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打不過就加入、錢夠多就買下?從醫療巨人Medtronic看醫療科技的併購思維

蘇璽元
蘇璽元 2021-12-03
打不過就加入、錢夠多就買下?從醫療巨人Medtronic看醫療科技的併購思維
unsplas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回想約莫20年前進入醫工系就讀,一門學程的必修課指定了一本厚重的黃皮原文書,讓學生們從裡面一張張複雜的醫療儀表設計開始探索學習,至今印象深刻。

這些運用工程與科學來解決生物醫學問題的技術與知識,與台灣高端的醫療及科技優勢整合。其中醫療科技的分支,被再定位為BioICT產業,也就是生物醫學(Bio)與資通訊科技(ICT)的結合,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

嚴峻的COVID-19疫情直接推動了全球醫療科技產業的成長,數位醫療及遠距醫療的需求爆發性增加,一波波的國際併購浪潮將這個產業推到了史上最活躍的階段。

Medtronic成為醫材之霸,聚焦四大市場策略

回頭來看產業變化真快!傳統一談到醫療大廠,馬上就想到大設備廠商GPS,也就是GE、Philips以及Siemens,這三家公司幾乎包辦了各家醫院的醫學影像設備。

然而若以2019年醫療器材領域售總額來看,醫療科技巨人Medtronic以30.56億美元的銷售總額已然成為世界之霸,輾壓當年Johnson &Johnson的25.96億美元以及GE的21.17億美元。到底Medtronic實現有機成長的核心是什麼?

Medtronic的營運始於1949年,起初專注醫療電子產品的維修,後來陸續開發多個跨時代的醫療科技產品,如世界第一個可攜式心律調節器、機械式人工心臟瓣、植入式心律除顫器、遠距生理監控系統等等,這些超越傳統醫療的突破不勝枚舉。

不僅在創新產品研發與開發上有獨到之處,Medtronic的策略清晰,專注解決市場中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實踐在集團四個事業,分別是心臟和血管事業、微創手術治療事業、重建性治療事業、以及糖尿病事業。

Medtronic選擇聚焦在這個四事業,真的不是剛好而已,而是有其高度的市場策略!

  • 心臟和血管:解決與生命直接相關、最剛性的臨床需求(心血管疾病的增加)
  • 微創手術治療: 更少的併發症、更短的復原時間,是傳統手術轉型不可逆的趨勢(醫療品質的要求)
  • 重建性治療:提供神經、血管、脊椎、神經調節相關的頂尖產品與技術,特別是骨科植入物這個巨大市場的領導者(老齡人口成長)
  • 糖尿病:醫療市場成長最快的分支之一,是多個慢性疾病的共病,各國政策積極介入(慢性病盛行率提高)

併購醫療科技大廠Covidien,成為成長動能來源

當然,Medtronic的成功因素還有太多可以分析,但要說成為醫療科技巨人的關鍵,相信不可不歸因於其積極的併購策略。如果以一台汽車來比喻Medtronic,那併購就是掛Turbo(渦輪增壓)的超跑,給予其在營運上超速的表現。

攤開Medtronic在2017年的財務報告,可以看到年銷售總額從2014年的17.00億美元大幅度成長到2016年的28.83億美元,這樣2年將近70%的成長,對於如此規模的國際大廠是多麼不容易。

醫療科技併購觀察看Medtronic如何成為醫療巨人
2013~2017年度Medtronic年銷售總額。 璽元

原來是Medtronic在2015年以破紀錄的49.9億美元,完成併購了另一家醫療科技大廠Covidien。儘管這筆鉅額併購在當時不被完全看好(例如被認為產品線不具互補性、公司營運面向不同、過高的併購價格、雙方結合能否節省更多營運成本等),但後來證明這次的併購絕對是成功的。

回顧Medtronic過往與Covidien的關係,其實早在2012年Medtronic公司報告中已指明3家醫療科技公司為其主要競爭對手,其中1家就是Covidien,另外2家則是Johnson&Johnson以及ArthroCare。而這樣競爭者的平衡關係,即將在2014年被打破。

