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7月9日成功在香港上市,IPO發行價17元港幣,估值543億美元,已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高通全球副總裁、高通創投董事總經理沈勁也現身上市現場。
沈勁接受中國雷帝網專訪時表示,持續看好小米,高通不在乎小米一天兩天的表現,小米絕對是發展有後勁的公司。
沈勁談及投資小米的邏輯:
1,以小米CEO雷軍為首的新創團隊是「全明星」,尤其雷軍,既有自己成功創業的經歷,又有投資其他新創公司的寬闊視野,在他的帶領下,這批人在一起一定能做大事。
2,我看到中國手機市場每7-8年就要來一次重新洗牌,2008年開始以HTC為旗艦的安卓手機和iPhone開始大規模替換功能機。小米可能成為這一波的黑馬,脫穎而出。
3,用網路思維運行手機公司,是一個巨大創新。在2011年,小米的網路特性表現在MIUI的快速迭代和鐵桿粉絲的參與,和小米的電商威力。
沈勁揭露了一個細節,投資小米的討論在高通創投部並不順利,同事們的顧慮主要是估值高,以及小米尚未發佈第一款手機。
「幾個月以後小米的估值提高了4倍,我著急了,再次提出投資小米的提案,在高通中國總裁王翔和高通總部執行副總裁汪靜的支持下,公司終於批准了投資。」
高通投資小米時,小米估值達到10億美元,本來有機會在小米估值2.5億美元投的小米。雖然有小的遺憾,但高通這筆投資今天依然給高通帶來巨大的回報。
沈勁說,新進入手機產業的新創公司,如果透過技術創新來變革現有市場,他們和高通合作可能性很高。所以,高通一直不遺餘力支持中國手機廠商,投資小米和支持小米不是偶然的。
以下是對話沈勁實錄:
雷建平:高通與小米合作多年,當初高通為何決定投資小米?
沈勁:順理成章。因為我們很希望有新的手機廠商出現,新的手機廠商很多就是要用我們最新的技術。如果是非常保守的手機廠商,可能更關注的是怎麼開拓市場,用最新的高通技術上,通常會慢一點。我們在這點上還是很支持新的廠商進入到手機領域,這是大背景。碰到小米團隊,雷總那麼優秀,我覺得也是很難得的機會。正好手機產業也到了重新洗牌的階段,總要有人跑出來,我覺得小米用網路的思維有很多的潛力。
MIUI那時候有很快的更新換代,每週都有三個版本。作為我來講,我在高通投資之前是負責高通互聯網部,我們自己也有一個操作系統,用戶界面一年不會變一次,小米MIUI是每星期更新,我覺得特別創新。
雷建平:高通投資小米以來彼此之間一直是很深的合作關係,怎麼評價這麼多年的合作?
沈勁:我覺得小米非常強調他的技術領先性,成長也非常快,是非常理想的後起之秀。 在五年前,七年前是後起之秀,今天就不是後起之秀了,在中國市場是最好的客戶之一。雷總一直是用高通最頂尖的晶片,高通很重視這個合作夥伴關係。
雷建平:當前很多中國巨頭也在研發晶片,因為中興事件的影響,導致了他們普遍有一種擔憂,怎麼化解中國企業的擔憂呢?
沈勁:這是老問題,高通做晶片,這個問題一直存在。 三星自己有晶片exynos,也用高通的。華為有自己的晶片,也部分用我們的。我們也沒什麼可選擇的,努力把我們的晶片做的最好。 如果我們的晶片做得確實比他自己做的好,我相信他還是會用的。 我們專注做晶片,道理上來講,應該能夠推出最好的。
雷建平:有這麼多的手機廠商,有的你們投資了,有些沒投資,怎麼平衡各手機廠商的關係?
沈勁:是否投資和技術產品上的支持幾乎沒有直接關係。高通一直以來還是比較願意支持新的玩家。 我們的模式不是支持一家兩家廠商。而是支持一批手機廠商,並且希望他們當中,後浪推前浪,技術不斷創新。所以我們挺重視支持一些新進入者。 如果沒有新進入者,技術變革的步伐可能放慢,技術變革放慢對我們這樣以技術創新為動力的公司就不利。
雷建平:今年小米在國際的業務發展非常迅速,在國際業務上,高通和小米有沒有什麼配合?
