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42歲才是最佳創業時機?iPod之父:隨年齡增長,關注的事會更廣!

36氪 / 譯者 井島俊一 2019-09-30
42歲才是最佳創業時機?iPod之父:隨年齡增長,關注的事會更廣!
CreditCreditWei Leng Tay/Bloomberg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編者按:本文翻譯自《紐約時報》的文章,原標題是Founders of Successful Tech Companies Are Mostly Middle-Aged,作者是美國西北大學的經濟學教授Seema Jayachandran。在文章中,這位教授結合最新一項實驗結果,認為科技領域創業的最佳時間是中年時期。

重新定義並從美學角度打造全新的家用恆溫器,需要具有創業者思維。基於這個思維,你才有可能走上發財致富之路。而剛好就有這麼一位創業者,他在科技行業摸爬滾打數十年後,頓時萌生了打造新一代恆溫器產品的想法。這位創業者,就是被譽為「iPod之父」的托尼·法戴爾(Tony Fadell)

Tony Fadell
被譽為「iPod之父」的托尼·法戴爾(Tony Fadell)。 CreditCreditWei Leng Tay/Bloomberg

美國境內經濟研究:中年創業者居多

法戴爾2001年加入蘋果公司,並且孕育出了iPod的設計概念。2006年,法戴爾成為了蘋果公司iPod部門的高級副總裁,直至2008年離開蘋果公司,並在兩年後和另一位前蘋果員工Matt Rogers創立了智能家居產品公司Nest Labs。而那個時候,法戴爾已經41歲了。

Nest公司推出的恆溫器產品,其外觀設計非常時髦,整體設計也非常直觀。這款產品可以和用戶的智能手機相連,同時還可以學習用戶的室內溫度設置習慣。自推出這款產品以來,Nest恆溫器一直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追捧,不到幾年的時間, 谷歌就以32億美元的成交價,收購了Nest公司。

法戴爾的資深經歷,以及創立Nest公司時相對成熟的年齡,是明星企業家的典型特點。根據某經濟學家團隊的研究發現,這些典型特點,也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輟學的肄業大學生身上所缺乏的特徵。這項研究,主要以美國境內高速增長的企業為分析目標,其核心研究報告也發表在美國經濟學會主辦的《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根據這項研究報告,研究人員收集了2007年至2014年間新設立的新創企業,並分析了其中在員工規模和銷售業務兩方面增長最快速的0.1%的企業。他們發現,在這些篩選出來的企業之中,企業創始人的平均年齡是45歲

當然,毋庸置疑的是,也存在許多對立角度的案例。比如,Mark Zuckerberg在聯合創辦Facebook的時候,只有19歲;Bill Gates在聯合創辦微軟公司的時候,也是19歲;而Steve Jobs在成立蘋果公司的時候,也僅有21歲。

這些公司的故事,加上還有一小部分類似公司的發展故事,似乎向我們演繹了一段傳奇經典:整個科技行業,以及創新領域都是由一群神童來引領發展的。然而,這篇研究發現也同時指出,這些頭角崢嶸的創始人都是特殊案例,並不符合普遍實際情況。

高增長創業公司創業者:平均年齡為42歲

參與這項研究的經濟學家,有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Pierre Azoulay,來自西北大學的Benjamin Jones,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Daniel Kim,以及來自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Javier Miranda

在這項研究中,他們也首次公佈了美國境內高增長創業公司創始人年齡的系統算法。根據之前的有關研究,小型企業創始人的年齡基本都在35歲至50歲之間。但大多數小型企業規模都非常小,而且主營業務都基本在餐飲、清潔服務、零售等領域。就整體經濟而言,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就創新而言,他們卻無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而這項新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對高增長創業公司的研究。其中的研究數據,也主要來源於聯邦政府各個部門獲取的匿名化數據。

政府機構主要將人口普查局收集的員工規模和銷售業務數據,和國家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IRS)報稅數據信息中的創始人信息進行了匹配。在過濾掉個人身份識別信息過後,聯邦政府向這些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套涵蓋270萬商業創始人的數據信息。

