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是 SPAC 當道的一年」科技外媒Crunchbase 報導道。的確,2020 年共有 250 家公司透過 SPAC 上市,累積募資金額來到 751 億美金,無庸置疑的是:今年新創圈的SPAC熱潮將持續燃燒:繼基因檢測公司 23andMe 及太空發射商 Astra 後,現在輪到線上寵物照護平台 Rover。
何謂 SPAC? 延伸閱讀:姊姊是Youtube CEO、前夫是Google共同創辦人:「她」如何透過SPAC上市基因檢測新創23andMe?
線上寵物照護平台 Rover 於 2 月 11 日宣布將與 True Wind Capital (一間管理超過 20 億美金的美國私募基金公司)贊助的 Nebula Caravel Acquisition Corp. 合併透過 SPAC 上市。這筆交易案預計於上半年完成,並以股票代號「ROVR」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原本 Rover 的估值約為13.5億美元,交易完成後,其股票市值將來到 16.3 億美元,並擁有超過3億美元的非限制性現金(unrestricted cash)資產。Rover,一間鎖定寵物商機的新創,為何能從西雅圖發跡,最後擴大到海外 10 多個國家呢?
Rover 可說是個「寵物服務平台」:將「寵物主人」與當地的「寵物保姆」串連,並提供一系列服務如:寵物寄宿、寵物照護、遛狗服務、寵物美容等等。自從 2011 年創辦人 Aaron Easterly、Greg Gottesman 及 Philip Kimmey 架設平台後,共有 200 萬以上用戶曾經預訂平台服務,並有超過 50 萬遍及北美、歐洲的用戶註冊為寵物保母。
正面回應疫情衝擊:與Walmart合作,再透過SPAC 上市
回顧去年,新冠疫情衝擊下民眾逐漸改為遠距工作,外出上班、海外出差的機率大幅下降也間接讓 Rover 的服務使用量驟減。正因如此,Rover 於去年三月大舉裁撤了 41% 的人力,約莫為 200 位員工。
「即使在經濟劇變、大家勒緊褲帶的情況下,人們還是不會對寵物吝嗇的。」Rover 執行長 Aaron Easterly 信心地說道。有鑑於此,Rover 於去年十月表示業績恢復,並與沃爾瑪(Walmart) 推出合作方案,讓首度透過沃爾瑪寵物護理(Walmart Pet Care)預訂 Rover 服務的用戶皆能拿到 20 美金的禮物卡,半年內使用超過五次Rover 服務的用戶還能再加碼獲得 20 美金。
透過 SPAC,企業能大幅縮減上市時間與門檻,還能在投資人眼中與知名創投公司或產業大佬扯上邊,因此成為許多新創的首選。「公開上市將加速核心服務的擴張、支援其他寵物類別及持續拓展業務版圖。」CEO Aaron Easterly 說道。Rover 透過 SPAC 上市後,Easterly 將持續領導 Rover,為毛小孩們提供服務。不止是 Rover,去年 12 月提供每月訂閱狗飼料、狗狗服務和體驗的新創 BarkBox 也揭露將透過與 Northern Star Acquisition Corp. 合併 SPAC 上市,交易金額來到 16 億美元。
SPAC 上市已成為許多新創的首選,預計今年將會看到更多新創透過 SPAC 借殼上市。不過也有些投資人將 SPAC 視為一時熱潮而非長期趨勢,舉例而言,像 Airbnb、DoorDash、C3.ai 等獨角獸新創依舊選擇透過傳統 IPO 方式上市。
參考資料: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