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now offline.

「好的企業應當是有機體!」靠這6步驟,他要把京盛宇打造成百年茶品牌

文經社 / 林昱丞 2018-06-26
「好的企業應當是有機體!」靠這6步驟,他要把京盛宇打造成百年茶品牌
京盛宇官方網站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摘自《京盛宇的台茶革命:23堂台灣茶創業的經營體悟》,文經社出版

創新是企業生存唯一的路,也是必備的企業文化,必須要貫徹在企業中的每一個成員,如果只是在組織中成立所謂的「創新部門」,讓少數人進行「創新」的工作,那麼無論是創新的速度、成果,絕對無法令人滿意的。 這些年,嘗試用創新的方式,讓台灣茶的美好,更貼近每一個人的生活,不可否認,失敗的次數比成功多,但也從這些教訓中,得到一些收穫,加上自己看的書、上的課、聽的演講,以下將有關創新的幾件事情,與你分享:

步驟一:利他的起心動念與產品

在大部分能夠獲得巨大成功的公司中,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創業的起心動念,或是做出來的產品,本質都是「利他」的。 這些創業者往往都是因為在自己的生活經驗當中,發現了一個不便或不對的狀況或現象,而這個不便,通常都是許多人每天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 ,創業者看見了這個問題,所以透過自己的想像,想像當如果可以怎麼做的時候,是否能夠讓更多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UBER

美國 UBER 的誕生,源自於兩位創辦人在巴黎下雪的時候,叫不到計程車。巴黎本身就不容易叫到計程車,下雪的時候更是難上加難,於是兩位創辦人就想,如果可以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叫到車,那應該可以解決很多人生活上的不便。

阿里巴巴

中國阿里巴巴的誕生,源自於創辦人馬雲見識到當時社會經濟正處於高速成長,心想如果有一種方式,能夠促進一千萬個中小企業的發展,解決一億人的就業問題,以及為十億消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消費平台,於是誕生了淘寶、天貓、支付寶。

Gogolook

台灣傑出的新創團隊 Gogolook,有感於電話詐騙的問題層出不窮,過多的電話推銷也讓人煩心,於是做了一個 app-Whoscall,能夠達到來電阻斷、防詐騙電話的功能。那麼,還稱不上成功的京盛宇,起心動念也是希望生活在台灣島上的台灣人,能夠有一種快速、便利、有質感的方式,認識全世界最好的茶-台灣茶。

步驟二:徹底了解產品

可是,難道只是一個利他的起心動念,就能夠讓創業事事順利、一帆風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無論起心動念再多麼良善,這個美好想像,從想像到想法到實現,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風險管理,那幾乎可以說是一場註定失敗的冒險。 創業一定要將風險控制在最低,在還沒有開始做之前,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徹底了解產品有關的任何資訊。 除此之外,務必研究產品的歷史。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一句名言:「人類從歷史上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不會從歷史上得到任何教訓!」話雖如此,但產品歷史所提供的脈絡,往往有許多發人省思的啟發。

我自己在規劃產品的過程中,有數次經歷重度焦慮徬徨,因為一心想要主推原味茶,但發現市場上竟然沒有任何品牌主推原味茶,這個感覺讓人覺得有點孤單與不安, 可是對於這個市場所謂的「觀察」,也只是看到這一、二十年來的發展,如果將時間點,拉回數百年、上千年前來看,這一段漫長的回顧,原味茶確實一直日常生活飲品的主流,也是加深了京盛宇主推原味茶的信心

步驟三:用最小代價驗證想法

產品或者想法一旦確定了,就要開始驗證是否可行,切記!千萬不要學傻子,立馬花 500 萬開店,白白繳一大堆學費。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要用最便宜、最簡單的方式測試市場反應,如果這個最便宜、最簡單的方式,不能夠讓這個產法呈現地非常完美,也沒有關係,但至少一定要將核心概念呈現出來。