根據研究人員的計算,這些創始人的平均年齡為42歲。而就增長速度最快的那0.1%的企業而言,其創始人的平均年齡則為45歲。此外,就實現IPO或者被更大型企業收購的成功企業而言,也存在上述的規律:這些企業的創始人也基本上都處於其中年時期。

shutterstock_1085276096_businessman.jpg
中年創辦人可以有意識地選擇更開放的心態,去平衡他們因為經驗帶來的偏見。 Krokokot via shutterstock

年輕人的優勢在哪裡?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就沒有任何優勢。

通常,年輕創始人更願意冒險,而這種心態也可能會幫助他們萌生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創業想法。此外,天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即心理學家所稱的「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在年輕時期也相對更強。可能到了30歲過後,這種能力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然而,有關創業家以及年齡的這些發現,也再次打破了之前的研究人員有關科技領域創新突破的有關傳奇故事。雖然愛因斯坦在26歲的時候,就提出了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相對論,但年輕時期的這些發現並沒有特別突出之處。

之前有一項研究,分析了20世紀所有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研究發現,這些科學家在相關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時候,平均年齡為37歲。在應用科學領域,相對於流體智力的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即後天通過相關經歷和學習而獲得的認知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在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而被授予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平均年齡則約40歲。

簡言之,創業方面的成功,並不等於流體智力加冒險。實際上,它取決於一系列因素,而其中大部分因素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有優勢。

中年創業資本:人脈、經驗與能力累積

我們可以再次回顧法戴爾的故事。

在20世紀90年代初,法戴爾就開始進入矽谷工作了。他曾經在移動計算公司General Magic和飛利浦電子公司做過產品設計。到了2001年時,法戴爾加入了蘋果公司,並且帶領工程團隊打造出了蘋果的首款數字音樂播放器iPod。此外,法戴爾在早期iPhone的產品研發方面,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0年,在經歷了20年的工作經驗過後,他決定和蘋果公司的工程師Rogers聯合創立了Nest公司。在對法戴爾的專訪中,他回憶了他離開蘋果公司後,自己參與設計了自家位於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的房子。這個房子的設計理念,是要給自己打造一個生態友好型的舒適環境。而在此期間,他還和家人一起在全球各地旅行。

他提到,對於承包商提供的恆溫器,他非常不滿意。此外,在外出旅行期間,也出現了許多遠程監控相關的問題。

「承包商提供的室內恆溫器外觀不僅難看,而且給人一種過時已久的感覺。不僅不省錢,還讓自己心裡不舒服。」法戴爾回憶說。此外,他還補充道,「這個產品完全沒有任何賣點,但那個時候的市場中,也沒有其它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替代產品。」

於是,他就自己成立了新的公司,自主研發了新一代恆溫器產品。

法戴爾還提到,其實他在讀大學以及初入職場的時候都有過創業經歷。但遺憾的是,所有的項目都失敗了。他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沒有充分準備。「那個時候,我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學習。而這些內容,也是最終能夠助我成功的關鍵因素。」法戴爾說。

shutterstock_337485929_leader_thinking.jpg
過去的豐富經歷及人脈累積,都能成為日後成功的基石。 Rawpixel.com via shutterstock

大學生只關心大學生的事,而年長者眼界更廣

在General Magic公司,他學會了產品設計。在飛利浦電子公司,他又學會了團隊管理和融資。在蘋果公司,賈伯斯又讓他認識到如何跳出產品框架做設計。法戴爾稱,這其中的「秘訣」,就是要圍繞用戶體驗去設計,而且必須涵蓋甚至產品包裝以及發送消息等各方面的體驗。

此外,法戴爾還提到,在籌備Nest公司時,他必然需要組建自己的團隊。但由於他已經在矽谷摸爬滾打多年,所以在這方面也沒有任何壓力。「我在矽谷工作已經有20年了,我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人脈資源。」法戴爾說。

隨著年齡增長而成熟後,他的思維也提升了不少。

法戴爾說,在20歲的時候,他根本不會去關注恆溫器這種東西。「大學生就只關心大學生需要關心的事情。」他說,「而隨著年齡增長,你就慢慢地開始並且也需要去關注其他方面的事情了。」

在商業領域,許多創新都是基於自身經歷和經驗而實現的。年輕雖然是一種資本,但有些通往成功的道路,山遙水遠,也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持久力的考驗之下,才能最終打開這扇成功的大門。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譯者:井島俊一

延伸閱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