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美國AI創新全版圖!那些融資最多公司都在哪,在做什麼?

創業邦/矽谷洞察 Frank Chen 2020-01-28
美國AI創新全版圖!那些融資最多公司都在哪,在做什麼?
創業邦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矽谷洞察,作者 Frank Chen,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近日,美國著名研究機構CB Insights發佈了最新美國人工智慧投融資趨勢報告。從總體融資情況來看,在2018年,風投機構向美國AI初創公司投資了總共93億美元。相比較而言,2013年的AI行業的投資總額僅為11億美元。可以看出,近幾年來美國AI行業的融資趨勢明顯走強,熱度攀升。

USA03.JPG
2011-2018年美國AI年度融資總量。 Statistica

除了投資總額,CB Insights還按地圖劃分了各州的融資情況,繪製了美國的AI創新地圖。從地圖上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美國AI融資最高的地方集中在西部、東北部和少數中部地區。從美國各州的表現看,加州(48%)、紐約(12%)與麻州(9%)分別是美國AI產業交易量最豐富的前三位。

那麼,為什麼這三個州AI產業最繁盛,它們各自具有什麼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過去幾年裡,又誕生出了一些怎樣有趣的公司們呢?就讓矽谷洞察深入挖掘,為您帶來分析。

USA02.JPG
美國人工智慧融資分佈圖。 CB insights

行業、就業與研究地方化,三州各顯神通

總體來講,加州、紐約和麻州雖為前三甲,但在AI發展的方向側重點有所不同。開放的創新氛圍、豐富的科技創業資金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加州佔據了將近一半的AI資金;紐約則注重AI與城市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藉由國際化的環境與人才吸引多元產業的發展,從而實現領域的增長,並不斷探索著與制定城市政策相關的AI應用;而麻州則借助生命科學領域的成功經驗和成熟的研究體系在AI領域處在前沿。

毫無疑問,矽谷創新的歷史與西海岸濃郁的科技公司氛圍,外加上佇立於灣區的斯坦福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兩所名校在人工智慧研發領域的支持,使得加州成為人工智慧企業最多、產業最豐富的州。眾多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例如:Google、Facebook、Amazon等等,紛紛都在矽谷設立人工智慧研究院,引領著下一代AI場景的落地。這些頂級的企業也源源不斷地培養了大批人才,為下一個偉大的想法(Next Big Thing)提供先驅者。同時,矽谷也從來不缺乏資金支持著這些偉大想法的實踐。

紅杉資本、凱鵬華盈(KPCB)等頂級的風投公司,也不斷地通過不斷注入資金造就著一個個IPO神話。2017年8月,加州立法機關批准了《阿索洛瑪律AI原則》(AsilomarAI Principles),這是一個由世界各地知名的AI學者聯名撰寫的人工智慧發展原則。而從加州對於這項原則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加州非常關注AI行業的總體發展。

相比於加州重視行業的綜合發展,紐約則更重視AI與城市的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一方面,紐約的AI崗位為美國所有城市中最多的。2012年,紐約對創業公司的融資額大約是23億美元。到2017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130億美元,其得天獨厚的多元環境與國際市場讓很多公司在紐約紛紛設立總部或辦公室,通過招募國際化人才來擴展它們的團隊。

根據領先的求職公司Indeed.com的職位清單資料,11.6%來自紐約的職位與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相關,超過了三藩市的9.6%。另一方面,紐約產業的多元性為人工智慧帶來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很多金融公司,例如:Bloomberg、BlackRock,以及網路安全、製造業與健康領域的公司都在積極向AI轉型。同時,紐約也在政策上也十分支持人工智慧的發展。紐約市政府於2017年開始探索AI的各種城市應用可能性,市議會一致認為自動化決策系統可以説明機構更有效地制定決策。

而麻州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於其世界級的人工智慧培訓與研究機會。比起美國的其他州,麻州政府更加注重研究體系的發展。1976年,劍橋市政府頒佈了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重組DNA規範研究的地方法令。這套標準的制定奠定了麻州生物科技繁榮的基礎,使得麻州形成了世界知名學府—醫療產業—人才—資金四者相連的生態系統。根據麻州生物科技委員會的報告,麻州在生命科學領域已經在雇傭了多於10萬人,吸引的風險投資比起10年前擴大了將近3倍。對研究體系的大力支持使得麻州的科研機構不斷走在領域的前沿。

而在AI領域,麻州借鑒了生命科學領域的成功經驗,並提供了眾多在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為AI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眾多世界知名學府也擁有著完備的學術體系。世界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位於麻州劍橋市(就在波士頓郊外),擁有一流的大腦和認知科學系,該系研究腦功能的各個層面,並提供本科和博士後研究課程。麻省理工學院校園內的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擁有21個AI和ML研究小組,專注於AI研究與開發。

融資最多的明星公司們,它們在做什麼?

根據CB Insights 上的資料,2018年,美國AI行業融資最多的三家公司分別是加州的Nuro(10.32億美元)、紐約的UiPath(10.16億美元)和伊利諾州的Avant(6.55億美元)。那麼這幾個公司為何成為2018年AI融資前三甲?它們各自關注的領域又發展得如何呢?