美國科技公司 Apple,其中一個偉大的產品 ipod,最初的產品其實只是用保麗龍打了一個樣,然後貼了一張白紙在上面,並寫上了規格。 利用最小代價,也許就能夠發現消費者「要的」和我們「想的」不一樣,重新調整測試數次之後,再推出正式版本。 以京盛宇的例子來說,如果是要測試「紫砂壺手沖冰鎮茶」的概念可不可行,其實完全不需要先開一間店,也許可以先從認識朋友的咖啡店或是做一個行動吧檯,就可以了解市場的接受度。

燈泡 think idea
產品或者想法一旦確定了,就要開始驗證是否可行 shutterstock

步驟四:從一點到全面

當一個想法或產品,付諸實行之後,就會發現,要讓它成功,還需要學會很多很多事情。這個時候,要面臨的就是, 認清創業的本質「是一個創意,加上一百件沒有創意的事情。」 只做創意的事情,通常很快樂,因為那本來就是自己有興趣、擅長的事情,但是那一百件與經營有關的事情,通常很無聊、很乏味,而且因為是自己原來不會的事情,心裡很容易產生排斥、抗拒。

這就是當老闆感覺很自由的誤區,好像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其實一點也不自由,因為不會的、不喜歡的、困難的,都還是得做。 要說這些年,我從來沒有抗拒、排斥那些自己原來不會的、不想做的,那絕對是騙人的,可是一旦認清事實與現實,不做事情還是擺在那邊,不做營運狀況無法提升,那麼也只能調整心態,讓自己「甘願做、認真學」,只要持續保持這樣的狀態,就會發現,原來只懂一件事,到頭來懂了很多事情,慢慢成為一個全面的人。

步驟五:永遠保持創新

逐漸掌握經營要訣之後,通常可以看到市場逐漸接受自己的產品,業績也會從低迷的狀態,開始有漂亮的成長,如果可以持續保持高速的成長,當然很好,但通常這個成長曲線都會進入一個穩定期。畢竟昨日的成功,不保證明日繼續成功, 創業者必須要在成長曲線,開始進入穩定期之後,再次創新,如果無法再次成功創新,那麼營運可能就會逐漸走下坡,甚至再次面臨倒閉的風險。

曾經是手機世界第一品牌的諾基亞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手機」市場中脫穎而出,但是在「智慧型手機」的競爭中,就節節敗退,最後被微軟所併購。 1881 年成立的伊士曼柯達,也是一間跨國的攝影器材公司,曾經為傳統相機的底片全球最大的供應商,但因為數位相機的崛起,轉型速度太慢,無法因應市場的變化,最後也導致破產的命運。

步驟六:平衡紀律和創意

創意、創新,絕對是創業成功必要的元素,但是好的創意,需要一個有紀律的組織執行,才能成功。過度重視紀律,有可能會扼殺創意;過度重視創意,也可能形成鬆散的組織運作,如何平衡紀律和創意,絕對是管理的藝術,也是制度建立的第一步。 LVMH 集團可以管理一大堆品牌,讓各品牌可以維持自身的創意,又能夠維持紀律,保持成長,就是在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元素中,找到一個良好的平衡點,進而成為全球最大的精品產業。

一個好的企業,應當是一個有機體,由創業者建立制度,讓制度可以自己運作、生存、延續、定目標、實現更高目標,這個制度,也同時管理紀律、創意、懲罰、獎勵,如此一來,企業才得以不斷成功,讓企業比個人活得久。常有人問我,期待將京盛宇打造成什麼樣的規模,其實我更期許自己,能夠為這間公司,規劃良好的制度,成為一間百年企業,這樣子,才能夠一直一直,讓更多人體會台灣茶的美好。

【活動預告】《京盛宇的台茶革命》新書分享會

活動時間|2018/6/30 (六) 15:00–16:30
活動地點|誠品松菸店 3F Forum
活動講者|林昱丞(本書作者,京盛宇創辦人)、蕭上農(icook愛料理創辦人)
主辦單位|文經出版社
參加方式|免費入場
詳細資訊|http://pcse.pw/7JP3E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
粉絲交流每月小聚Line@互動訂電子報新創影音發表專欄及新創資料庫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收藏文章
了解更多關於創業小聚的資訊,歡迎透過以下服務: