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Dunzo獲得了來自Google的1200萬美元投資,成為了印度第一家獲得Google直接投資的新創公司。
兩年前,邦加羅爾一家報社刊登了一篇報導,大致內容是:在邦加羅爾市中心 Brigade 路可以買到神奇的草藥 Sanjeevani。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這種草藥曾讓羅什曼那王子起死回生。這篇報導恰好被當地一位市民看到了。於是,這位市民便用跑腿代辦送貨應用 Dunzo 發起了一項任務,任務內容是——「幫我從 Brigade 路買些 Sanjeevani 送來」。為了避免誤解,他還上傳了那篇報導。
據 Dunzo 共同創辦人及首席執行長 Kabeer Biswas 透露,收到這項任務時,辦公室所有人都很激動。接到這項任務的代辦員也表示,無論如何都要前往一試。不過,遺憾的是,他最終只能無功而返。Dunzo 未能完成的任務不多,這是其中一個。
Dunzo 成立於2015年1月,總部位於邦加羅爾。自成立以來,Dunzo 為當地居民跑腿送過各式各樣的物品,包括待洗/洗好的衣服、重要的文件、忘在辦公室的筆記本充電器、衛生棉、香煙、啤酒、修好的話筒以及大型盆栽。起初,Dunzo 只是一個 WhatsApp 群。2017年12月,Dunzo 獲得了來自Google的1200萬美元投資,由此成為印度第一家獲得Google直接投資的新創公司。截至目前,Dunzo 已經進入了普納與古爾岡,並計畫在2018年年底再向四個城市擴張。
尚未被發掘的市場
Biswas 2014年才搬到邦加羅爾。在此之前,他住在古爾岡,並共同創辦了地方性優惠券平臺 Hopper,該平台後來被即時消息應用 Hike Messenger 收購。Biswas 成立 Dunzo 的想法醞釀了大概一年多。在這期間,他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人們要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他發現,這是一個完全空白的市場(也是現在 Dunzo 的核心業務)。隨後,Biswas 創建了一個 WhatsApp 群,並開始收到朋友們的代辦需求。
不久之後,Biswas 便騎著單車穿行在邦加羅爾的各個角落,幫各色人物取洗好的衣服、送無糖可樂、修錶、以及辦理其他事務,其中有些後來還成了 Dunzo 的投資人。「我是真心喜歡幫別人辦事,」 Biswas 說。「即使現在,我每隔兩三周也會出去跑一次任務。在我看來,一個創業者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首先,你應該設計出一款好用的產品。與此同時,你還要密切關注市場需求,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
令人欣喜的是,Dunzo 群成員越來越多,Biswas 也開始收到一些陌生人的代辦需求。「人人都想省事,」 Biswas 表示。而且,讓別人幫忙辦事的操作一直都存在——比如,讓司機幫忙取蔬菜、讓保安幫忙送文件、讓幫傭在上班的路上順道買菜等。「Dunzo 只是普及了這種操作而已,」 Gautam John 表示。Gautam John 是一名律師、企業家,同時也是 Dunzo 平台的早期用戶。
Dunzo 剛成立時,收到過一個孩子媽媽發起的任務,找人幫忙把她孩子的課本用棕色的紙包起來。沒想到真的有人接這項任務。「人們都很願意為便利買單,」 Biswas 說。
服務逐漸嶄露頭角
Dunzo 早期投資人包括 Blume Ventures、Aspada、以及 Rajan Anandan 與 Sandipan Chattopadhyay 等天使投資人。2015年9月,Mukund Jha、Ankur Aggarwal 與 Dalvir Suri 加入 Dunzo,成為 Dunzo 共同創辦人。2016年2月,Dunzo 將營運陣地從 WhatsApp 轉向了自己的應用程式—— Dunzo 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團隊,公司開始快速發展。自2016年4月起,Dunzo 的流量幾乎每三周就會翻一倍。「就在那時,我們明白了一件事情,」 Biswas 表示。「在這個領域,無關乎用戶或需求的問題,所有的一切都在於供給。」
Dunzo 操作很簡單。用戶只需要在平台上發起一項任務,說明需要完成的事項,系統就會自動分配一個交付夥伴去完成。而且,辦理的整個流程在平台的對話方塊裡都清晰可見。接到任務後,交付夥伴便會立即開車/騎車前往任務目的地——商店或取件地址。拿到使用者需要購買或提取的物品之後,交付夥伴會給使用者發送圖片進行確認。用戶確認以後,交付夥伴便付錢購買或提取相關物品,隨後把東西送到用戶所在地。
「我們接到的最小的訂單只有40派薩(0.18元),」 Biswas 透露。「有位女士想讓別人在晚上給她送一台平板電腦。」
Nirmala Balakrishnan 是一名飯店老闆,住在邦加羅爾市中心。她就是 Dunzo 的鐵粉——「這個應用程式真的很棒,它讓我們的生活方便了很多。」平時,她都是用 Dunzo 給丈夫送午餐。除此之外,她還會用 Dunzo 從她喜歡的餐廳取餐,因為這些餐廳要嘛太遠,要嘛就不提供送貨服務。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在12點以後用 Dunzo 定了兩個檳榔,」 Sanjay Kumar 說。他任職於一家體育入口網站。「當時就是為了好玩,不覺得真的會有人送來。誰知道45分鐘以後,真的有人給我送來了,當時我真的很驚訝。雖然跑腿的花費比檳榔的花費還高,但是我還是興奮。」