(一)AI與物流行業相結合,實現短途智慧化

加州的Nuro於2016年6月由Google自動駕駛專案Waymo的兩位首席工程師Dave Ferguson和JiajunZhu創立。此前他們從該公司知名的自動駕駛項目Chauffeur計畫中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獎金。這份獎金旨在激勵那些堅持在Google的自動駕駛汽車專案的工程師。

在成立的僅僅三個月後,Nuro就完成了在中國的第一筆A輪融資,網易創始人丁磊(William Ding)成為了Nuro董事會的一員。2017年6月在美國進行的第二輪融資使Nuro的A輪融資總額達到了9200萬美元。

在獲得了充足的資金後,Nuro於2018年1月發佈了其第一款產品R1。R1是一款自動駕駛的電動本地商務送貨車,旨在為客戶或商家提供短途運輸,如雜貨、禮品盒和禮物等。與傳統的自動駕駛車有所不同。Nuro只有傳統汽車的一半大小,有四個隔間和包括雷射雷達,照相機和雷達。

在今年初獲得了軟銀願景基金的9.4億美元的融資之後,Furguson表示產品將更多地關注服務如何與實際客戶的聯繫上。目前Nuro已經與美國的兩家零售巨頭Kroger與Walmart合作,在休士頓運行自動運輸服務。

(二)AI優化企業工作流程,節約人力成本

UiPath由羅馬尼亞企業家Daniel Dines和Marius Tîrcă於2005年成立。該公司從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開始,目前在倫敦、紐約、班加羅爾、巴黎、新加坡、華盛頓特區和東京開設了辦事處。2017年,該公司將總部遷至紐約,以便更接近其國際客戶群。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在200個國家(地區)擁有40萬使用者,其年收入也從2017年4月的800萬美元增加到現在的2億美元以上。此外,UiPath表示目前已擁有超過2500名員工。

UiPath是一家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領域中快速增長的創業公司。該公司使用基於AI的軟體來説明企業運行重複的或普通的幕後工作,以騰出人力來處理更複雜的工作。目前已擁有現在2100名客戶,其中包括美國陸軍,國防後勤局,GSA、IRS、NASA,海軍和退伍軍人事務部等政府部門。

UiPath企業RPA平臺可以在內部部署或在雲中進行,並且包括三個組合元素:

  1. UiPath Studio:一個過程模型工具,通過使用功能強大的記錄器將視覺化的建模過程自動化。
  2. UiPath Robot:一位數位化工作者,可以批量或完全獨立地執行計畫的工作而無需人為介入。
  3. Uipath Orchestrator:一個管理主控台,用於為機器人分配自動化需求的任務清單。

(三)AI加速科技發展,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務

Avant成立於2012年11月,總部位於伊利諾州芝加哥。Avant藉由營運著一個線上借貸市場,向中等收入客戶提供個人貸款以償還債務,支付意外的醫療費用以及家庭假期的花銷。

透過使用大資料和機器學習演算法,該公司提供定制化方法來簡化用戶的信貸選擇,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為個人貸款(Personal Loan), 額度在$2000到$35000美元之間。第二種為Avant專屬信用卡,用戶只需要交29美元的年費,即可獲得額度為$300-$1000美元之間的信用卡。Avant信用卡的好處在於用戶無需繳納任何的定金,並且年費相當的低廉。

Avant創新的產品理念與每年將近4億美元的年收,獲得了一眾知名投資者的青睞,比如頭部私募KKR、老虎全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精品投行Jefferies等。2015年,Avant獲得由泛大西洋資本(General Atlantic)領投的3.25億美元E輪融資。

AI熱門領域一覽

在此次研究中,CB Insights還提出了NexTT框架,根據行業採用率(Industry Adoption)和市場優勢(Market Strength)評估了每一種趨勢,並將其歸類為暫時(Transitory)、必要(Necessary)、實驗性(Experimental)、威脅性(Threatening)四大類。暫時性指有應用但是未確定市場的趨勢;實驗性是指試點企業或初創公司的產品沒有被廣泛應用,但已初步引起媒體興趣和概念認證的趨勢;威脅性是指已有大規模市場投資活動,已經被市場初步採納並具有大規模市場應用的趨勢;必要性是指已經廣泛採用、擁有市場並且被大眾理解的趨勢。

USA01.JPG
NExTT趨勢矩陣。 CB insights

CB Insights將人工智慧劃分為了25個領域,分佈在這四個大的趨勢框架裡。前文提到的三家公司都位於AI目前在技術上比較成熟的一些領域。比如:Nuro的R1就使用邊緣AI(edge AI)的技術,利用AI演算法處理感測器的資料。UiPath和Avant致力於通過預測性維護(Predictive Maintenance)來提高資料分析的準確性,並自動化繁瑣的操作。

可以看到,世界的競爭格局將因人工智慧而改變,下一階段也將會有更多的公司投身入AI這個巨大的洪流裡。大浪淘沙,誰又能笑傲今年的AI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你對美國AI的發展有什麼看法?這幾個明星公司你最看好哪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1. Why RPA UiPath is unique RPA software?
  2. crunchbase
  3. avant
  4. Google is no longer developing its own self-driving car: report

本文授權轉載自 創業邦,作者:矽谷洞察 Frank Chen

TAGS: # AI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