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新加坡的二手電子商品電商平台Reebelo宣布將於九月中正式插旗台灣開展業務,消費者將能以實惠的價格,在Reebelo台灣站瀏覽和購買各種品質穩定的二手電子商品,成為實踐永續經濟的一份子。
Reebelo是由Philip Franta和Fabien Rastouil在2019年共同成立,他們注意到全球每年會有5400萬公噸的電子垃圾產生,而回收後的處理也耗費大量資源,不環保的結果讓他們決定創業,希望讓電子商品更可負擔,也可以讓人們對永續和環保有更多想法,並為日益嚴重的過度消費問題做出積極的貢獻。其實這樣的消費模式在歐美地區已經興起一段時間,包含像是Back Market、Grover等公司都是以二手交易模式營運的企業,而Reebelo目前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香港等地皆有提供服務,選擇亞洲市場起步,看上的其實是亞洲是個仍未被開發、但具備潛力的市場。
「二手交易在歐洲是很成功的,這讓我想起自己在KKday的經驗,」Reebelo台灣區總經理Jayson Chen表示,像是KKday這種旅遊行程預定的商業模式,也是歐洲先起步、亞洲才跟進的,儘管亞洲人在消費習慣與文化上仍會認為新機比較好,但他仍看好亞洲市場的潛力。「像是Uber Eats過去也不被認為會成功,畢竟台灣的便利商店密度這麼高,」行銷經理Casey Chen則表示,這種「創造需求、從0到1」的挑戰精神是她加入Reebelo的原因。
Reebelo在獲得專注於投資科技產業的德國創投機構June Fund和新加坡創投機構Antler領投的125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以及參與了新加坡加速器StartupX與知名創投淡馬錫控股合作執行的永續發展加速器計畫HyperSpark專案後,才正式踏入台灣市場。另外,台灣電商滲透比例和成熟度都比其他東南亞國家還高,成為Reebelo插旗台灣的主因之一。「我們很開心能在June、Antler和HyperSpark的支持下持續成長。」Reebelo的全球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Philip Franta表示:「我們本次在台灣的策略擴張,使我們能夠更加確定產品和服務的定位適合全球思維,同時採取在地化的商業行動,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想傳達的永續經濟理念。」
雖然台灣市面上已經有二手3C產品購買通路的存在,包含西門町、光華商場等線下門市,以及蝦皮、露天的C2C線上平台,或是Momo這種B2C的線上平台,但各個平台都過於破碎、缺乏整合,消費者必須一間一間門市尋找,找到喜歡的款式後卻又得擔心沒有保固的問題,形成購物的阻礙,Reebelo則致力於成為整合性的一站式服務平台,首先整合上游電信商、中游批發商和下游的零售通訊業這些二手機回收業者,並對這些廠商經過專業驗證和品質保障、經過40項以上的檢查,才會在平台販售,對消費者來說,可以在一個平台同時比較,並得到品質保證、至少3個月的保固以及14天內無條件退換貨的二手電子產品,至於對商家來說,Reebelo則協助解決產品上架和客服需花費的時間,甚至可以藉由Reebelo Cross-border將二手電子產品賣到國外市場。
由於Reebelo是一個整合所有通路的平台,所以可以提供的手機款式與選擇會比單一銷售通路多,「以Apple來說,官網上會販賣的只有價格較高的整新機,但是在Reebelo上,消費者可以就自己的預算選擇較高價的二手機,或是可能外觀稍有損傷、但價格較低的二手機。」Jayson表示,Reebelo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能夠加入永續經濟,因此選擇越多,就會有越多人願意加入Reebelo的服務平台。
為了改變台灣的消費習慣和擁有更多使用者,Reebelo針對不同客群有不同的策略:對於那些本身就會購買二手電子產品的人來說,Reebelo提供了至少三個月的保固服務,以及14天的退換期限,比以往沒有保固與鑑賞期的購買管道擁有更多保障;至於那些仍較少購買二手電子產品的人,Reebelo則祭出KOL行銷以及「每完成一筆交易,就替地球種樹」的行動,喚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有時消費者很難完全確定二手電子產品的品質和保固是不是夠好,Reebelo 的目標就是用可負擔的價格提供給大家高品質的商品,同時教育市場和消費者永續消費的思維。透過這個平台我們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讓使用者能夠更容易的找到各種二手電子產品。」Jayson表示。
目前Reebelo在尋找商務開發、行銷與客服人才,同時希望可以有工程師的加入,未來則會希望可以擴大手機和電腦以外的交易標的,包含相機、空拍機等等,甚至考慮以租賃的形式開啟另一種商業模式,另外未來也會增加延長保固期限的服務。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