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拿大公司的錢該高興嗎?小心背後可能是精心設計的投資陷阱!

創業邦/阿爾法公社 2018-09-07
拿大公司的錢該高興嗎?小心背後可能是精心設計的投資陷阱!
shutterstock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由於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的大量投資,如今中國大型科技公司上市的數量超過了美國公司。

中國巨頭公司的投資型態

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錢並不那麼好拿,通過對這些中國科技公司招股書的審閱,我們發現雖然上市的科技公司從阿里巴巴及騰訊這樣的巨頭那裡獲得了充足的資金和流量、客戶資源,可這些支援的代價就是巨頭在董事會上擁有過大的投票權,它們能夠左右這些新創公司在人事、兼併、收購及戰略方面的決策,也使這些公司在自己創造的流量生態裡不可自拔。

過去兩年,近24家公司將騰訊(Tencent)或阿里巴巴(Alibaba)列為IPO的風險因素。包括美團點評和拼多多這樣IPO規模以百億計的大型新創公司。在拼多多的招股檔裡顯示:「如果我們不能保持與騰訊的關係,可能會對我們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負面影響。」,KKR集團(KKR & Co.)的亨利.麥克維(Henry McVey)和法蘭西斯.林(Frances Lim)在最近的一份投資報告中寫道:「在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企業市場中,對於哪些公司成功或失敗,BAT(中國互聯網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力量已經變得空前巨大。」

美國的科技巨頭,例如亞馬遜、蘋果和Google也因為壟斷受到輿論批評。但不同的是,亞馬遜(Amazon.com)、蘋果(Apple)和Facebook傾向於直接收購並吸收這些公司,而不是為IPO融資,因此這種衝突不太可能發生。

Alphabet的打法有些類似騰訊,它們旗下的風險投資部門GV已經投出了十多家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這其中就包括了Uber和Stripe(一家美國支付公司),不過在GV投資300家公司的時候,騰訊已經投資了600家公司。

受到騰訊和阿里巴巴投資的獨角獸公司.jpg
屬於騰訊和阿里巴巴生態的中國獨角獸公司。 創業邦

在CB Insights統計的7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以上的中國獨角獸公司中,有45%的公司獲得過騰訊或阿里巴巴的投資。這兩家中國科技巨頭擁有合計600億美元以上的現金儲備,他們利用自身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中國的新創公司,以及中國的科技產業。不過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成剛表示,那些認為獲得AT投資的項目就是好項目的投資人要謹慎評估,因為AT手裡有這麼多錢做投資,很難保證每一筆投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1. 依賴騰訊微信生態的拼多多

拼多多.jpg
依賴騰訊微信生態的拼多多。 創業邦

如果沒有騰訊的微信生態,拼多多可能不會做大。拼多多擁有3.44億用戶,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微信生態獲得。拼多多在7月份的公開檔中表示,如果擁有其17%股份的騰訊公司切斷對他們的支持,那麼其業務會遭到致命的重創。有業內人士表示:「拼多多受制於騰訊,但是只要他們業務表現良好,騰訊就會繼續支援它。不過一旦拼多多出現問題,或者有更好的公司成長起來,那麼騰訊很可能會支持其他黑馬」。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拼多多的發言人Richard Barton表示「我們相信投資人瞭解我們的市場地位以及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合作夥伴關係。」

2. 騰訊是美團點評的最大股東

美團點評.jpg
騰訊在美團點評的股份超越創辦人王興擁有的11%股份。 創業邦

相似的例子還有更多。騰訊擁有美團點評20%的股份,是其最大股東,而美團點評的創辦人王興只擁有11%的股份。美團需要通過微信小程式對自己的餐廳預訂、外賣和其它生活服務引流,這些流量在自身App引流效果已經減弱的情況下,是非常重要的成長點。在美團的IPO招股書中,它介紹了自己的業務對於騰訊生態的依賴,同時也提醒投資者在中國的互聯網商業環境下,雲端和線上支付供應商的選擇有限。美團還表示如果無法維持與騰訊的關係,騰訊會在2020年12月前停止提供雲端和支付等基本服務,而這將對公司的業務產生不可估量的不利影響。

3. 搜狗的地位還需要騰訊的支持

搜狗.jpg
搜狗的地位還需要騰訊的支持。 創業邦

中國的第二大搜尋引擎搜狗去年在美國上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曾要求它披露更多有關其與騰訊關係的資訊。搜狗隨後警告投資者,如果它失去在微信和其他騰訊平台上作為默認搜尋引擎的地位,可能會遭受重大打擊。騰訊擁有搜狗52%的投票權,可以選擇另一家供應商,或創建自己的搜索服務,並可在2018年9月退出排他性協議。不過據搜狗的某位發言人表示,自公司上市以來,他們已經加深了與騰訊的合作關係。

4. 騰訊對閱文集團的業務決策影響力大

閱文集團.JPG
騰訊對閱文集團的業務決策影響力大。 創業邦

閱文集團在去年11月的IPO時告訴投資者,騰訊對它擁有53%的投票權,它們表示:「騰訊對我們或我們業務的決策可能會對騰訊的財務或佈局利益更有利,而這種決策可能會影響我們自己和其他股東的利益。」在今年8月14日閱文以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新麗傳媒(同樣屬於騰訊生態)後,它的股價下跌了17%,這是自IPO以來的最大跌幅。儘管閱文為這筆交易辯護,但分析師們質疑這次收購的戰略價值是否能與其高價格匹配。

騰訊和阿里巴巴在投資策略上的差別

騰訊投資的公司在通往上市的路上比阿里巴巴投資的走得更快。這可能與其對流量變現的焦慮有關。雖然擁有10億用戶的微信為騰訊提供了成長的動力,並擁有龐大的生態,但它本身並不賺錢。騰訊需要利用在其生態內的其他公司產生收入,無論這個收入來自於廣告、團購(美團)、還是電商(拼多多)。在戰略上,它可能會完整收購一些與它核心業務(遊戲)有關的公司,例如芬蘭遊戲開發商Supercell Oy,但大多數情況下,它還是會採取戰略投資的方式,這樣能夠節省營運資源和現金。

阿里巴巴在投資方面的邏輯則與騰訊有差異,他們自身的主要產業電子商務可以賺很多錢,但是需要從外部引入流量來保持成長。它們投資餓了嗎就是基於這個邏輯。另外對於它投資生態內的企業,阿里巴巴會比騰訊介入的更深。快遞公司中通在2016年美國IPO時的招股書中顯示,它們75%的包裹來自于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但據瞭解,為了接納阿里巴巴及其合作夥伴的業務,中通付出了更高的業務成本,並且削弱了與終端客戶的聯繫,甚至其業務模式也被破壞。

成也AT,敗也AT。騰訊、阿里巴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投資佈局,獲得騰訊、阿里巴巴的支持無疑會帶來極大的幫助,但這也意味著對他們的高度依賴、難以脫離。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創業邦》,作者:阿爾法公社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