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Q1,微軟在亞洲區做出了不少人事調動,包含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還有台灣微軟營運長兩個職位。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的位置,將由前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侯陽接替 Alain Crozier(柯睿杰)的位置,而台灣微軟的首席營運長則是由 Microsoft 365 事業部副總經理的陳慧蓉接下,這些人事命令有什麼的意義在其中?
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再見中國面孔,對中國市場新布局?
今年 3 月 1 號,Microsoft 宣佈任命侯陽博士接替 Alain Crozier 擔任 Microsoft 大中華區董事長兼執行長,領導 Microsoft 在大中華區的策略、銷售和市場營運工作,目前會與 Alain Crozier 一同工作直到 7 月 1 號為止。Crozier 自 2016 年起擔任該職位,大力支持雲端相關的新創企業發展,並建立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圈,過去兩年在大中華兩次為 Microsoft 的雲端服務增加容量。
繼任者侯陽又是什麼來頭?「侯陽是一位成功的創新變革型企業領袖。」Microsoft 亞洲區總裁 Ahmed Mazhari 是這麼評價他的。作為高通全球高級副總裁,侯陽帶領團隊與電信業、互聯網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無線技術轉型和升級,並積極加深與中國科技企業的合作關係,一同推動技術創新,帶領高通中國半導體事業部創下了三倍的營收增長。
在中國的技術實力逐漸與美國並駕齊驅,且又碰到中美貿易戰的這個當下,Oracle、IBM 等大廠牌都將技術研發中心遷出了中國,唯位於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 Asia)仍試圖理解中國市場的脈動。儘管由市場或政府扶持的競爭者不斷推陳出新,加上同為全球化企業的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微軟始終努力持續發展中國市場,這次的人事任命或許也將帶來另一番新氣象。
近十年首位台灣出身營運長,目標走向數位化
「台灣產業的關鍵字就是『Growth(成長)』跟『Global(全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在首次面對媒體的活動上,對產業的未來給出了這樣的表示,「而5G+AIoT更是台灣打國際戰的重要機會。」
今年1月,台灣微軟發出了一道人事命令,宣布原任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的何虹將轉任微軟亞太地區終端夥伴暨解決方案總經理,同時也續任台灣微軟物聯網卓越中心負責人,而首席營運長的職缺,將由原是Microsoft 365事業部副總經理的陳慧蓉接下,她也成了此一職位近10年來首位台灣女性。
在面對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走到了後疫情的時代,微軟也從這過程中協助不少企業邁向數位化的旅程,「過去要數年的轉型在疫情催化下現在都只要數月的時間,」陳慧蓉說。
而接下來微軟也要透過全方位的技術整合,繼續成為台灣企業的「神隊友」,從生產力工具Microsoft 365到Microsoft Azure的雲服務,將智慧邊緣連結到智慧雲端,透過完整的解決方案來賦能產業夥伴。
持續賦能台灣產業,醫療是長遠挑戰
「數位轉型肯定是一個短中長期的規劃,」陳慧蓉表示,顯然微軟協助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仍不會停止,「首要的產業依舊是製造業。」
由於疫情關係,包括高科技在內的製造業營運都受到封城影響,為了能維持正常的生產或是解決產線上的可能發生的故障,微軟也提供了建立在雲端的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能數位轉型、利用遠端的工作模式達到正常運作。「隨著資料中心的落地,接下來微軟也要將數位轉型的觸角延伸到過去法規較為嚴謹的產業,」陳慧蓉所指的正是金融、政府以及醫療產業。
延伸閱讀:每天早上一個鐘頭留給閱讀!微軟最年輕總座孫基康口袋書單分享,這3本他最愛
尤其是醫療產業,在陳慧蓉的規劃藍圖裡面,由於產業進入門檻較高的特性,因此是更為長遠的規劃,以目前與第三方合作夥伴獨立軟體供應商(ISV)所提供的醫療產業解決方案仍在起步中,也需要有更多的學習,「我們發現醫療產業不只是醫院還有穿戴裝置,」要如何協助穿戴裝置搜集數據、並將資料做更有效的應用與海外市場接軌,也是需要長期的準備。
至於目前最夯的電動車話題,陳慧蓉也表示,雖然微軟也參與了由鴻海所主導的MIH聯盟,但主要的角色是打造一個開放的雲端平台跟工具,讓電動車的數據可以送上雲端,利用人工智慧跟機器學習來加速運算,希望能透過此一方式讓提升終端客戶的體驗。
莫忘初心,有熱情才能完成挑戰
對於新官上任,陳慧蓉也以「熱情」來形容她所見的微軟團隊。她表示,沒有熱情是很難在這樣高壓的科技產業裡面達到目標,因此每當她轉換角色的時候,她總會提醒自己「我的初心」是什麼、當我獲得到這個職位之後我能有什麼影響力。
陳慧蓉也以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女性角色分享到,「應該要更有狼性,」鼓勵現在的年輕人要更有自信、勇敢舉手去爭取想要的工作,與此同時也要反思自己能為這個產業、為團隊及為客戶有何種加值。
問起陳慧蓉的座右銘,她毫不猶豫的說:「勇往向前、莫忘初心,應該就是我想要給現在年輕人跟微軟團隊的一句話吧」。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微軟香港新聞中心、TechCrunch
責任編輯:曾令懷

騎車、拍照、寫寫稿。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vincent.tseng@bnex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