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近2年,對全球服飾業都帶來衝擊。但來自日本的國民服裝品牌UNIQLO卻逆勢在台灣展開種種新佈局。
像是在2021年10月,UNIQLO TAIPEI全球旗艦店重新盛大開幕,同時,也在疫情威脅下加速虛實整合,成立直播電商團隊跟App升級,將7成觀眾都變成消費者。
這些策略的背後幕後推手,就是UNIQLO海外行銷暨宣傳戰略部部長黃佳瑩。她服務UNIQLO已長達9年時間,投入見證品牌一路成長,面對工作與生活,她習慣藉由閱讀刺激思考,找到行銷創新的解決之鑰。
歲末年初,黃佳瑩向《數位時代》分享她最近從中獲益良多的4本書,後疫情時代市場的急速變動讓她特別關注本質問題。
推薦書單
《人性的枷鎖》
作者: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黃佳瑩覺得遇到撼動心靈的文學作品帶來的喜悅是無以言喻的。像是張愛玲說「紅樓夢」永遠是「要一奉十」的,這部作品帶給人的收獲永遠比你想像的多更多,「人性的枷鎖」也是這樣必讀的經典。
她認為,書中視人性的複雜與社會價值觀的種種枷鎖,讓人得以反思清醒地活下去的困難與可貴;特別是在當今與疫情共處的時代,行銷人需對「人」這個議題更加了解與關切,才能與消費者做出真正共情共感的溝通。
《先問,為什麼》
作者: 賽門‧西奈克
黃佳瑩表示,這是一本能夠時時提醒自己與團隊的價值觀書籍。只是鑽研「做什麼」跟「怎麼做」,無論再怎麼厲害都有可能被取代。真正激勵自己、打動人心的關鍵,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唯有永遠先找出「為什麼」,才是能真正喚起深層情感的關鍵,只要找出那個真誠的、利他的「為什麼」才能撼動人心,創造價值,這才是行銷的意義。
《非暴力溝通 愛的語言》
作者: 馬歇爾.盧森堡
作為經常需要與人對話,創造溝通的專業行銷經理人,心理溝通書籍經常會出現在黃佳瑩的日常書單裡面。
她表示《非暴力溝通 愛的語言》是她讀過這類書籍中最為撼動她的一本書。透過本書,可以領悟到平時的溝通其實常常隱含暴力,比如只使用好壞、是非、對錯作為判斷標準,長期下來使人與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都愈加疏離。黃佳瑩從書中學到,如果連自己的感覺與需求都模糊不清,那遑論與人溝通可以導向一個好的結果。
這本書教導大家,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但卻有共同的感受和需要。使用「非暴力溝通」跟「愛的語言」,讓我們能夠更真誠地表達自己,也能深入地傾聽他人,建立心與心之間的連結。
《四大聖哲: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
作者: 雅士培/ 譯者: 傅佩榮
經常閱讀哲學相關的書籍,是黃佳瑩沉澱自己思考的方式。她認為這是一本能 「一次遇見東西方聖哲」 的好書,特別之處在於結合德國哲學大師的觀點和傅佩榮教授的註釋,讓我們得以一窺影響哲學思想深遠的四大聖哲世界。
透過這四本書,黃佳瑩想跟大家分享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急遽變化,行銷人更要能堅定自我,「掌握本質、思考需求、學會溝通」,才能逆勢前進,突破現況開創新局。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程倚華,原文標題:UNIQLO海外行銷宣傳戰略長列行銷人必讀4本書!從文哲書籍學商場策略,責任編輯:侯品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