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成功的領導者,不會犯這8個壞習慣!為什麼說好老闆不該是「辦公室裡最聰明的人」?

成功的領導者,不會犯這8個壞習慣!為什麼說好老闆不該是「辦公室裡最聰明的人」?
xFrame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以身作則是領導者的基本條件,下屬無時無刻都在觀察主管處事待人的方法、從中學習。當領導者有一些不自知的壞習慣,不僅會降低領導品質,更可能破壞團隊和諧、甚至成了員工的壞榜樣。《富比士》(Forbes)雜誌網站邀請 15 名業界資深顧問,分享領導者常見的幾個壞習慣,以及如何避免。

1. 沒留時間給團隊

管理階層的確是頗忙碌,當上主管後一定會被賦予更多任務,會議愈來愈多,但千萬別忙過頭,沒留時間跟團隊好好互動,切記別讓「都是公司害的」成為藉口,每周還是要騰出時間跟團隊開會、了解員工工作狀況,讓部屬有時間跟你討論事情。

開會
Pixabay

2. 沒照顧好自己

當主管工作量雖大,還是得為壓力找個出口、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處理員工的狀況,以免整個團隊群龍無首。建議養成運動習慣或找到固定嗜好,保有平衡的私人時間,才能鍛鍊出更強壯的身心面對工作。

3. 人到心沒到

你是否常在跟員工開會時用筆電做自己的事,或在與員工面談時查看手機訊息?如果有這樣的情形,不只會讓部屬覺得你都沒在專心聆聽,甚至你也會忘記員工跟你講過的話,成為一個搞不清狀況的主管。比較好的做法是,一旦要與人互動,就把時間留給對方,好好參與會議、做筆記。

4. 不曾對員工表達感謝

稽核考核給高分,並不是一種感謝,對員工的感謝是要表達出來的。平日工作的小事或每月、每季、每年年終,都一定要找時機感謝員工的付出,畢竟團隊努力、有好成績,才能凸顯主管的價值。

5. 遲到

主管如果耍大牌,工作或會議上常遲到,容易讓人感到不受尊重,似乎員工的時間比較不重要。

6. 不敢接受反饋

主管不一定就比員工厲害,不管是管理上或工作上,一定有某些部分做得不夠好,如果不敢聽反饋,不僅會讓員工質疑主管的能力,主管也不會進步。帶領團隊,必須建立一套反饋系統,定期跟員工聊聊,或透過線上方式,讓員工針對主管專業能力、溝通、團隊管理等面向反饋真實意見。

shutterstock_639632770_討論_開會.jpg
Shutterstock

7. 資訊不透明

通常主管會比員工更了解公司近況、階段性目標等,這些資訊如果沒布達給員工,員工會像無頭蒼蠅瞎忙,產出不符目標的成品。主管必須記得在第一時間布達最新資訊,以免彼此間資訊有落差,如果遇到敏感話題,但員工也已察覺異狀時,不如誠實以對,畢竟員工也有了解公司事務的權益。

8. 把自己視為「辦公室裡最聰明的人」

許多工作者會因為技術或能力特別突出,而被提拔為管理職,然而一旦升上主管,成為「辦公室裡最聰明的人」就不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好的領導力反而在於提高參與度、合作和成長,多跟員工互動、虛心學習,才有利職涯發展。

除了避免壞習慣,身為領導者最該注意的就是:好好發展領導技能,不是每個人天生都超適合領導,多數時候要從錯誤中學習、觀察別人怎麼做得更好,不斷檢討領導方針,才能成為一個帶領團隊向前邁進的核心人物。

資料來源/Forbes, Jostle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作者:Vincent,原文標題:降低領導品質的 8 個壞習慣!業界顧問:好主管不該是「辦公室裡最聰明的人」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經理人》Vincent 編譯‧整理 《經理人》Vincent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