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創新事業為什麼會失敗?從Netflix解析如何運用7大市場力量站穩腳步!


環境與市場變化對經濟的衝擊不言而喻,Covid-19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開展商業版圖之前——當然,也包括事業起飛後——創業家們都應該先認識市場的7大力量,才能在變中求異、精益求精,於市場中屹立不搖。
我們來看看Netflix是怎麼做的:
「跟風行不通」,先認清市場力量再思考自己能創造的價值
Netflix先是建立串流事業,接著訴諸原創,把原創內容推向「一條在重要市場上延續市場力量的途徑」。為了推導出更總括性的了解,我們先後退一步,再次檢視七種市場力量,思考動態學的疑問:你必須做「什麼」,才能「前往那裡」?
- 規模經濟。為建立這種市場力量,你必須訴諸一個有規模經濟前景的事業模式(這是產業經濟特性層面),在此同時,你必須提供一種極具吸引力、足以吸引大量顧客及贏得市場占有率的產品(這是競爭地位層面)。
網路經濟。需求相似於規模經濟,唯一的差別是,網路經濟的目標是建立夠多的用戶數量,而非市場占有率。
壟斷性資源。你必須以具有吸引力的條件,取得一項使用寶貴資源的權利。這往往來自先發展出這資源,繼而取得此資源的所有權,最常見的途徑是取得研發成果的專利權。
堅實品牌。你在很長一段期間中作出一貫的創造性選擇,以在顧客心中建立與強化一種超越產品本身、客觀屬性的情感向性。
反向定位。你開創了一種較優的新事業模式,而且若市場在位者仿效跟進此事業模式的話,將有附帶損失。
轉換成本。為創造轉換成本,你必須先建立一個顧客群,這意味著,建立規模經濟與網路經濟時考量的那些新產品條件,在這裡也必須成立。
流程效能。你在一個合理期間內,進化一種本身難以被仿效複製的、複雜的新流程,而且這新流程能夠在很長一段期間內為你提供顯著優勢。
這些涵蓋了很大的範圍,但你可以注意到一個共通點:每一種市場力量的第一原動力是發明。發明一種產品、流程、事業模式或品牌。創造市場力量時,切記這座右銘:「跟風行不通(「Me too won’t work)」。
任何企業人憑直覺都知道,「跟風行不通」這句話是對的。行動、創造、冒險,這些是發明的根基,事業價值不是起始於沒有血氣的分析,熱情、偏執以及對領域的熟稔,這些助燃發明,它們是要素,事業創辦人激勵人心的持續貢獻,證明了這點。
但規畫工作鮮少創造價值,一旦你已經建立了市場力量,規畫工作或許有助於提高市場力量,但若還不存在市場力量,你不能仰賴規畫工作,你必須先創造出能夠在價值鏈上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新東西。不意外地,我們又回到了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理論。
發明後應持續注意市場動態,擴展你的事業競爭力
所以,市場力量與發明共舞,有什麼要素呢?通常,劇本類似這樣:
1. 外部環境中的潮流形成新威脅與機會。在Netflix的例子中,該公司的DVD郵寄出租事業最終式微,這是威脅;串流業務是機會。
潮流的性質是一陣陣、一波波地,因此想乘著這些新環境來抓住商機的公司必須靠發明,藉由雕琢,而非藉由設計。對一家公司來說,這類結構性變化不常發生,但可以確定的是,一定會到來,科技的持續不斷進步,一定會促成這類變化的發生。
在這紊亂中,你必須找到一條通往市場力量的途徑。使Netflix的市值提高百倍的,不是微調DVD郵寄出租事業,而是夾帶著巨大、難以超越的規模經濟串流事業。
根據這些,我現在可以繪出市場力量動態學了,參見以下圖表:
現在,我們把這架構應用於Netflix的串流事業:
資源
你必須從自己可以派上用場的能力做起,基於學術傳統,我把這些稱為「資源」,資源可能是個人的獨特能力,例如賈伯斯的美學感受與鑒賞力,或是公司的資源,例如谷歌的龐結構式資料。
就Netflix的例子來說,該公司原始的DVD郵寄出租事業賦予無數與串流業務有關的資源,包括可以直接轉移的技能,例如推薦引擎、使用者介面(UI)、顧客資料、與內容所有人的商務關係。
他們現有事業的平台也同等重要,這平台讓Netflix能夠很容易地供應串流服務,這起初是作為DVD郵寄出租業務的補充品,不是一項獨立的服務。但影響遠比你想像的更為重要,因為Netflix的串流服務起初只供應少量的影片目錄,若起初的串流服務是個獨立事業,這可能引發顧客抱怨,導致致命的壞口碑。不過Netflix需要發展的能力還有很多,隨著他們更積極進取地進軍原創內容,這些必要能力也大大擴展。
外部環境
這些資源與外部環境變化(技術、競爭情勢、法律等等)驅動了一個機會集的有所交集。就Netflix的例子來說,進步中的技術前沿開啟了串流的潛力:半導體的摩爾定律,再加上光纖通訊與儲存性能的進步。
這些趨勢體現的是高速連結的網際網路、可接受的數位儲存成本、性能不錯且廣泛分佈的設備(顯示器、儲存裝置、圖形處理與連結等等)。若Netflix更早下注於串流事業,可能會溺斃,因為當時的外部環境還未成熟。
發明
就Netflix的例子來說,發明是他們的新產品方向:串流與原創內容,以及所有相關的互補品。請注意,圖表中從資源及外部環境朝向發明的箭頭符號用虛線框起來,這意味著,發明的潛力存在那裡,但必須有人把握它(譯註:換言之,〔資源+外部環境變化〕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激發發明。)。
市場力量
最後一步是進軍獨家與原創內容領域,控制住了內容成本,使Netflix得以形成強大的規模經濟,也就是市場力量。請注意,圖表中,從發明到市場力量的箭頭符號也用虛線框起來,意味多數發明並不確保一定能形成市場力量。此外,如前文所述,卓越營運不會形成市場力量,在重新發明的過程中,卓越營運其實是一個常數。
所以,若想建立市場力量,你的第一步是發明:突破性的產品、迷人的品牌、創新的事業模式、優異獨特的流程。這是第一步,但不能就此止步。若Netflix發明了串流服務,但沒有推出獨家原創節目,他們就只剩下一個容易被仿效複製的商品化事業,那就沒有市場力量,事業也不會有多大價值。
這是市場力量登場之處,在發明中,你必須持續注意市場力量的開展。七種市場力量架構幫助你把注意力聚焦於重要的東西,提高產生好結果的可能性,這是策略學能做到的最佳效用了,當然,這不是一切,但已經夠多了。
本文摘自:7大市場力量:商業策略的基礎
作者:漢米爾頓.海爾默 Hamilton Helmer
出版日期: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