行銷等部門。

Cameo在疫情期間收入飆漲,從原本100位的員工擴增至400位,「我們很快就僱了很多人,從那時起,市場發生迅速變化,因此我們調整了業務規模,以符合現實情形,這次的裁員是痛苦但必要的。」Steven Galanis說道。他透露公司沒有達到營收目標,所以不得不大規模裁員。

Cameo執行長Steven Galanis在Twitter宣布裁員消息

但Steven Galanis同時指出,他期望修正公司營運方向,「裁員讓我們決定優化財務資源以及培育新業務,我們認為像Cameo for Business、Represent和Web3這些細分市場將成為我們的核心業務。」上述三項業務,皆在開拓更多的「粉絲經濟」產品,例如Cameo在2021年買下為明星建立線上商店的公司Represent,還在今年3月發行限量NFT「Cameo Pass」,並將NFT的收益持續投資在專注於粉絲互動的Web3項目。

Cameo Pass
Cameo發行的NFT「Cameo Pass」,圖為加拿大插畫家Scott Martin的作品。 Cameo Pass官網

疫情退潮下,新創獨角獸的裁員風波

其實這段時間,許多新創獨角獸也在近期爆發裁員風波。P2P網路借貸平台Ondeck於5月6日宣布裁掉25%的員工,估值超過50億美元的亞馬遜第三方品牌收購公司Thrasio在5月3日宣布裁掉20%的員並更換CEO,以及去年剛IPO的網路券商Robinhood則是在4月27日裁員約300人。

他們都與Cameo有著共同點——在疫情期間大幅成長。

Ondeck於2021年3月獲得2,000萬美元募資,Thrasio在2021年初拿到12.5億美元的募資,而Robinhood原先在2019年的收入為2.78億美元,到了2021年即達到18億美元,公司人數也在這兩年內增加3,100人。

Robinhood
Robinhood的創辦人由左至右Baiju Bhatt,Vlad Tenev。Vlad Tenev針對裁員事件表示:「疫情期間招募的大量員工,出現重複的角色與工作性質,因此決定裁員提高工作效率。」 Forbes

最近接二連三的裁員事件可以說是疫情先激增消費需求,再隨著疫情逐漸穩定,產生的緊縮現象。新創圈在疫情高峰時發生許多巨額募資、IPO上市等新聞焦點,導致當時的企業反而忽略了如何為公司節省成本、思考未來計畫的課題,直到碰上財務困難,新創才被迫尋求轉型。

近期的裁員風波,不僅顯示出市場的變化,也正提醒新創團隊需保持積極心態,尋找後疫情時代的轉型方向。

參考資料:ProtocolTechCrunchTechCrunchThe VergeCameo Pass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黃弈軒 創業小聚實習生 黃弈軒

21歲,吃飽心情就會變好,希望未來可以養一隻柴犬每天逗我笑。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