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們要實踐自己的目標與理想,領導團隊前進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摘錄自由 ConantLeadership 創辦人 Douglas Conant 和內容總監 Federman 撰寫的《領導力藍圖:別怕砍掉重練!從內在找尋改建原料,量身打造領導模型》一書,究竟領導者該怎麼練習領導力......
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享譽盛名,是上個世紀最有聲望的薩克斯風大師。即便對爵士樂不熟,通常也聽過他的大名,或至少覺得這個名字很耳熟。他錄製過一些最知名的暢銷爵士樂專輯,包括《藍色列車》(Blue Train)、《巨人的步伐》(Giant Steps)、《華麗人生》(Lush Life)和其他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另外他還寫了一系列爵士練習曲,大多被視為同類型音樂中的翹楚。
柯川練習吹奏的習慣也遠近馳名。有人說他對練習十分痴狂,所以常常被妻子發現他睡著時懷裡還抱著薩克斯風,吹嘴就靠在臉旁。也有人說,柯川不惜花上十個小時也要把一個音符吹到完美。一般來講,他每天最起碼會花六至八小時練吹薩克斯風。不只如此,他鑽研樂理、錄音及爵士樂相關書籍,像著了魔般,這些都是為了加強練習成果的緣故。
柯川的練習方法最大的特色在於,他不僅僅只是重複練習,一直反覆練同樣的音階而已。他從爵士樂相關練習書籍、哲學汲取靈感,再搭配自己對即興演奏與作曲所形成的一套「三主音」理論,不斷想出新方法挑戰自己。他給自己出新習題,跳脫典型的和聲結構與音調,試著以原創的音樂思維和表現方式達到更高境界。他持之以恆, 突破常規,繼續往更臻完美的目標而去。我在本書一再強調人不可能達到完美境界, 但是很多音樂方面的專家和作家會告訴你,完美對柯川來說彷彿是可以到達的距離。
「一萬小時」的神話
約翰.柯川的例子點出了練習這件事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光靠練習這個行動本身是不夠的,你必須用對方法。
有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人只要花一萬個小時練習就能專精任何學科,各位想必對這種觀念很熟悉。「一萬小時」的理論最初是由安德斯.艾瑞克森博士(Dr. K. Anders Ericsson)提出,後來又因為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異數》(Outliers)中述及此概念到而廣為普及,並且在商業界一再傳誦。這是很好的概念,也是相當吸引人的標竿;它看起來是個理想境界,但卻是能達成的理想,可以鞭策我們努力朝目標前進。不過,這其中有一個問題;直接端出一個數字來指明用多少時間即可專精某一件事,無異於再次肯定了凡事只需賣力去做便可學有專精這個雖然討喜卻又有誤導之嫌的觀念。人對於卓越的追求因此被標準化,也遭到過度簡化。一萬小時的法則充其量來講,只有一部分是正確的。
光靠練習並不足以提升我們的表現,必須特別重視練習的「方法」及我們在追尋目標時所抱持的態度。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曾說過這段名言:「你可以一天花八小時練習投籃,但如果用錯技巧,你也只會變得更擅長用錯誤的方式投籃而已。」又好比一個滿腔熱血、準備好好鍛鍊身體的人,他鬥志高昂,天天上健身房報到,但不曾花時間去瞭解自己適合哪種方式,也不追蹤進度或分析哪些做法有效或無效。倘若繼續用不合適的方式健身,不把例行訓練菜單做一些變化,那麼無論投入多少時間健身,都不可能會進步。這樣的人是下了一番功夫去努力沒錯,但沒有用對的方法去努力。換言之,辛辛苦苦也只是徒勞罷了。
精熟模式
此番原則也適用於領導力的練習。我支持領導力「精熟模式」;我明白領導不只是一種工作而已,想要在領導方面有傑出表現,就像任何藝術形式一樣,你必須將領導視為一門技藝。換言之,你必須刻意鍛鍊它,專注於練習,並且不斷求進步。或許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到常常被忽略,但你若真心希望自己擅長領導,就得實地去練習領導這門技藝。要做到充分練習,就不能只是反覆做一樣的事情。練習過程中雖然有時候的確需
要多次重複,但光是重複並不能算是練習;換言之,重複與練習是兩碼子事。假如你沒有任何目標地重複做著某個行為,也不去檢討此行為有多大成效,那麼這種練習恐怕會適得其反。
若想獲得真正的成效,就需要調整練習方法,讓你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領導技藝有深刻的進步。就像約翰.柯川從不自滿,總是一再嘗試以新方法來鍛鍊自己那樣,你也必須致力於用正確的方式投入練習。
刻意練習
才華洋溢的人無所不在。也許你在率領團隊、分析數據、招募人才、行銷、設計或公關方面有過人本事,但天生的本領也只能帶你走到這一步。傑夫.柯文(Geoff Colvin)在其著作《我比別人更認真》(Talent Is Overrated)中提醒大家,光是有天生才能與經驗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能出類拔萃。用對的方法去努力才能從平凡中造就非凡,而對的方法是指柯文所說的刻意練習,並非機械式的重複動作。做這種刻意練習為的是把良好意圖變成你內化的習慣。
刻意練習需要全心投入再加上靈活應用,意即你必須隨時調整領導方法,而這套方法除了應該經過縝密計算與深思熟慮之外,也要能拆解成可加以控管的小步驟。在刻意練習的過程中,偶爾會碰到麻煩,請別輕言放棄,繼續堅持下去。換個方式來講, 刻意練習有時候會讓你覺得特別辛苦,但若是對領導懷抱熱情,你就能挺住,因為領導熱忱會帶領你衝破難關。因此,請先確認自己已經「下定決心」,並將以下刻意練習的原則銘記在心,幫助自己突破瓶頸,這便是從優秀蛻變成卓越的祕訣。
刻意練習的原則如下:
明確具體
你必須清楚界定大小目標,才能刻意練習,若是可以找教練或夥伴一起把需要專攻的區塊抓出來會更好。刻意練習是很花腦筋的事情,所以練習時務必抱著一心想提升領導表現的決心。把想要特別處理的層面找出來,例如說你希望自己可以多傾聽他人的想法,然後專門針對這部分的領導能力做處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找到具體明確的實踐做法,對準你的目標練習。
花時間重複去做
雖然有極為特殊又少見的例外,但經驗基本上是無可取代的。不管你想提升哪個層面,都必須花時間,甚至是數年歲月,練習才會有成效,這便是一萬小時法則有一部分發揮正確效用的地方。經年累月地把你從《領導力藍圖》所學到的要領應用於日常的點點滴滴和互動當中,也是建構地基時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
需要回饋意見
想變得更厲害,就必須以銳利的目光審視自己的進展,徵詢同儕與導師的意見回饋,據此做出調整。找出一個可控管的評估機制與回饋迴路,有利於你調整並改善努力的方向,如此才能有效地刻意學習。
自我要求
領導能力愈好,看起來會愈輕鬆。但練習時若總是一副得心應手的模樣,恐怕就不是有效的練習。就像頂尖運動選手必須用重訓操練自己,刺激身體發揮超凡本領一樣,領導者有時候也應該讓自己置身在充滿挑戰的情況,來磨練領導技藝。若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機會做這種練習,也許你偶爾應該想辦法去做更困難的任務,趁此機會擴充能力,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例如你可以下一番功夫好好去研究某個棘手的策略問題,或把全副精神拿去搞定麻煩的談判事宜。只要有心鞭策自己,不用擔心找不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