沈勁: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對接小米國際化的需求,我們有一個計劃叫CHINA GO,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
第二,高通與世界各地的運營商、經銷企業、通路商、行動生態企業都有很好的合作關係,可以給小米提供很大的支持。
第三,高通作為國際化比較早的品牌,品牌在國際上認可度比較高,高通小米雙方一起在品牌市場上一起合作,可以給小米提供幫助。
還有,高通在知識產權上的累積、實力和經驗比較豐富,在小米國際化的過程中,高通可以在知識產權上提供我們的經驗、資訊和幫助。
雷建平:這次小米上市你們有什麼話要說?
沈勁:持續看好,我們不在乎一天兩天的表現,絕對是發展有後勁的公司。
雷建平:高通除了投資小米之外,也投資了商場等很多企業,高通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沈勁:目前的定位叫智慧的連接,包括人工智慧、AR/VR/MR,智慧物聯網,然後是機器人,也包括無人機。這四個方面總體的邏輯推理是我們原來基於手機的運算和通信平台開始使用在這些場景。比如,我們的晶片平台已經在無人機上面使用,在智慧音響上面使用,我們的845用在VR方面,表現得也挺好。 我們作為投資業務,跑得比我們主營業務要前面一些。
另附沈勁《和小米的兩三件軼事》文章全文:
因為下午出差去香港,參加明天小米上市典禮,中午和家人吃飯時,就難免聊幾句有關手機和小米的事。
兒子馬上去美國念大學,我問他是不是在美國買一個iPhone,他說他更喜歡小米手機。他之前和現在用的都是小米手機。看來,今後幾年他將會是一個在美國生活的米粉了。
我兒子夢想創業,我對他說,你同學的爸爸(一位小米的共同創辦人)創業成功了,明天會成為「億萬富翁」。他反問:那你呢?我說:我不是,但是我也在小米這個精彩創業故事裡。
投資小米
2011年年初,有朋友建議我見一下林斌。之前我和林斌有過寒暄,當時他還是Google在中國的研發負責人。那次見面使我知道雷軍已經搭建了一支優秀的新創團隊,叫小米。
幾個星期後,我去小米辦公室見雷軍,他興奮地和我講解如何用網路思維變革手機的想法。我對小米能夠做好手機軟件和應用絲毫不懷疑,也知道雷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人。
但是我擔心他們做硬體頭腦發熱,就提醒他們許多手機公司被庫存給壓死的教訓。
在這次談話的最後,我和雷軍討論了高通投資小米的意向。
我的投資邏輯比較宏觀:
第一,以雷軍為首的新創團隊是「全明星」,尤其雷軍,既有自己成功創業的經歷,又有投資其他新創公司的寬闊視野,在他的帶領下,這批人在一起一定能幹大事。
第二,我看到中國手機市場每7-8年就要來一次重新洗牌,90年代是摩托和諾基亞的天下;2002年之後中國品牌(波導、夏新,TCL等)和 山寨手機市場份額超過50%;
2008年開始以HTC為旗艦的安卓手機和iPhone開始大規模替換功能機。小米可能成為這一波的黑馬,脫穎而出;
第三,用網路思維運行手機公司,是一個巨大創新。在2011年,小米的網路特性表現在MIUI的快速迭代和鐵桿粉絲的參與,和小米的電商威力。
但是,投資小米的討論在高通創投部並不順利,同事們的顧慮主要是估值高,以及小米尚未發佈第一款手機。
幾個月以後小米的估值提高了4倍,我著急了,再次提出投資小米的提案,在高通中國總裁王翔和高通總部執行副總裁汪靜的支持下,公司終於批准了投資。
從本質上講,高通一貫支持手機產業的創新者和後來者,新進入手機產業的新創公司,如果通過技術創新來變革現有市場,他們和高通合作可能性很高。所以,高通一直不遺餘力支持中國手機廠商,投資小米和支持小米不是偶然的。
與小米在輿論的風雨中同行
從小米創辦到2015年,除了創投之外,我還分管高通在中國的市場宣傳和品牌。因為小米的超常規發展,和時時刻刻被友商和水軍的「顯微鏡」關注,小米幾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小米手機M1原計劃銷售30萬台。第一次聽到這個計劃,我手心冒汗,心想我經常聽說的手機廠商被庫存壓死的歷史會不會重演呢?
