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科技新報,原文標題:矽谷頂尖人才想快速致富往哪去?答:Web3 加密新創
一家無名新創公司,如何2天內吸引超過300位矽谷科技業人才查看職缺?或許可從挖角亞馬遜雲端運算業務副總開始。高階人才大遷徙的背後,浮現的是科技業10年一次的變革週期,這次可能叫加密,也可能是你聽過的 Web3.0。
亞馬遜雲端運算部門副總Sandy Carter宣布,已離職並加入新創公司,在Linkedin檔案加入新公司的徵才連結,短短2天內,超過350位矽谷科技業高階人才,透過這連結應徵同家新創公司。
Unstoppable Domains新創主要業務是銷售網址,但不同之處在於,銷售的網址是在區塊鏈上,是去中心化的加密網路系統,也是所有加密貨幣的基礎。
「這是一場完美風暴。」Carter表示,目前科技業興起的浪潮簡直勢不可擋。事實上,Carter只是這波巨浪的一小部分,有大量Google、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巨頭人才,寧願放棄超過百萬美元年薪,去追逐他們看見的「十年一刻」。
每個世代都有一次的機會
歷史某方面來說還是挺公平的,如果你錯過1990年網路創業潮,還有2000年後的行動網路機會;如果又錯過,接下來還有社群網路。而現在?這些矽谷高階主管幾乎都指向一個答案:crypto。
加密(crypto)這個字總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相較熱門科技buzzword,如AI、VR、物聯網,越底層科技越難懂,這也是為什麼它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正如50年前人們嘲笑電腦、40年前嘲笑網際網路,最終都改寫了文明與歷史。
加密被許多人嘲笑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大量雜亂訊息與網路迷因,如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網路名人炒作,以及最熱鬧的加密貨幣行情。儘管許多人在場外嘲笑比特幣大起大落,別忘了過去幾年比特幣上漲百倍以上,即便動盪不安的2021年,比特幣幣值也升值60%。
無論外面熱鬧如何紛亂,矽谷人才與創投看見的,不只短期亂象與騙局,他們眼中的crypto,是跟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等級一樣的巨變。
「加密產業現在產生空前巨大的吸引力。」Google前廣告主管 Sridhar Ramaswamy 認為,現在情勢跟1990年代很像,非常早期、非常混亂,且到處充滿機會。
Web3.0引發戰爭
一片蠻荒中,Web3.0(簡稱 Web3)成為新話題焦點,核心是非常古老的「網路中立性」,因此反對者認為是假議題,實在不知道是要擺脫誰的控制。
對支持者來說,比特幣誕生與成功,示範了加密技術如何讓貨幣擺脫政府和銀行;NFT出現,更強化個人所有權在網路世界的可能,因此真正去中心化不受操控的網路新世界,就有可能在這個世代實現,那就是Web3.0。
Facebook(Meta)區塊鏈部門主管David Marcus、Lyft財務長Brian Roberts、Twitter執行長Jack Dorsey,三人都在2021年第四季離開原本職位,投入web3世界,可見加密的魅力多麼誘人。
web3不僅引起論戰,同時也掀起人才保衛戰。據內部消息,Google已將如何留住人才不被web3新創吸走,列為每週一高階主管會議議程,並視為執行長Sundar Pichai目前首要任務。
Google留才方法之一,就是針對可能被挖角的員工提供額外配股,消除他們跳槽的動機。Google官方並未回應此消息,不過眾多科技巨頭中,Google對加密產業並不熱情,不像Meta積極,但Google員工可能很心動。
因為他們親眼看著前任副總Surojit Chatterjee去年跳槽加入Coinbase擔任首席產品長,並成為世界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當Coinbase成功上市,任職才14個月的新官,手上持股價值相當於6億美元。
風險與機會的天秤
離開科技巨頭與高額年薪肯定是風險。投入充滿未知的加密產業,風險更是驚人。但有兩件事不斷挑撥這些科技業員工的神經。
第一個讓他們難以忍受的就在身邊,當初傻傻買進比特幣和NFT的朋友,如今暴富到難以想像。世上最難忍受的事之一就是看著別人賺錢,自己卻眼睜睜錯過。
第二個重擊來自技術面,當加密生態開始成形,對程式工程師形成龐大的創作壓力。「4年前,人們對區塊鏈的認知多半停在投資。」前Facebook區塊鏈技術主管Evan Cheng今年離開Facebook成立Mysten Lab,指出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在區塊鏈打造專案,員工就有八成來自Facebook、Google和Netflix。
兩種因素催動下,快速致富的機會及改變世界的可能,再次搭起史詩級舞台,加密貨幣交易所、NFT交易平台及web3網路基礎建設,三大領域形成目前加密產業的支柱,吸引科技人才投入。
當然,新創公司初期能給的薪水一定不高,取而代之的是給予公司股票或發行的代幣,如果公司成功上市,股票自然大漲。另一方面,這些加密新創開發的項目,如果獲得許多用戶認同,使用的代幣也會大漲。
但這些都是「如果」,對心態保守的科技員工無法吸引他們。但某些狀況下,擁有創投撐腰的加密新創,甚至會提出「跳槽大禮包」(compensation package),補償跳槽者的薪資損失。
「有些人不只為了錢加入加密新創,他們是為了web3而來。」現任Unstoppable Domains業務副總Sandy Carter指出,許多員工厭倦了Google和Facebook透過吸取用戶個資、出售廣告的方式主宰網路世界,他們希望web3領域建立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
Carter也表示,亞馬遜和其他科技巨頭也對web3很有興趣,但基於協議她不能談論前公司業務,不過她認為此時此刻,就是科技業員工跳槽加密新創的最佳時機,而這吸引力浪潮將會持續好一陣子。
參考資料:The New Get-Rich-Faster Job in Silicon Valley: Crypto Start-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