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Meet Trip東京] 共享辦公室風潮吹進亞洲,直擊東京WeWork及當地創業社群空間品牌Docks

[Meet Trip東京] 共享辦公室風潮吹進亞洲,直擊東京WeWork及當地創業社群空間品牌Docks
許為傑攝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去(2017)年 5 月,美國的共享辦公室新創 WeWork 正式進軍日本,選在以聚集外國人與夜生活而聞名的東京六本木打造第一個據點—アークヒルズサウスWeWork。短短 18 個月,WeWork 在日本已經拓展 6 個據點,預計今年年底前,還會在大阪難波及九州福岡這兩座城市加開新點。

能快速拓展不是沒有原因,擔任日本 WeWork Sale Lead 的林大輔告訴我們,日本都市地狹人稠、寸土寸金,無論是新創公司或是大企業想覓得好地點落腳並不容易,即便找到空間,還得處理政府繁瑣冗長的註冊登記流程,且須支付高額的固定成本。相較之下,選擇進駐 WeWork 能減少繁瑣流程外,也能省下改變辦公地點時的所需支出,如搬遷、硬體設備處理等的浮動成本

空間內分「HOT DESKS」及「DEDICATED DESK/PRIVATE OFFICES/CUSTOM SPACE」兩種承租類型,進駐空間後,使用者可以任意使用網路及吧檯等設備服務,兩種類型間的差異在於,後者享有清潔打掃包裹寄件等服務,並能使用商業印表機私有電話專線

日本 WeWork 會員至今已經累積突破 7000 人,林大輔表示進駐的單位十分多元,不只自由工作者、日本本地企業,許多業務觸及日本的跨國企業如台灣知名旅遊新創 KKday 也都是他們的會員。會員除了可以定期參加由 WeWork 舉辦的線下實體活動、講座,也可以透過專屬社群 App,線上連結來自全球的 15 萬名會員,「社群連結力就是 WeWork 存在最重要的價值。」林大輔說。

WeWork 空間內一週實體活動、講座
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比谷パークフロントWeWork 空間內一週實體活動、講座。 許為傑攝影
WeWork Community App
WeWork 會員專屬社群 App。 許為傑攝影

除了自由工作者或創業公司,空間內也有一定比例如 SoftBank、Cheetah Digital 等大企業進駐,林大輔說明他們在全球有許多企業夥伴,這些企業有些會在 WeWork 設立衛星辦公室作為人員辦公地點外,也藉連結內部社群發展商業策略挖掘更多價值可能。或許這樣的商業策略連結,就是令 WeWork 在與其他同樣提供辦公服務空間單位相比時,能更具競爭力、並成為全球知名獨角獸的原因

WeWork 一個單位(Desk)租用價格平均落在一個月 60,000 至 80,000 日圓(約新台幣 16,000 ~ 22,000 元)不等。旅居日本 8 年、WORK LIFE IN JAPAN 的共同創辦人 Victor 表示在東京能找到類似空間服務,一個月只需花費 50,000 日圓(約新台幣 14,000 元),相較之下其實進駐 WeWork 並不便宜。

雖然 WeWork 主打提供自由工作者、新創公司良好的辦公、社群交流場所,但回歸現實考量,新創成立初期每一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口上,進駐 WeWork 則考驗新創公司能否將「社群連結」所創造出來的價值順利轉為實際收入現金流,否則要長期負擔相對高昂的租借費用,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簡潔素雅 日本創業社群Creww旗下共享辦公室品牌:Docks

Docks」是由日本當地創業社群 Creww 於去(2017)年 8 月推出的共享辦公室品牌;Creww 則是在 2012 年由日本成功創業家伊地知天有感日本社會長期缺乏創新動能及推動新創成長力量,連結日本其他企業成立的創業社群品牌。

社群經理小田健博介紹,Creww 底下主要推動三個計劃:創業社群經營(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企業贊助加速器(Corporate-Sponsored Accelerators )及國外新創發表秀(Japan Launchpad)。品牌成立初期,主要協助日本新創與國內大企業之間的縱向連結新創社群間橫向連結,不過發展至今,除了國內創業社群經營,也積極向外連結國外創業社群,希望創造更多不同可能性

為了提供新創公司更多資源,去(2017)年 8 月 Docks 正式成立,空間內設有獨立辦公室及開放辦公空間,Creww 的社群會員除了能以較優惠的價格租借辦公空間,也能定期接收活動快報,選擇感興趣的創業交流活動參加。

日本共享辦公室品牌Docks線下活動排程
日本共享辦公室品牌Docks線下活動排程。 許為傑攝影

國外新創發表秀(Japan Launchpad) 就是其中一項辦在 Docks 的交流活動,這項活動是 Creww 為了讓國外新創能有個舞台向國內企業、新創社群展示產品/服務進而開展出的企劃,小田健博說這項計畫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國外新創能順利開拓進入日本市場,活動形式為國外新創團隊上台 pitch,並在會後直接與現場參加者交流。

與 WeWork 鮮豔用色、融合都會風和工業風的設計相比,Docks 的辦公室較素雅簡潔。從各自的設計中就能感受到一個來自歐美與原生日本的 DNA 明顯不同。

共享辦公空間風潮吹進亞洲 想想台灣特色辦公室會是如何?

光是2017年,短短不到半年內像 WeWork、Docks 這類新型態的辦公空間快速出現在東京,並一口氣拓展至其他大城市,可以看出這股共享辦公室風潮也吹進亞洲,市場越來越能接受這類型服務,更甚至結合自有文化,發展出別具特色、符合辦公需求的空間設計。

這個風潮如今也吹到了台灣,隨著台北大巨蛋經營權的轉移消息,甚至傳出 WeWork 亦有落腳台北的可能。我們也可以想想,實用又兼具「台灣文化特色」的辦公空間會是什麼樣子?

TAGS: # 東京
延伸閱讀
本文作者 許為傑 創業小聚社群編輯 許為傑

新創團隊採訪請來信:meet@bnext.com.tw

2011年起《數位時代》開始以Meet社群品牌推動創業家們的交流連結。從新創團隊的採訪報導、創業小聚月會的分享、產業沙龍的分享, 提供創新與創業社群相互分享與媒合的平台。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