當小米電商開賣時,大家都驚呆了,幾萬台的手機居然在幾分鐘就售罄。很快小米手機M1的銷量超過了30萬台。於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手機公司的領導打電話給我,詢問小米手機到底賣了多少台。他們說堅決不相信一家新創公司的第一台手機能夠賣這麼多。
為什麼電信和聯通的領導對小米這麼關注?一方面如果小米手機的確是爆款,他們想集採; 另一方面,這個前所未有的手機銷售現象,也正在挑戰他們的經驗。
一位領導對我說,他已經和一家小米手機的電池供應商覈實過,該供應商的供貨量遠遠不到小米公開的銷售量。
我對他說,我不能透露高通賣給小米晶片數量,但小米的銷量和他們向高通的採購量基本一致。這樣這位運營商的領導才開始相信了小米手機爆款的事實。
2014年元旦,還在放假的我收到了小米發來的信息:社交媒體開始罵小米在小米3手機的主晶片使用上有虛假宣傳。原來小米在一個月前的發佈會上,公佈小米3的主晶片是驍龍8974,而發出的第一批手機上的晶片型號卻是驍龍8274。
事實上,在3G手機上使用8974系列的晶片具體型號就是8274。這個不小心的文字差錯,是怎麼造成的呢?
我問了高通的工程師,他們告訴我:在和小米的半年溝通當中,大家都稱這款晶片為8974,這是一個統稱,具體使用時可以是8674,也可以是8274。
所以小米從未想誤導用戶,為此我首先發微博做了澄清,結果引來一陣陣的社交媒體上對我的謾罵。這次讓我親自體會了小米這麼多次在誤解和抹黑中所承受的壓力。
像小米學習如何做品牌
在和小米公司並肩「戰鬥」中,我意識到小米做市場宣傳的超強能力。雷軍和黎萬強都是做公關和品牌的高手,我抓住機會向他們兩人請教。高通晶片產品,以前用四位數字來標定,很多客戶和高通自己的工程師都無法說清楚。
2013年1月,在請教雷總之後,我們推出了用三位數標明四個不同檔次的晶片,分別為200,400,600,和800系列。作為最高級別的旗艦手機晶片系列,美國同事建議用700,而我們中國團隊,則建議用800這個更符合中國文化的數字。
為了系統學習小米做市場和品牌的戰略和經驗,我特別邀請阿黎和他的團隊來高通交流。我問阿黎的第一個問題:你們做市場宣傳的預算是多少?阿黎回答說:零。
阿黎向我詳細介紹他的團隊如何經營自己的網站和社交媒體,通過創造有新聞價值的信息,讓第三方網站和媒體爭相免費報道和轉載,而不是買流量打廣告。
於是,高通市場部也開始經營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帳號。在2013年1月,高通和京東達成品牌宣傳和教育手機市場的戰略合作,開展了多次「驍龍手機節」和「京東驍龍專列」等線上活動。
長期與小米同行
很多記者和朋友,問我對於小米上市當天估值的解讀。我告訴他們,我並不關心小米某一天的估值,小米是一家值得我們一輩子持有和同行的企業。
2015和2016年,當小米處於成長的低谷時,我最關心的是小米的互聯網收入的成長,和生態鏈的擴張,這兩方面的數字一直使我信心十足。
我作為蘋果電腦的早期用戶,經歷蘋果公司長達10年的低谷,至今我一直使用蘋果的筆記本電腦。我深信,我兒子這一代的米粉們會伴隨的小米持續成長。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創業邦》,作者:雷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