基於「打不過他就加入他、錢夠多就買下他」的基本道理,2014年年初英國醫療設備大廠Smith&Nephew率先宣布併購ArthroCare。在這樣的市場氛圍下,合理懷疑Covidien就是下一個被併購的目標了,就看誰的手腕比較粗!果不其然在同年6月,由Medtronic發布了將啟動併購Covidien的重量級訊息。

深入思考Medtronic併購Covidien的rationale的根本原因或邏輯,可以由其執行長Omar Ishrak當年在年報中致股東的訊息窺知一二:
- 加速Medtronic在創新治療、全球化、經濟效益的三個關鍵成長策略。
- 強化Medtronic產品組合、加速市場滲透、提供新的市場進入點。
- 擴大價值3.8億美元的新興醫療市場機會,並在未來10年維持雙位數字成長動能。
- 創建完整的醫療價值主張,實現提高醫院效率以及病患術後管理、慢性病管理的完整治療方案。

關注Medtronic的亮眼營收,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其精準的併購眼光。更可怕的是,Medtronic在2015年除了Covidien外,另外又完成了價值1.6億美元的11件併購案,成為世界第一的野心可見一般,也再次印證併購只是醫療科技產業的基本常識。

COVID-19疫情來襲,國際醫療科技併購浪潮不停

根據Ernst&Young(Pulse of the Industry Databook 2021H1)報告,統計歐美醫療科技市場在2020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就完成了288件併購,總價值約63.3億美元,其中288件交易創了歷史新高。

為何疫情也止不住併購的浪潮?儘管因為疫情肆虐,醫療機構首重面對COVID-19的篩檢、診斷、以及治療,排擠了其他沒有立即性需要的醫療服務,打擊了眾多醫療科技公司的營收。然而這也很好地檢驗了公司危機管理的能力。

舉例來說,除了保留更多的現金、加強醫療供應鏈管理、數位化公司的服務等等基本手段外,醫療科技公司在此時針對資源重新擬定分配,或是加速併購進行更是不得不做的。
特別是國際大型併購案的洽談從數個月到數年都有可能,很多也無法成案。現在沒有談,以後就沒有成交的機會。這288件醫療科技併購交易數實實在在的表達,市場真的不缺錢、不缺買家,只怕沒有好的標的。

醫療科技併購觀察看Medtronic如何成為醫療巨人
2016~2021年歐美醫療科技併購案交易數及總金額 璽元

回頭再看一次Medtronic/Covidien併購案來思考大廠併購的理由:
- 創新研發結合製造開發,充實核心能力擴大產品組合
- 擴充來自海外新興市場的製造與銷售能力,強化全球化觸角。
- 基於雙方優勢提供最具價值的解決方案,來面對各國複雜的醫療保健系統。

簡單來說,醫療科技大廠透過併購找尋具高成長、高市場價值的標的,快速取得具差異化的產品組合、專利技術以及法規許可等等,進而擴大市場版圖。

近年有許多具潛力的醫療科技公司,資源不足無法與大廠抗衡,但透過更多的臨床試驗證明其在臨床上對於醫療利益關係人的價值,後續獲得與大廠策略合作、投資或是被併購的機會,成為醫療科技產業雙贏的局面。

醫療科技是一個極度分散的產業,每一項技術或產品的開發都是獨一無二,要解決的臨床需求各不相同。透過理解巨人的背景,可以觀察到這個產業成長的軌跡,也可作為醫療科技公司營運的參考。

參考資料:filecacheinvestorfilecacheey

《Meet創業小聚》長期徵稿,針對新創或創業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meet@bnext.com.tw,文長至少1,0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Meet創業小聚》的立場。)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蘇璽元 蘇璽元

喜愛挖掘投資機會,關注產業變化趨勢,目前擔任上傑洋管顧投資經理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