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旗下電信事業SoftBank獲准在東京證交所掛牌,將於12月19日首次公開行,總計籌資210億美元,這將是日本史上最大IPO,也是暨2014年阿里巴巴IPO創下250億美元募資紀錄以來,科技史上募資規模第二大。
軟銀集團將持有SoftBank的99% 股份,分出30%向投資人公開銷售,母集團保留三分之二股份。軟銀集團為上市公司,為何又要讓旗下子公司掛牌?最大的原因在於,社長孫正義的戰略是要讓軟銀集團徹底蛻變成為「國際科技投資者」。
電信事業風光不再,AI是下一步
Softbank為軟銀集團金雞母,然而目前日本電信市場進入成熟期,而電信費用占家用支出比例增高,日本總務省對業者月租費調降的壓力漸增,獲利難有突破性的進展;另外2017年12月樂天加入電信市場,攪亂一池春水,還讓電信三大巨頭(SoftBank、NTT、 KDDI)的股價低迷一時。
這也迫使孫正義想辦法找出路,近年來將注意力轉移到專注於技術投資上。將SoftBank分拆上市,將有利於帶來更多資金做技術投資,在整體策略布局上,首要之務便是導入AI,孫正義便說:「在AI這塊領域,我將投入97%的精力。」從軟銀集團過去的併購案來看,不難發現孫正義的野心。
多角化併購,藉IPO變身跨國投資集團
從2014年收購法國公司Aldebaran Robotics推出機器人Pepper開始,軟銀集團動作不斷。其後還收購了英國IC設計公司ARM與美國第四大電信商Sprint,今年更是以75億美元買下Uber 15%股份。
另外,孫正義在2016年10月成立了史上最大的風投基金―1000億美元的軟銀願景基金(SVF),蘋果、高通、富士康等科技企業都是股東,根據統計,到今年9月底,這檔基金在全球投資了38家、總計281億美元資金。
「軟銀集團將轉型為創投公司。」日本科技市調公司龍頭ITR Corporation的分析師Marc Einstein表示:「軟銀集團藉由此次IPO籌措大筆資金,所有科技領域,都會是他們的投資標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作者:葛翰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