創業者 Priyadarshini Mukherjee 兩年前成為 Dunzo 的「常客」,她把這個 APP 形容為救星。「我的時間很寶貴。與其親自跑一趟乾洗店,不如把時間更高效地利用起來。我覺得這很值得。我不喜歡做那些事,Dunzo 可以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而我的經濟狀況也允許我享受這些小奢侈。」從買一瓶威士忌做禮物,到訂餐送到朋友家中,給對方一個驚喜,對 Priyadarshini 而言,Dunzo 就像一個私人助理。「有一次,我想買一件庫爾塔(印度無領長袖襯衫),我把衣服的圖片和店鋪資訊發給他們。代辦者到店後,發資訊告訴我都有哪些尺寸,我選好後告訴他,衣服就買到手了。」
Biswas 認為,人們會千方百計節省時間,關鍵在於有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實現這一點。Dunzo 的成功證明他是對的。公司目前有4000名代辦員,覆蓋邦加羅爾75-80%的地區。Dunzo 計畫將代辦員隊伍在2018年年底擴大到2.5萬。Dunzo 的 APP 目前有10萬左右的下載量,每月完成約12萬件任務,Biswas 希望這一數字能在2018年增長到每天10萬件。「我們的重複下單率非常高,用戶留存率達到40%,」 Biswas 指出。平台上70%左右的任務都是幫人買東西,25%是取東西。
解決市場痛點
究竟是什麼讓一個本地跑腿服務在邦加羅爾這樣的城市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首先,我們有必要看看 Dunzo 最受歡迎的是哪些區域——甘地路、Indiranagar、Bellandur、Koramangala、Sarjapura。它們大多位於邦加羅爾的IT辦公區和新城區,交通十分繁忙,居住的大部分也都是在IT相關行業工作的人。
「這是一群精通技術和喜歡使用 APP 的人,」普梅吉大學研究可持續化議題的教授 Harini Nagendra 指出。她認為另一個起作用的因素是出行不便,這在 Basavanagudi 和 Malleswaram 等老城區就不是問題。
Dunzo 的流行與人們觀念的轉變也有關。「今天的社會萬物可及,一切都可以消費,」 Nagendra 說。「這意味著與過去相比,你可以花更少的時間規劃,做更多的事情。另外,我們父母那一代人缺的是錢,不是時間。而今天的我們缺的是時間,不是錢。所以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如何利用好你有限的資源。」
在邦加羅爾,交通是個大問題。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邦加羅爾是印度第二交通壅塞的大都市。而在 Biswas 看來,「現代人完全可以用錢解決這一問題。」他補充說:「我們社會的收入差距已經發展到這樣一種地步,一部分人有能力享受一些小奢侈,而這些反過來又能養活另一部分人。」
據 Biswas 介紹,Dunzo 的代辦員主要分為三大類。50-55%是大學生——很多是大四的學生,Dunzo 對他們而言是一個賺零用錢的管道。20-25%是自己有工作的人,每天只上線五六個小時。剩下的則是把 Dunzo 視作謀生手段的人,他們每天的線上時間能達到10-12小時。「一般來說,一個跑腿員工每小時大約能賺60-65盧比(約27元),」 Biswas 說。
Dunzo、Swiggy、Zomato、Uber、Ola 等企業極大地擴展了初級就業市場的邊界,這是過去不曾有的,但在 Nagendra 看來,這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某種程度上,這些企業的確為一些人提供了工作,」她說,「但問題是這能持續多久?這會是一份需要你耗盡全部精力的工作。平台某種程度上的確提供了一種快速賺錢的方式,但也剝奪了一部分人的權力。儘管作為消費者,你有選擇的自由,但城市生活的成本如此之高,他們也只能選擇這樣的工作。換句話說,他們的選擇很可能是因為別無選擇。」
成長必經的挫折
讓 Dunzo 大獲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在短時間內吸引到一批死忠用戶。他們在社交網路上頻頻稱讚並推薦 Dunzo,營造了一番好評如潮的景象。「我們幾乎和傳教士沒兩樣,」John 是 Dunzo 最早的一批重度用戶。
儘管自成立以來 Dunzo 的用戶實現了指數級增長,公司的規模化嘗試卻讓 John 這樣的死忠粉感到失望。公司於4月推出了 DunzoX 計畫,訂閱用戶可享受免費配送、優先接單等服務。儘管3公里內配送免費,超出後使用者卻需要支付每公里15盧比 (6.6元)的運費。公司目前已撤回該計畫。
「這也許是獲取新用戶的一個很好的策略,但我看不到作為老用戶的優勢,」 John 表示。「我幾乎感覺被背叛了。」與6-8個月前相比,如今通過 Dunzo 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變長了,對代辦員不足的抱怨也開始增加。「雖然我還是會推薦,但我覺得最好是用它處理不那麼緊急的事情,」他說。
而 Mukherjee 和另一些用戶則認為,代辦員不足的問題的確越來越明顯,但對此用戶也有責任。「它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如何利用才能為我的生活創造價值,這是我自己需要思考的,」她說。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36氪》,作者:趙小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