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位置是別人給的,但能力與經歷是別人拿不走的」醫師陳階曉的跨界創業之旅

H.spectrum / Welly Chien 2018-07-05
「位置是別人給的,但能力與經歷是別人拿不走的」醫師陳階曉的跨界創業之旅
H.spectrum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鼓勵醫生創業,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CEO,當CEO是很辛苦的!
陳階曉醫師

這是在兩小時的課程分享中,陳階曉醫師提到最多次的一句話。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他認為我們常聽到的「成功 CEO」,其實都是在尋求資源、資金的過程裡不斷嚐到失敗、碰壁的滋味,他們失敗的次數絕對是遠超過成功次數的。然而,大多數的醫生,從小學習與成長的過程都位居前茅, 相對一般人是過得順遂許多,因此,當這群被視為「人生勝利組」的人想要創業時,往往因為缺乏「挫折」的經驗,在尋找資源及資金時反而會成為劣勢。

創業之前,陳階曉醫師的目標是成為一流的泌尿科醫師,除了拿到專科醫師全國第二名的成績外,他更參與醫學教育成為種子教師,爾後又進入到成功大學進修醫學工程的碩士、博士 — — 這麼都是為了要貫徹他的信念:

培養不可取代的特色與跨領域能力,位置是別人給的,但能力與經歷是別人拿不走的。

秉持這樣的信念,在 2011 年時參與了 STB 計畫,他自嘲,當時經歷的一切彷彿是將過去所有知識背景打掉重練,但後來也因此遇見與自己一拍即合的夥伴,並在 2011 年時共同創辦安盛生科,展開了創業之旅。

從單一產品出發,找到使用者痛點

創業選題之初,團隊觀察到血糖儀操作複雜和一天必須要測量多次的不便利性,使得許多高血糖病患最終是放棄使用。因此,他們決定以此作為痛點,開發出智慧型的血糖儀 PixoTest:只需要一支手機,不用再加裝任何其他配件就能量測血糖,大幅簡化量測步驟,讓使用者願意配合,並在 2015 年取得美國專利後開始曝光,讓產品順利走上生產線。

血糖儀發展穩定後,陳階曉醫師和合夥人發現,要創造市場的不可取代性就不能只做單一產品。 當他們談到如何找到新的 idea,陳醫師就認為 idea 不能只有好,而是要去想,這樣一個產品是否能夠改變使用者的行為?如果可以,那它才會有意義。

以此為發想,隔年開發另一款排卵檢測系統 Eveline,便是做到將排卵檢測的判讀、記錄、預測、提醒結合為一體,透過 Eveline App 準確找出黃金排卵期,讓計畫生育的女性能夠更從容的備孕,過程中,還受到網路紅人蔡阿嘎的青睞,進而讓 Eveline 更加聲名遠播。

讓人拍手叫好很簡單,真要掏錢很困難

另外談到二次創業時成立的 Brain Navi —以腦部導航機器人為題,協助醫師在腦部開刀的過程中找到最佳的路徑,避免切除掉良性的腦部組織,造成病患部分功能缺陷。當他在中國醫藥大學董事會提議這個 idea 時,人人拍手叫好、但卻沒有人肯投資,直到學校董事長以個人名義的天使投資後,才讓這個「人人叫好」的想法得以逐步實現,走到現在成為全台第一個腦部導航機器人。

檢視自己簽名過的智慧財產權條款

陳醫師特別提到自己很幸運的是,當時的天使投資並不是學校董事會成員,而是董事長以個人名義投資,讓他在做決定時只需要說服一個人,沒有學校的介入相對比較自由。不過後來在募集資金時,許多投資人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的專利不是中醫大的?」當時的一句話有如當頭棒喝般打在陳醫師腦袋,立刻檢視過去所有簽名過的智慧財產權條款,一一確認自己所有的智慧財產權是不是因此被學校綁住了,所幸都是屬於自己的專利,才讓投資人更有願意投資。

兩次創業成功,讓人疑惑的是:做好一名 CEO 真有如此容易?

1_4rFFludAjQHm6NTNX4QMtg.jpeg
安盛生科創辦人陳階曉醫師 H.spectrum

陳醫師將答案分為以下幾點解密:

  1. 不要認為idea是自己的,我就應該當CEO。
    CEO是決定公司存活最關鍵的人,若是技術背景出生,沒有商業經驗,就應該找合適人選當CEO。

  2. 尋找和自己個性及能力互補者來建構團隊。
    千萬不要只有找和自己最「麻吉」的人,也不要醫生找另一群醫生來創業,除了找相處合適的人選之外,更要找跟自己個性和能力上互補的人,當想法錯誤時,才有不同領域的人能夠互相糾正。

  3. 資金募集很困難,必須事先做好準備。
    要投資人拍手認同你的idea很簡單,但要他們掏出錢來很困難,因此,應該要抓出至少6個月的時間開始募資,並保留12到18個月的公司運作資金,才不會任人宰割。

  4. 必須捨得給投資人利潤。許多人不願意分太多利潤給投資人,反而錯過發展的機會。
    做募資就要捨得分給投資人,否則就不要想成立公司。一旦開始有人願意投資,並且分配10% 的利潤給你就值得慶幸。一開始被投資就是高風險,投資人就該有高報酬,不要抱著技術直到老死。

  5. 創業必須堅持信念。
    創業90%的時間都是挫折,要相信自己的信念,若都不相信自己做得到,要如何說服員工?

  6. 記得保持彈性。
    堅持的過程要保持彈性,解決問題有時候不一定是用最貴最高級的,有的時候用最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解決。

  7. 領導要目標導向。
    要告訴員工要做到什麼功能、什麼程度,腦袋即使有圖形了也不能告訴他們該怎麼做,讓員工有發揮的空間,相信他們絕對會做的比自己好。

最後,陳階曉醫師分享自己最寶貴的經驗:「要從後天看明天」

不論是人、團隊或產品,都不要用當下的觀點來想像明天的樣子,要從更遠的後天開始思考,再回過頭來看明天需要加強什麼技能、人才、特點,從後天的角度來看殘酷的明天,才能夠順利的活下去。

延伸閱讀

主任醫師變CEO,打造台灣首個腦部導航機器人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本文授權自《H.spectrum》,作者:Welly Chien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